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以多孔聚丙烯膜为支撑体,N,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N-503)为膜流动载体的苯酚支撑液膜传输行为;用液-液萃取法测定了N-503/煤油体系中苯酚萃合物组成为1∶1,及在相应的条件下萃取常数Ke′x为53.7;考察了料液相的pH值、载体浓度、实验温度、起始浓度以及解析相NaOH的浓度对苯酚传输的影响,并对该体系分离、传输苯酚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从界面化学和扩散传质角度提出了苯酚的传输动力学方程,采用直线斜率法对苯酚在N-503/煤油支撑液膜体系中的扩散层厚度和膜内扩散系数进行了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PC-88A为流动载体的支撑液膜中Pt(Ⅳ)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烷基膦酸PC-88A为流动载体的聚偏氟乙烯支撑液膜中Pt(Ⅳ)的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相盐酸浓度、解析相盐酸浓度、载体浓度、SnCl2浓度对Pt(Ⅳ)迁移的影响,获得了Pt(Ⅳ)迁移的最佳实验条件:料液相盐酸浓度为1.0 mol/L、解析相盐酸浓度为6.0 mol/L、载体质量分数为5.0%、SnCl2浓度为0.05 mol/L.当料液相Pt(Ⅳ)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Pt(Ⅳ)可在3 h内完全迁移.将本法用于含Pt(Ⅳ)(0.8 mg/L),Cu(Ⅱ)(75.0 mg/L),Zn(Ⅱ)(75.0 mg/L),Co(Ⅱ)(75.0 mg/L)和Ni(Ⅱ)(75.0 mg/L)的模拟试样中Pt(Ⅳ)的分离,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双硫腙为流动载体,煤油为膜溶剂的支撑液膜萃取体系,建立了支撑液膜在线萃取富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铅(Ⅱ)的新方法。优化了支撑液膜萃取富集条件,优化结果为:试样pH=6,反萃液柠檬酸浓度为0.5 mol/L,载体双硫腙浓度为0.03%,膜孔径为0.3μm,富集时间为30 m in。在此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2μg/L;线性范围为0.5~100μg/L。应用于自来水、河水和工业污水中铅(Ⅱ)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支撑液膜分离技术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探索合适的液膜分离体系,研究了Pb(Ⅱ)在PC-88A-煤油-HCl分散支撑液膜体系中的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pH值、膜溶液与解析剂体积比、解析相中HCl浓度以及Pb(Ⅱ)的起始浓度对Pb(Ⅱ)传输的影响。 结果表明,以HCl为解析剂,料液相pH=5.25、膜溶液与解析剂体积比为160∶40、解析相中HCl浓度为5.00 mol/L时,该分散支撑液膜体系对金属Pb(Ⅱ)具有良好的传输作用。 在选取的最佳传输条件下,料液相中Pb(Ⅱ)的初始浓度为3.00×10-4 mol/L时,传输190 min,传输率可达88.9%,而传统支撑液膜只有72.3%。 分散支撑液膜不仅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而且膜体系稳定,膜的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5.
采用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正庚烷为萃取剂,盐酸为反萃取剂,中空纤维膜作支撑膜,研究中空纤维分散液膜技术富集稀土镱(Yb~(3+))离子。考察了体系物性:反萃分散相中反萃剂浓度、萃取剂浓度、萃取剂与反萃剂体积比、料液相p H值、稀土离子浓度;流体流动状态:反萃分散相与料液相流速变化等因素对富集稀土离子的影响。中空纤维分散液膜富集Yb~(3+)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浓度为0.25 mol/L,反萃取剂HCl浓度为4.00 mol/L,萃取剂与反萃剂体积比为10∶40,料液相p H=2.80,稀土离子浓度为0.025 mol/L。反萃分散相体积流量和料液相体积流量较小时,萃取率随流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若两相体积流量过大,反萃过程进行不完全,萃取率反而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中空纤维分散液膜技术可实现稀土离子的有效富集。  相似文献   

