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55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研究了四-(对-磺基苯基)卟啉二酸(H2+4TSPP)的J-聚集体共振喇曼光谱,用氘代法考察了各喇曼谱带的同位素位移.指认3条低波数喇曼带为分子聚集体的晶格模.喇曼光谱退偏比测量表明,聚集体中H2+4TSPP的对称性较分子态降低.比较游离碱H2TSPP和分子态H2+4TSPP共振喇曼光谱讨论了聚集体中H2+4TSPP的结构变化.H2+4TSPP在聚集体中以接近面对面方式排列.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四-(对-磺基苯基)卟啉二酸的J-聚集体共振喇曼光谱,用氘代法考察了各喇曼谱带的同位素位移。指认3条低波数喇曼带为分子聚集体的晶格模,喇曼光谱退偏比测量表明,聚集体中H4^2+TSPP的对称性较分子态降低。H4^2+TSPP在聚集体中以这面对面方式排列。  相似文献   
63.
本文研究了四-(对-羰基苯基)卟啉(TCPP)在H2O/CF3COOH、H2O/CCI3COH和H2O/CH3COOH溶液中的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实验表明,TCPP在H2O/CH3COOH和H2O/CCI3COOH溶液中以分子态的N-质子化卟啉H8TCPP^2+存在,而在H2O/CF3COOH中则形成H8TCPP^2+的J-聚集体。J-聚集体显示,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  相似文献   
64.
用共振拉曼光谱和UV Vis吸收光谱考察了离子强度对四一(对一磺酸基)苯基卟啉二酸(H2+4TSPP)J 聚集体形成的影响。实验表明加入少量的NaClO4有助于聚集体的形成,而Na ClO4的浓度过高则倾向于形成单体。NaClO4的加入不改变聚集体中分子的构型和排列方式,但高浓度的NaClO4可能在聚集体中引入某种缺陷,使激子态发生局域化。我们还得到了具有宏观尺寸的纤维状H2+4TSPP沉淀,并研究了其固体显微拉曼谱。  相似文献   
65.
采用 XRD、EXAFS 技术研究了不同Pd含量的 Pd-Mo-K/Al2O3 催化剂结构,并关联其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结果表明,在氧化态 Mo-K/Al2O3 催化剂体系中添加 Pd后,“K-Mo”物相晶粒变小,分散度提高,说明钯可能和钾钼物种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经硫化还原处理后,发生了氧硫交换,钼主要以MoS2物种形式存在,其粒度随着Pd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尺寸的显著变化可能导致MoS2与载体作用形式的改变,从而影响CO加氢催化反应的性能。在硫化态催化剂中,Pd的添加不仅能提高CO加氢合成醇的收率和选择性,而且有利于改善产物的分布。基于以上结果,认为“K-Mo”作用物种和Pd物种均为合成醇的催化活性组份,它们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使催化剂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6.
在超声分子束条件下,利用380.85 nm的电离激光使SO2分子经由[3+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产生纯净的SO2+(X 2A1)分子离子,用另一束解离激光在可见光波长区(563~660 nm)扫描获得了光解碎片SO+的激发(PHOFEX)谱.从563~660 nm波长区SO+的无结构连续谱以及SO2+解离的效率随波长增加而减少的实验事实,提供了SO2+(E,D,C)电子态附近存在α2A2对称性排斥态的证据,分析了产生SO+的[1+1]光解机理:(1)SO2+(X2A1)首先经由单光子激发到达B2B2中间态的密集能级区;(2)吸收另一个光子到达SO2+(E,D,C)电子态附近的α2A2排斥态,经由α2A2排斥态产生了到SO+(X2∏)+O(3Pg)的直接解离.  相似文献   
67.
采用XRD、EXAFS等手段考察了Co载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关联其合成醇活性。活性炭担载的硫化态Co-Mo-K样品中,Mo主要以MoS2物种形式存在于活性炭的表面上,而Co在低Co载量时主要形成“Co-Mo-S”相,在高Co负载量会有部分类CO9S8的物相出现。经Co助剂修饰后的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合成醇催化性能,Co助剂有利于合成C2醇。Co/Mo原于比为0.5时.表面“Co-Mo-S”相可能达到饱和,合成醇的收率也最高。Co物种是和MoS2物相以协同的方式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68.
硫化态Co—Mo—K/AC合成醇催化剂的EXAFS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XRD,EXAFS等手段考察了Co载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关联其合成醇活性,活性炭担载的硫化态Co-Mo-K样品中,Mo主要以MoS2物种形式存在于活性炭的表面上,而Co在低Co载量时主要形成 “Co-Mo-S”相,在高Co负载量会有部分类Co9S8的物相出现,经Co助剂修饰后的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合成醇 化性能,CO助剂有利于合成C2醇,Co/Mo原子比为0.5时,表面“Co-Mo-S”相可能达到饱和,合成醇的收率也最高,Co物种是和MoS2物相以协同的方式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69.
利用电子动量谱仪测量了一氟三氯甲烷外价壳层的电离能谱和电子动量分布, 并与B3LYP/6-31 G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0.
在1 200 eV入射能量下测量了F22分子轨道6a′, 4a″和3a″的电子动量谱, 并与用Hartree-Fock和密度泛函方法选取不同基组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