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69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199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Wang树脂为固相载体,改进Fmoc(芴甲氧羰基)/tBu法,采用HPLC二次纯化,合成了甲状旁腺素1-34肽,产率23.3%,纯度大于99%(HPLC)。  相似文献   
62.
偏振模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对接收灵敏度及频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10Gbit/s以上的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它可以引起信号脉冲的展宽,使接收系统的误码率上升,分析了偏振模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对接收灵敏度及接收信号频谱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对进行偏振模色散的自动补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CaO固硫过程中Ca~(2+)在CaSO_4产物层内扩散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标记实验技术,研究CaO固硫反应过程中产物层扩散控制阶段的反应机理 。利用扫描电镜和反射式光学显微镜,对压制烧结并带有Pt标记的CaO样品在固硫 反应前后的形貌变化观察,结果表明:经过较长时间的固硫反应后,在Pt标记层外 表面形成一层覆盖物,XRD分析结果证明该覆盖物是CaSO_4。利用电化学综合测试 仪测量了CaO及CaSO_4在高温下的电导率,结果表明在1000 ℃时CaSO_4的电导率达 到了10~(-3)数量级,说明在高温下CaSO_4内Ca~(2+)有较高的离子迁移特性。根据 标记实验、电导率测试的结果和CaO掺杂体系的固硫动力学数据的分析认为:CaO固 硫反应在后期的扩散层控制阶段的主要反应是Ca~(2+)通过CaSO_4产物层扩散至 CaSO_4外表面与SO_2和O_2进行反应,生成CaSO_4,而不是SO_2和O_2气体通过 CaSO_4产物层向内扩散,在颗粒内部与CaO发生固硫反应。  相似文献   
64.
非对称式光度系统技术可以实现光能量的收集与再分配,已经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基于非成像光学理论的自由曲面照明光学设计具有体积小、设计自由度高、出光光形准确可控等优点。通过采用自由曲面对LED进行合理的二次配光,可以实现绿色环保的照明,给未来照明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关于LED自由曲面的光学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满足侧边发光照明方式的自由曲面透镜设计方法。将得到的自由曲面透镜实体模型作为立式滑行道边灯透镜设计的基本结构。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仅用一颗LED光源即可实现联邦航空局(FAA)对立式滑行道边灯的光强分布要求。  相似文献   
65.
以食糖热裂解碳作为电极的双电层电容器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各种电子仪器的飞速发展, 对可充电的脉冲功率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同时, 由于空气中汽车尾气浓度的增加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因此对电动车辆的应用要求也就越来越紧迫. 双电层电容器(EDLC)的容量可以达到或接近Ni-Cd电池的容量,它和蓄电池组合应用, 两种器件能取长补短, 可达到最佳匹配状态, 并成为电动车辆理想的电源系统[1,2].对EDLC影响最大的是电极材料, 现在主要使用具有电子传导性和大比表面积的活性炭. 考虑到生产技术和原料如PVDC、聚丙烯腈、 酚醛树脂 [3~9]等聚合物来源问题, 我们尝试了一种制备活性炭的新前驱物—食糖,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热裂解, 并通过改变活化方法, 制备了各种类型的活性炭, 初步探讨了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及其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的性能.  相似文献   
66.
应用标记实验技术 ,研究CaO固硫反应过程中产物层扩散控制阶段的反应机理 .利用扫描电镜和反射式光学显微镜 ,对压制烧结并带有Pt标记的CaO样品在固硫反应前后的形貌变化观察 ,结果表明 :经过较长时间的固硫反应后 ,在Pt标记层外表面形成一层覆盖物 ,XRD分析结果证明该覆盖物是CaSO4.利用电化学综合测试仪测量了CaO及CaSO4在高温下的电导率 ,结果表明在 10 0 0℃时CaSO4的电导率达到了 10 -3 数量级 ,说明在高温下CaSO4内Ca2 + 有较高的离子迁移特性 .根据标记实验、电导率测试的结果和CaO掺杂体系的固硫动力学数据的分析认为 :CaO固硫反应在后期的扩散层控制阶段的主要反应是Ca2 + 通过CaSO4产物层扩散至CaSO4外表面与SO2 和O2 进行反应 ,生成CaSO4,而不是SO2 和O2 气体通过CaSO4产物层向内扩散 ,在颗粒内部与CaO发生固硫反应 .  相似文献   
67.
周玉杰  陈福明  李总成 《色谱》2002,20(6):526-529
 根据逆流保留方程可知,溶质的出峰顺序主要取决于其在互不混溶的两液相间分配系数的大小顺序。以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乙酯、2,4 二硝基苯胺基脂肪醇和对硝基苯基葡萄糖甙等结构较为简单、极性差别较大的溶质系列为研究对象,应用修正的通用基团活度系数(UNIFAC)(Dortmund)模型,通过相平衡计算,预测了它们在含水或不含水的溶剂体系中分配系数的变化趋势,并与前人的工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该方法预测出的相似结构溶质分配系数的顺序基本上与实验值相同,其中对饱和脂肪酸乙酯在己烷 乙腈(体积比为1∶1)体系中分配系数的预测最好。  相似文献   
6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信号转导通路与各种正常生理活动及多种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将IGF-1R来源的未磷酸化多肽序列LYASVNPEY固定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专用的CM5芯片表面,以含有相应蛋白激酶的细胞裂解液进行处理,利用SPR生物传感器和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PY20进行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检测.结果表明:PY20能灵敏地检测多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即能够区分不同孵育时间以及不同成分的细胞裂解液所引起的多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差异;研究了IGF-1R来源多肽的酪氨酸磷酸化对多肽-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证实了只存在磷酸化的多肽与其下游的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相互作用,测定了此磷酸化的多肽与IRS-1的亲和常数(KA)为 (2.02 ± 0.09)×108 L mol-1、结合速率常数(ka)为(2.30±0.15)×106 L mol-1s-1以及解离速率常数(kd)为(1.14±0.13)×10-2 s-1.这种新型的模拟受体的多肽酪氨酸磷酸化研究方法可用于受体磷酸化信号通路的研究以及基于这些信号通路的药物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69.
氮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溶胶-凝胶法基础之上,以尿素为氮源,通过较温和的反应条件来制备氮掺杂TiO2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化合物、日光色镝灯为光源,探索了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并用XRD、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技术、UV-Vis等表征了其结构特征;同时以对苯二甲酸为探针分子,结合化学荧光技术研究了光催化体系中·OH自由基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验证了其光催化活性规律。结果表明:氮掺杂能引起TiO2光催化剂的激发吸收光谱明显红移并具较好的可见光响应性;在不同煅烧温度和尿素/钛酸丁酯物质的量的比  相似文献   
70.
用微波消解-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塑料中铅元素.检测限为10.2ng/mL.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10%和2.71%之间,回收率在96.2%和99.1%之间.根据欧洲分析化学组织(EURACHEM)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采用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数据计算,扩展不确定度为测定结果的0.0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