6.
裴亮  王理明  郭维  赵楠 《化学学报》2011,69(13):1553-1558
研究了以聚偏氟乙烯膜为支撑体, 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为流动载体, 煤油和D2EHPA的混合溶液作为膜溶液, 膜溶液和解析剂HCl溶液组成更新相的更新型支撑液膜(RSLM)中Gd(III)的分离行为|考察了料液pH、更新相HCl浓度、膜溶液与HCl溶液体积比、不同载体浓度对Gd(III)分离的影响, 得出了Gd(III)最优分离条件为: 更新相HCl溶液浓度4.00 mol/L, 膜溶液与HCl溶液体积比4∶3, 载体浓度控制在0.160 mol/L, 料液相中pH为4.80. 在最优分离条件下, 当Gd(III)的初始浓度为1.00×10-4 mol/L时, 35 min Gd(III)分离率达到95.7%. 最后根据传质定律和界面化学理论提出了Gd(III)在RSLM中的传质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263和TBP为协同载体的液膜体系分离钐和钆的行为.考察了膜相添加剂、内水相反萃剂、外水相盐析剂和膜相中载体浓度对传质分离的影响.当用TBP作为膜相添加剂时,N263能很好地溶解在煤油中.N263-TBP-LMA-1-煤油和NH4NO3协同流动载体液膜体系在迁移稀土离子时表现出"倒序"特性,与单纯的N263体系相比,该体系对钐、钆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分散支撑液膜中金属镍(Ⅱ)的迁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聚偏氟乙烯膜(PVDF)为支撑体,煤油为膜溶剂,有机膦酸为流动载体的分散支撑液膜(DSLM)中金属Ni(Ⅱ)的传输行为;考察了载体种类、料液相pH、Ni(Ⅱ)起始浓度、分散相中H2SO4浓度以及膜溶液与H2SO4溶液体积比对Ni(Ⅱ)传输的影响,并对该体系富集、传输Ni(Ⅱ)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从界面化学和扩散传质角度提出了Ni(Ⅱ)在DSLM中传质动力学方程,采用直线斜率法对扩散层厚度以及金属离子在膜内的扩散系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9.
三正辛胺-仲辛醇-煤油组合液膜分离镉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萃取和膜迁移实验研究了镉、锌离子在三正辛胺-仲辛醇-煤油组合液膜体系中的迁移和分离的影响因素。实验证实,该组合液膜体系能从含镉、锌的料液中选择性地迁移镉,有效地实现镉、锌分离。理论分析表明,组合液膜的双固体膜可简化为具备两张固体膜厚度的单一固体支撑体的支撑液膜。测定了组合液膜因迁移而流失在料液相和反萃相中的三正辛胺含量,实验显示,组合液膜的两张固体支撑体可阻止三正辛胺的流失,增加膜稳定性,延长膜寿命。  相似文献   

10.
离子液体内耦合液膜迁移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N-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微波合成法,制备了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并将其作为液膜,对苯酚的内耦合液膜迁移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搅拌速度、料液相酸度、初始浓度及解析相NaOH浓度等因素对苯酚迁移的影响,得出了最佳迁移条件:温度300 K,搅拌速度350 r/min,料液相pH为3.65,解析相NaOH浓度为0.8 mol/L.在最佳液膜条件下,对于10 mg/L苯酚溶液,迁移110 min,迁移率可以达到97.3%,膜相中有少量苯酚滞留.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三正辛胺-二甲苯液膜迁移Cd(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三正辛胺-二甲苯支撑液膜体系中搅拌速率、反萃剂、三正辛胺浓度、料液中H+浓度等因素对Cd(Ⅱ)离子迁移的影响.用大块液膜测定了不同温度时Cd(Ⅱ)离子跨膜迁移的萃取及反萃取的表观速率常数k1和k2.实验表明,温度升高,k1和k2均增大(k1>k2),且达到膜相最大镉离子浓度时所需的时间逐渐减少.膜相积累的镉离子浓度达最大时,Cd(Ⅱ)离子跨膜传输为稳态传输.根据Arrhenious关系得到膜相萃取反应和反萃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23.8和19.3kJ/mol.  相似文献   

12.
N902煤油HCl反萃分散组合液膜迁移和分离铜;反萃分散组合液膜;铜;N902;分离;迁移  相似文献   

13.
多孔聚丙烯支撑液膜中镉的传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多孔聚丙烯膜为支撑体, PC-88A/CHCl3为膜载体的金属离子 Cd(Ⅱ )支撑液膜传输行为; 考察了料液相 pH值、载体浓度、温度和起始浓度对 Cd(Ⅱ )传输的影响, 并对该体系富集、传输 Cd(Ⅱ )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 从界面化学和扩散传质角度提出了金属离子的传输动力学方程, 采用直线斜率法对 Cd(Ⅱ )在支撑液膜体系中的扩散层厚度(δ a=8.14× 10- 6 m)和膜内扩散系数( d0=5.43× 10- 10 m2/s)进行了测定, 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适用于稀土离子提取的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提取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由表面活性剂、油性溶剂及盐酸水溶液制备的油包水 (W/O)型微乳液对稀土离子RE3 +从料液相 (水相 )提取到微乳相中的行为 ,初步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水乳比、温度及载体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从而确定了适于稀土离子提取的微乳体系及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15.
牛血清白蛋白在修饰氯离子金纳米通道中的迁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聚碳酸酯模板上沉积金,制成金纳米通道膜,并对它进行Cl-修饰得到带负电荷的通道。再采用电化学方法(i-t法)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修饰通道中的迁移进行研究。在pH7.4PBS中,对通道两端施加1.0V电压,溶液中离子迁移通过纳米通道时产生电流响应。当溶液中加入BSA后,电流响应减小,且响应变化量与浓度在1.50×10-10~1.35×10-9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i|(μA)=0.0069 0.125c(×10-9mol/L),相关系数为0.9980,检出限为9.46×10-11mol/L(S/N=3)。  相似文献   

