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5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6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Eu,Dy共掺杂SrAl2O4长余辉材料制备新工艺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活化Al-Sr合金粉末水解制备SrAl2O4长余辉材料的前驱体,并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出Eu,Dy共掺杂的SrAl2O4长余辉材料,对其微观结构和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前驱体中Al、Sr元素在微观状态下分布均匀,所制成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射主峰位于520nm附近,为典型的Eu2+离子4f5d-4f的特征发射,初始亮度达到18cd/m2,余辉时间长达46h。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软锰矿吸收法锅炉废气SO2的中试试验所得到的副产品硫酸锰进行二步除杂研究,研究表明硫酸锰能达到国家标准(GB 1622-86,GB 5253-87),并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拟薄水铝石/陶瓷胶态加工浆料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拟薄水铝石纳米胶粒分散微米二硼化钛形成固含量为60Wt%的稳定陶瓷浆料,实验考察了拟薄水铝石固含量、二硼化钛固含量、温度对浆料流变性、稳定性的影响,对纳米γ-AlOOH胶粒分散微米TiB2的机制进行了讨论.大小约20nm的γ-AlOOH颗粒相互网联,成为外加微米陶瓷颗粒的骨架.浆料粘度随二硼化钛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升高有利于胶体中薄水铝胶团与二硼化钛颗粒的相互作用并促进分散.  相似文献   
4.
Zn-Fe-SiO2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及其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硫酸盐体系中电沉积制备了Zn-Fe-SiO2复合镀层,并研究了工艺因素对镀层SiO2含量的影响.随着电流密度由4.8A/dm2增加到6A/dm2时,镀层中SiO2的含量由0.21%上升到0.47%,但是当电流密度继续增加到7.2A/dm2时,SiO2含量反而下降到了0.18%.当镀液中SiO2浓度由20g/L增加到60g/L时,镀层中SiO2含量由0.40%上升到0.51%.当镀液pH值由2增加到4时,镀层中SiO2含量由0.22%上升到1.17%.采用5%NaCl溶液浸泡试验考察了Zn镀层、Zn-Fe合金镀层与Zn-Fe-Si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并研究了镀层中SiO2含量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Fe-SiO2复合镀层无需钝化处理,其耐蚀性优于Zn镀层及Zn-Fe合金镀层,并且镀层的耐蚀性随着镀层中SiO2含量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双重广义线性模型,考虑基于数据删除模型的参数估计和统计诊断,比较删除模型与未删除模型相应的诊断统计量之间的变化.首次提出基于双重广义线性模型下的Pena距离.通过一些模拟研究以及实例分析,比较不同诊断统计量判别异常点或强影响点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借助CSAD模型、马尔科夫转换模型和GARCH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房地产板块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且存在如下特点:非对称性,扩张期较衰退期更为显著;规模差异性,大盘股较中小盘股更为显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的非对称性,紧缩政策较之宽松政策会诱发更加明显的羊群效应;产业链传染性,上下游行业中的羊群效应产生影响.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都对A股房地产板块羊群效应产生了促进影响,且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参数估计是一种基本的统计推断形式,也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分析偏态数据时,我们比较关注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但是偏Laplace正态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难以精确求出,因此用位置参数来近似代替.故本文提出偏Laplace正态数据下位置和均值回归模型,并研究该模型的参数估计,模拟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重要的化石能源,褐煤资源潜力巨大、分布广泛但综合利用率低。研究褐煤的分子结构模型,有助于预测褐煤在热解、液化和气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及反应路径,进而提高褐煤的综合应用水平。以云南峨山褐煤为研究对象,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波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测试方法,获取了峨山褐煤的含碳、含氧及含氮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借助Gaussian 09计算平台,采用量子化学建模的方法构建并优化了峨山褐煤的分子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峨山褐煤的芳碳率为39.20%,芳香碳结构主要为苯和萘,且芳香桥头碳与周边碳的比值χb为0.07;脂碳率为49.51%,脂肪碳结构主要为亚甲基,季碳和氧接脂碳;氧原子主要存在于羟基、醚氧、羰基和羧基结构中;含氮结构则以吡啶为主。基于元素分析、13C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又经过热重实验消除褐煤中残余水分的影响后,计算出峨山褐煤的分子式为C153H137O35N2。依据分子式及分析结果计算出峨山褐煤的结构单元含量并构建出其初始结构模型,采用半经验法PM 3基组及密度泛函理论M06-2X/3-21G基组对初始分子构型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分子模型具有明显的三维立体特征,芳香环之间较为分散且在空间中排列不规则,芳香簇主要通过亚甲基、醚氧基、羰基、酯基和脂肪环连接,含氧官能团主要分布在分子边缘,脂肪族侧链较多。对优化后的分子模型进行振动频率计算进而获得了分子模型的模拟红外光谱,其与实验红外谱图吻合度良好,证明了峨山褐煤分子结构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有利于直观地了解峨山褐煤的分子结构特征,从而有助于从微观分子角度研究峨山褐煤的宏观性质。同时,峨山褐煤分子结构模型可为其在热解、液化和气化等领域研究中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在实轴上具有紧支集的势的薛定谔算子的极点散射问题. 本文旨在将狄利克雷级数理论与散射理论相结合, 文中运用了Littlewood的经典方法得到关于极点个数的新的估计. 本文首次将狄利克雷级数方法用于极点估计, 由此得到了极点个数的上界与下界, 这些结果改进和推广了该论题的一些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HSC Chemistry软件对硫酸铝在不同气氛下的分解过程进行热力学计算,并将软件计算的结果与理论推导值进行比较,两种算法的结果相近,说明可使用HSC Chemistry软件计算此类热力学过程,且计算更为方便.不同气氛下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氧化气氛下,硫酸铝最难分解,起始分解温度高达800℃; H_2还原及无烟煤弱还原气氛下,分解反应较易进行,H_2还原气氛下常温下就能进行,而无烟煤弱还原气氛下,起始分解温度为60℃.同时,从热力学角度考察了分解过程中中间产物Al_2S_3存在的可能性,热力学分析表明,还原气氛下,硫酸铝分解过程中存在中间产物Al_2S_3,氧化气氛下没有Al_2S_3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