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74篇
化学   610篇
晶体学   5篇
物理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Fe—Cu—K催化剂上费托合成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了固定床中工业FeCuK催化剂上费托合成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压力、原料气H2/CO等操作条件影响费托反应转化率、产物分布和产物的收率。随着操作温度(503~543K)的升高,XCO+H2、C1+、C5+均有明显的增加,碳氢化合物向轻组分方向偏移,产物中烯/烷比呈有规律的变化;随着压力的升高(1.0~3.0MPa),XCO+H2、C1+、C2+、C5增大,轻油(C2~C4)的组分含量也有增加趋势,但压力对烯烃、烷烃的选择性影响不同,压力增大产物中烯/烷比下降,有利于烷烃的生成;原料气H2/CO比亦较大程度地改变了FeCuK催化剂上的产物分布和收率,原料气H2/CO比(1.02~2.83)升高可增大XCO,产物中低碳烃含量上升,但C1+和C5+收率减少。本文还对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上伴随的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2.
在一300×2600mm二维双射流流化床中,采用多路压力信号采集装置,详细研究了射流气速、射流喷口管间距离、静床高度、物性参数对双射流流化床射流流动特性的影响,发现双射流从单独存在到两射流在其射流区内发生射流合并可由压力波动时间序列的功率谱主频和Hurst指数的变化定量确定,结果还表明,双射流流化床管间距减小时,射流在射流区发生合并的射流气速降低;而管间距相同时,静床高变大,射流在射流区发生合并的射流气速也降低;对于相同粒径的固体颗粒,颗粒密度增大使得射流在射流区发生合并的射流气速变大。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以酸直接提取煤中的矿物元素、ICP-AES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考察了最佳酸配比、酸用量、最佳提取时间、仪器最佳操作参数以及元素间的干扰等诸多因素。与其灰分含量相比,煤中矿物质的提取率在95%以上,各元素加标回收率为96%~104%,九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方法准确、快速、适合于不同煤样中矿物元素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94.
沉淀铁催化剂在F-T合成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T合成是煤间接液化的关键工艺步骤,选择鼓泡浆态床反应器和廉价高效的铁催化剂是实现低氢碳比的煤基合成气转化的最为现实有效的产业化途径.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F-T合成技术发展进行了评述,着重介绍了用于浆态床反应器的沉淀铁催化剂的制备化学、成型方法、活性相组成、预处理条件及诸因素对F-T合成性能与工艺的影响,指出并展望了该类催化剂今后腞&D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95.
水热合成介观结构的ZnS纳米纤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平  翟尚儒  刘勇  徐耀  吴东  孙予罕 《化学学报》2004,62(22):2273-2276
以Zn(Ac)2和Na2S为原料、EDTA为稳定剂、OA为结构导向模板,采用水热合成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层状介观结构的ZnS纳米纤维;通过XRD, TEM, SEM, N2-吸附/脱附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手段对所得的产物进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6.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聚乙二醇(PEG)改性SiO2单层增透膜,用输出波长1.06 μm,脉宽3 ns的调Q激光系统产生的强激光进行辐照实验。观察了添加PEG前后的膜层的微结构、表面形貌以及激光损伤行为的变化,讨论了PEG对薄膜激光损伤行为产生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的PEG可以修饰、导向溶胶簇团的生长和交联,并使之有序,由此制备的薄膜结构规整,微缺陷减少,这就提高了膜层的激光损伤阈值;在激光辐照过程中,膜料吸收激光能量,膜层温度升高,膜层的PEG分子受热逐步分解挥发,膜层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97.
助剂Cu、K对F-T合成铁基催化剂作用的表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连续共沉淀和喷雾干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组Cu、K助剂单独或同时加入的微球状Fischer-Tropsch(F-T)合成铁基催化剂,借助低温N2吸附、MES、XRD、H2-TPR、CO-TPR研究了Cu和K助剂对催化剂织构、还原性能以及还原和炭化过程中的物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K助剂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铁物相在催化剂中的分散程度,增加了Fe2O3与SiO2间的相互作用;当催化剂在H2和合成气中还原时,Cu助剂的加入有利于催化剂的还原和Fe3O4的生成,在CO中还原时,Cu助剂的加入则有利于α-Fe的生成和稳定化。在H2和合成气中,单独K助剂的加入会抑制催化剂的还原或炭化,而Cu和K助剂的同时加入在H2、CO和合成气下均可使催化剂的还原或炭化能力明显提高,表明Cu和K助剂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中国不同变质程度煤制备水煤浆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在相同的制浆条件下,以中国煤种资源数据库为依据,考察了24种不同地区、不同变质程度煤制备成水煤浆的成浆性、流变性及静态稳定性。结果表明,山西阳泉、山东淄博石谷、河北下花园等煤种适宜制浆,这些煤的浆体质量分数均可达到66%以上,浆体呈假塑性流体,且煤浆产生软沉淀的静态稳定性均在15 d以上;山西潞安石圪节、安徽淮南、淮北石台等煤成浆性较好,稳定性在7 d左右,浆体呈胀塑性流体;山东枣庄八一、甘肃靖远红会、河南鹤壁等煤可达到较高的煤浆质量分数,浆体流变性及稳定性均较差,其他的煤则不适宜用于制备水煤浆。  相似文献   
99.
工业固定床Fe-Cu-K催化剂浆态床F-T合成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在接近F-T合成实际工况下考察了工业固定床Fe-Cu-K催化剂浆态床F-T合成反应性能,研究反应温度、压力、原料气空速和氢碳摩尔比等操作参数对催化剂反应活性、产物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验总运转时间达2 500 h;同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SEM)对催化剂的抗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操作参数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目标产物产率有较大的影响,工业固定床Fe-Cu-K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抗磨损性能,F-T合成烃产物分布合理;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589 h的稳定条件运行内,催化剂的失活速率为0.23%/d(以CO转化率的降低计);在整个运行期间CH4选择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0.
费-托合成Co/ZrO2-Al2O3催化剂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ZrOCl2·6H2O和AlCl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得一系列不同ZrO2质量分数的ZrO2-Al2O3混合氧化物载体;并以该混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初湿浸渍法制得钴质量分数为12%的Co/ZrO2-Al2O3催化剂。XRD、NH3-TPD、TPR和原位IR等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混合载体中ZrO2质量分数的增加,载体比表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混合载体的平均孔径则小于单一氧化物ZrO2和Al2O3的平均孔径。ZrO2和Al2O3载体混合后会导致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和酸性增大并且有新的物相生成。当混合氧化物用作载体时,能够抑制载体表面金属钴的分散,改变催化剂的还原行为,降低催化剂对CO物种的吸附能力。CO加氢反应表明,与单一金属氧化物相比,钴负载ZrO2-Al2O3混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重质烃选择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