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化学   468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许苗苗  闫蒙钢 《化学教育》2008,29(10):12-13
活动表现评价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本文对化学新课程中探究性实验的一般程序、内容选择、活动表现评价的方法、工具设计和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2.
居室甲醛污染的来源、检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家装使居室环境越来越美化,但居室甲醛污染问题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分析居室甲醛主要污染源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甲醛的危害、检测与防治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有效防范和避免甲醛对身体的伤害,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143.
基于TCNQ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合成与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π电子受体TCNQ的电荷转移化合物有奇特的电学和磁学性质,在该类电荷转移化合物中,TCNQ的形态对化合物的性质有较大的影响。文章合成了两种电荷转移化合物[RBz(4-CH3)Py][TCNQ](R=Br(1),I(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这两种化合物的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理论值一致。通常在2 200 cm-1附近的C≡N的伸缩频率经常被用来确定TCNQ分子的电荷,TCNQ中性分子的ν(CN)在2 222 cm-1以上,而这两种化合物的ν(CN)都向低波数移动,在2 185~2 156 cm-1之间。通过对两种化合物红外和拉曼光谱的测定,显示了其中的TCNQ形态是TCNQ阴离子自由基(TCNQ-)。  相似文献   
144.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光度法同时测定铜钴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采用PAR-Cu,Co,Ni显色体系,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以Levenberg-MarguardtBP算法,对紫外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三组分金属配合物体系进行含量测定。在452-552nm的范围内,以14个特征波长处的吸收值作为网络特征参数,并通过正交设计安排样本。网络仅训练781次即可达到要求,Cu,Co,Ni三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99.9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0.2%,0.1%。实验表明,该方法与现有的算法相比具有训练速度快,预测结果准确度高等特点。该方法和光度法结合有望成为多组分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5.
化学课程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枫  孙锡凤 《化学教育》2006,27(12):35-35,5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培养和提高化学教师的课程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针对传统师范教育中化学课程能力的缺失,阐述了化学课程能力的内涵,对师范教育过程中化学课程能力的培养策略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6.
血液化学     
汪丰云 《化学教育》2006,27(5):10-13
血液是人和动物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方法改变血型和合成人造血液是改善血液供求不足现状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化学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7.
研究了盐酸介质中N-(1-萘基)-乙二胺(NED)与亚硝酸根的反应。基于NED的荧光强度被亚硝酸根猝灭的现象,建立了一种荧光测定NO-2的新方法,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NO-2在1.07~214.0 μg·L-1范围内与NED的荧光猝灭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69 μg·L-1。该法用于测定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8.
丙酮对MMA-St无皂乳液聚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溶剂热法,以丙酮-水为分散介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共聚,制备了P(MMA-St)。讨论了丙酮含量对MMA,St均聚和MMA-St共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丙酮含量的增加,MMA成核速率先减小后增大,聚合速率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St成核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聚合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丙酮含量对MMA-St共聚的聚合速率的影响与单体比例有关,当V(MMA):V(St)=1:1时,聚合速率随丙酮的增加逐渐降低,当V(MMA):V(St)=1:3和3:1时,聚合速率随丙酮的增加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当丙酮含量高于40%后,MMA,St各自均聚和共聚的反应速率均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49.
将具有造影功能的泛影酸酰化得泛影酰氯,泛影酰氯与靶向性药物磺胺嘧啶钠合成得泛影磺胺嘧啶N-2-(嘧啶基)-N-[3,5-二-(N-乙酰胺基)-2,4,6-三碘]苯甲酰基}对氨基苯磺酰胺]。其结构经UV,NMR和IR表征。  相似文献   
150.
熊言林 《化学教育》2003,24(9):29-31
本文 ① 根据笔者参加高考阅卷工作体验和曾经亲手做过Fe(OH)2沉淀制备的实验体验,指出今年高考化学实验题 (全国卷)及其参考答案中的问题,同时指出阅卷和考生答题中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思考 :(1)高考命题专家应有丰富的实验体验;(2)阅卷时应注意考生对实验细节的描述;(3)学生要真正做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