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化学   69篇
力学   41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01篇
物理学   1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i6A14V表面微弧氧化陶瓷涂层的结构和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法,在Na2SiO3-(NaPO3)6-Na3MoO4溶液中制备了Ti6A14V表面氧化物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涂层的结构、形貌及摩擦学性能,用纳米压痕仪测定了涂层致密层的硬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磨损表面形貌,用能谱仪分析涂层磨屑的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厚约20pm的涂层致密均匀,主要由锐钛矿和金红石相氧化钛组成;涂层致密层的硬度约为13.5GPa;在0.5N低载荷和摩擦循环次数小于2000次条件下,涂层同GCrl5钢对摩时的摩擦系数仅为0.18~0.20,较基底Ti6A14V与其对摩的摩擦系数低得多.摩擦过程中较软的GCr15钢球材料向涂层表面转移,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是轻微磨粒磨损与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52.
本文简述了双光栅形成光拍信号的过程与微弱振动测试的基本原理,通过仿真计算与实验测试相互对比,对光拍信号的表达式进行了修正,振幅修正系数是由于光栅振动带动衍射光斑振动而产生的;同时,本文通过仿真计算解释了光拍信号毛刺的产生原理,光拍信号的毛刺是由于高级衍射带来的,要想降低毛刺对光拍信号的影响,应尽量使光栅条纹平行或者降低光路中激光强度,以此降低高级衍射对光拍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提出了一种全天时大气温度探测的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系统,选用Nd\:YAG脉冲激光器的四倍频输出266.0 nm作为激励波长,避开了强烈的太阳背景光对系统探测大气温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三次衍射式双光栅多色仪作为激光雷达的分光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双光栅多色仪可实现Stokes与Anti-Stokes高低量子数通道转动拉曼谱线的有效提取,对米-瑞利弹性散射信号的抑制率可达到60~70 dB。充分考虑臭氧吸收和荧光对系统探测性能的影响,所设计的日盲紫外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采用模拟探测模式可在12 min的积分时间内实现2.2 km高度范围内大气温度的全天时探测。  相似文献   
54.
基于自旋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模守恒赝势方法,确定了准确计算Zn_(16)O_(16)超晶胞各原子对应的U值;通过计算形成能和化学键的布局分析了掺杂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原子电荷布局和自旋电子态密度的计算分析了掺杂结构的能带结构和磁性状态;讨论了各稀土原子掺杂对ZnO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引入使晶格膨胀,Zn-O键最长键增大而最小键减小,导致氧四面体畸变;Y/La/Ce掺杂的ZnO具有亚铁磁性,Th掺杂ZnO则呈弱铁磁性,Ac掺杂ZnO为顺磁体;稀土元素使ZnO的价带和导带下移,费米能级进入导带,增强了体系的电导率;Y/La/Ac掺杂对ZnO带隙宽度的影响较小,吸收光谱略微蓝移,而Ce/Th掺杂则有效提升了ZnO对可见光的吸收.  相似文献   
55.
张洛红  杜婷  钟佳宇 《色谱》2015,33(10):1065-1070
建立了毛细管内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GC)检测纺织品中壬基酚和辛基酚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4种性质不同固相萃取剂的萃取效果,筛选出对烷基酚(APs)类物质萃取效果最佳的固相萃取剂,将其作为填充物质制作毛细管内固相萃取柱,将毛细管内固相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联用进行分析检测。最佳固相萃取剂为Abselut NEXUS,毛细管内固相萃取最佳条件为:1.2 μL甲醇和1.2 μL超纯水活化,1.2 μL甲醇洗脱,上样速率是0.4 μL/min。该法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对烷基酚的富集倍数约为100倍,对辛基酚和壬基酚的检出限分别为3.7 μg/L和4.5 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6%~98.2%和83.8%~95.7%,结果表明,此法能够简捷、迅速、有效地检测出纺织品中残留的烷基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56.
脉冲电场介导的植物空气负离子发射的倍增效应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空气负离子(NAI)的物理概念及其在空气净化中的作用,讨论了正常生态条件下空气中NAI的来源.通过实验结果说明了脉冲电场可以使植物产生NAI发射的倍增效应,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57.
分散支撑液膜中金属镍(Ⅱ)的迁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聚偏氟乙烯膜(PVDF)为支撑体,煤油为膜溶剂,有机膦酸为流动载体的分散支撑液膜(DSLM)中金属Ni(Ⅱ)的传输行为;考察了载体种类、料液相pH、Ni(Ⅱ)起始浓度、分散相中H2SO4浓度以及膜溶液与H2SO4溶液体积比对Ni(Ⅱ)传输的影响,并对该体系富集、传输Ni(Ⅱ)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从界面化学和扩散传质角度提出了Ni(Ⅱ)在DSLM中传质动力学方程,采用直线斜率法对扩散层厚度以及金属离子在膜内的扩散系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以多孔聚偏氟乙烯为支撑体,N503为膜载体,煤油为膜溶剂的支撑液膜体系中Hg(Ⅱ)的迁移行为,测定了Hg(Ⅱ)与N503在煤油溶剂中的萃合物组成和条件萃取常数,考察了料液相pH值、载体浓度、料液相及反萃相中Cl-浓度等因素对Hg(Ⅱ)迁移的影响,获得Hg(Ⅱ)迁移的最佳条件:料液相pH=2.5~3.0,Cl-浓度为0.1 mol/L,载体浓度为0.706 mol/L,反萃相中Cl-浓度为0.8 mol/L.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当Hg(Ⅱ)起始浓度为5.0×10-5 mol/L时,迁移120 min,Hg(Ⅱ)的迁移率可达99.6%.Hg(Ⅱ)在N503-煤油支撑液膜体系中的扩散层厚度δa为1.57×10-5 m,膜内扩散系数d0为7.26×10-13 m2/s,确立了Hg(Ⅱ) 的渗透系数P方程.  相似文献   
59.
再制造企业里,在决策购买新零件或修复旧零件时,经常面对有限的拆卸修复信息和不确定的订货提前期.为了得到科学的决策,人们试图尽早地掌握拆卸修复零件的确切信息,与有能力的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或在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来统计分析废旧品的状态和数量等.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批发价,以满足市场需求所要购买新零件数和拆卸修复机器数为决策变量,并考虑拆卸修复成功的概率,建立企业期望利润的数学模型,求得可能情况下的最优解或现实满意解.洞察再制造企业取得最大利润的主要影响因数及这些因数间的关系,为制作生产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指出进一步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60.
设k≥2为给定的整数.对任意正整数n,k阶Smarandache ceil函数Sk(n)定义为Sk(n)=min{x:x∈N,n|x^k}.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初等方法研究函数方程Sk(n)=Ф(n)的可解性,并给出该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其中Ф(n)为Euler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