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化学   241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2,2-二溴甲基-1,3-二溴丙烷(PEBr4)为引发剂,Cu0粉/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Me6-TREN)为催化体系,在二甲亚砜(DMSO)和H2O的混合溶剂中实现了苯乙烯(St)的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 通过1H NMR和GPC分析表明,所得聚合物为星形结构并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Mw/Mn=1.20(MGPCn=25.3×103,转化率为42.6%),且聚合物的链端保留了-Br端基。 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及相转移催化剂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溶剂中H2O的体积分数由10%增加至20%导致了聚合速率的降低,表观聚合速率常数(kappp)由0.026 4 h-1减小至0.019 7 h-1;升高反应温度、增加催化剂用量以及相转移催化剂的加入分别导致聚合体系的kappp增加,同时,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和相转移催化剂的加入使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32.
采用自制的新型磺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与相对分子质量2500万的聚丙烯酰胺进行复配,考察了不同温度和矿化度条件下,聚合物对复配溶液表面、界面性能的影响。 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溶液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加入聚合物使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增大,且复配溶液的表面张力大于单独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 当聚合物浓度一定,增大溶液矿化度时,体系表面张力增大。 用旋滴型界面张力仪测定了溶液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增大聚合物浓度,油水界面张力增大,增大溶液矿化度,油水界面张力有所升高。 聚合物质量浓度为1.5 g/L,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0.3 g/L时,可使胜利油田孤岛原油和孤东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数量级(10-3 mN/m)。 用分水时间法测定了溶液的乳化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增大,分水时间延长,并考察了75、85和95 ℃条件下体系的乳化性能,温度越高,分水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33.
胡云峰  方菲  魏涛  刘树清  姜广申  蔡俊 《色谱》2013,31(6):596-599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庆石化公司裂解气压缩机EC301不同压缩段的垢样进行分析。实验使用了RJ-1型管炉式裂解器,在500℃下对垢样进行裂解,色谱柱为60 m DB-1型毛细管色谱柱,质谱采用电子轰击电离源,电离能70 eV。研究表明,垢样的形成与环戊二烯密切相关。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可以作为分析该垢样成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4.
于涛  史雷城  丁伟  曲广淼  栾和鑫  刘小军 《应用化学》2012,29(11):1302-1308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疏水基团的新型磺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滴体积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25 ℃下的表面张力,从而确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采用罗氏泡沫仪考察了浓度、温度对其泡沫性能的影响;采用分水时间法考察了其乳化性能。 结果表明,随着芳环在烷基链中的体积增大,cmc以及γcmc增大,饱和吸附面积Amin增大,而饱和吸附量Γmax减小。 3种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加,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泡沫稳定性随浓度增大逐渐增强;起泡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泡沫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 3种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随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强然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5.
Pt含量及活化温度对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制备了固体超强酸Pt- S2O82-/ZrO2-Al2O3催化剂,采用XRD、TPR、TG-DTA 、FT-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高压微反-色谱联合装置上,考察了Pt质量分数和活化温度对催化剂正戊烷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Pt能使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降低;增强载体表面氢气的溢流效应,提高酸强度;Pt质量分数0.10%、活化温度300℃的催化剂异构化活性最高,在反应温度220℃、压力2.0MPa、氢烃摩尔比4:1、质量空速1.0h-1时,异戊烷产率达62.3%. 在100h内异戊烷收率可稳定在55%左右,选择性在98.0%以上.  相似文献   
36.
论文首先采用水解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乳化剂,正硅酸乙酯、亲油性硅烷偶联剂和亲水性硅烷偶联剂三种前驱体溶于石蜡做为油相(分散相),水为连续相,乳化分散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了表面亲水/内部亲油的核壳实心微球;然后超声清洗除去石蜡后得到了表面亲水/内部亲油的二氧化硅空心球,将其破碎后即得到了无机Janus纳米片.实...  相似文献   
37.
烷基芳基磺酸钠对烷烃的乳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分水时间法考察了结构明确的高纯度烷基芳基磺酸钠在烷烃中的乳化现象。 以液态石蜡为油相,讨论了乳化剂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的乳化剂浓度,并研究了烷基链长度、芳基结构和芳基在烷基链位置对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关系,考察了不同油相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适宜的乳化剂质量分数为0.1%;当固定芳基结构时,随着烷基链上碳数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线性增强;当固定烷基链碳数时,随着芳基上碳原子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增强;随着芳基位置向烷基链中间位置移动,乳状液稳定性增强;随着油相分子量的增加,能形成稳定乳状液所需的乳化剂的分子量随之递增。  相似文献   
38.
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P(AM-DMAPAAS)的盐溶液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伟  毛程  韦兆水  李明  于涛  曲广淼 《应用化学》2011,28(5):555-559
将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胺(DMAPAA)和1,3-丙基磺内酯,在55 ℃下反应20 h,合成了3-(丙烯酰胺丙基二甲胺基)丙磺酸盐(DMAPAAS),将其在盐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获得净电荷为零的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共聚物P(AM-DMAPAAS);对该两性离子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溶解性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在NaCl溶液中的粘度比在纯水中的大,在Mg2+和Ca2+盐溶液中的粘度更大,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溶液性质。 升高相同温度,两性离子共聚物的粘度保留率是普通聚丙烯酰胺的1.4倍。  相似文献   
3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研究炔酮发生分子内环化生成菲衍生物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和AuCl3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均可通过[2+2]和[6+2]途径生成产物.无催化剂时,两条途径控制步骤的能垒都较高,但是[2+2]途径的能垒比[6+2]途径的低32.01 kJ·mol-1,故反应主要通过[2+2]途径进行.在AuCl3催化作用下,反应的优势途径为[2+2]途径,其能垒为137.05 kJ·mol-1.比较活化能发现,AuCl3催化剂明显地降低了反应能垒,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0.
应用解决热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状态函数法,依据宏观实际过程设计途径,从相平衡条件及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入手,推导出开尔文公式。有助于通过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开尔文公式及亚稳状态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