16.
萃取法去除硫酸氧钛液中杂质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美琴  徐卡秋  叶静 《应用化学》2010,27(12):1462-1465
采用溶剂萃取法有效去除了钛白粉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液中大量的杂质铁。 将硫酸氧钛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后,用磷酸三丁酯(TBP)和煤油混合体系萃取除去Fe3+。 考察了氧化剂、稀释剂、有机相中TBP体积分数、萃取相比、NaCl加入量等对铁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条件的选择和萃取剂的循环使用效果,结果表明,用煤油作稀释剂,TBP在有机相的体积分数为60%,萃取相比O/W为2∶1时,NaCl加入量以Cl-计4 mol/L,Fe3+的3次萃取率可达99%,钛的损失率低至0.4%。当反萃相比W/O为1∶1时,Fe3+的3次反萃率可达100%。TBP经过5次萃取-反萃循环使用后,对Fe3+的萃取率无明显下降,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7.
反萃分散组合液膜分离提取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分离提取蛋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磷酸二(2-乙基己基)酯(D2EHPA) 煤油-HCl反萃分散组合液膜体系,考察了料液相pH值、载体D2EHPA浓度、液膜相与反萃相体积比、反萃相组成、料液相与反萃分散相流速、传输时间以及支撑膜重复使用次数对氨基酸渗透系数和传输效率的影响。 在优化的条件下,建立的反萃分散组合液膜体系对4种氨基酸均可以获得大于35%的传输效率,其中色氨酸和亮氨酸的传输效率超过了79%,且传输效率呈Et,Trp>Et,Leu>Et,Phe>Et,Met的趋势。 支撑膜重复使用25次,对氨基酸的传输效率没有明显改变。建立的液膜体系对考察的氨基酸展示了较高传输效率和优越的传输选择性,是一种简单和环境友好的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双水杨醛缩二氨基硫脲合铜(Ⅱ)[Cu(Ⅱ)-ATBSAD]为中性载体制备PVC膜电极,该电极对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该电极对SCN-的响应机理。电极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5.0)中,SCN-浓度在1.0×10-1~1.4×10-7mol/L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mV/pSCN-(26℃);检出限为5.6×10-8mol/L。Cu(Ⅱ)-ATBSAD载体膜电极对SCN-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一些常见阴离子对电极的干扰较小。将此电极用于废水中硫氰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在线液液液微萃取(LLLME)富集净化和电动流动分析(EFA)系统测定水中挥发酚类化合物折合苯酚总量.EFA系统由一台自制电渗泵和4个电磁切换阀组成,计算机控制泵运作和阀切换.结果表明: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壁上涂十二醇液膜,管内充10 μL 0.25 mol/L NaOH反萃液,试样以2.0 mL/min流量流经萃取通道7.5次循环,1.0 mL样品体积的富集倍数为53,分析时间为 9 min,挥发酚类化合物折合浓度线性范围为9.4×10-3~5.7 mg/L苯酚,检出限为3 μg/L苯酚,远低于一和二级污水排放中挥发酚类化合物的最大允许量;6.0 mL样品体积的富集倍数为300,挥发酚类化合物折合浓度线性范围为1.7×10-3~1.0 mg/L苯酚,检出限为0.6 μg/L苯酚,低于Ⅰ和Ⅱ类地面水中挥发酚类化合物的最大允许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反萃剂、料液 HCl浓度、温度、 N_(235)浓度对 N_(235)二甲苯醋酸铵大块液膜体系迁移 Cd~(2+)的影响。当膜相添加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 Span 80时,测定了膜料液界面的萃取反应表观速率常数 k_1和膜反萃相界面的反萃取表观速率常数 k_2,并进行了相应的动力学分析。实验证明, Cd~(2+)的迁移可用两个连续单向不可逆的一级反应来描述。在本文的液膜体系中, Cd2+的跨膜迁移和 H+的同向迁移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