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338篇
化学   709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437篇
物理学   46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wo ternary solid complexes, Tb3+ (Eu3+)-ciprofloxacina-acetylacetone, have been synthesi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Ciprofloxacina is one kind of bacteriophage containing α-carbonyl carboxylic acid configurayion and acetylacetone contains β-diketonate configurayion. They are the ideal ligands for Tb3+ and Eu3+. 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b3+ and Eu3+ complexes showed that the ligands were suitable for efficient energy transfer from ligands to the Tb3+ or Eu3+ ion with a high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large stoke shift, narrow emission bonds and large fluorescence lifetime. So the complexes were the new kind of solid fluorescence materials. Moreover, the mechanisms of the fluorescence of Tb3+ (Eu3+)-ciprofloxacina-acetylacetone ternary solid complex we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32.
手性液晶聚硅氧烷毛细管柱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一种手性液晶侧链的聚硅氧烷固定液,并涂制成毛细管柱,此柱适合于分离各种取代基的酚类异构体。对柱效和选择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3.
树枝状大分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功能树枝状大分子在催化作用领域的研究成就,重点就活性中心在核附 近的树枝状大分子和表面含催化官能团的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与催化作用进行了讨 论,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建立了利用毛细管电泳简便、准确地测定白头翁汤中黄连和黄柏共煎生物碱煎出量的方法。采用自组装毛细管电泳装置,采用75μmi.d.×50cm弹性石英毛细管,以0 05mol/LNa2B4O7 CH3OH(体积比为85∶15)溶液作缓冲液,运行电压为14kV,检测波长为232nm。另外,通过实验优化了提取溶剂中乙醇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以小檗碱、巴马汀提取量为指标,30%(体积分数)的乙醇水溶液是提取白头翁汤中黄连和黄柏共煎生物碱的最佳溶剂。小檗碱和巴马汀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5 0mg/L~65 0mg/L、12 5mg/L~50 0mg/L时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小檗碱的平均回收率不低于95%。  相似文献   
35.
 构造了氮-镍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研究了氮原子在Ni(\r\n100),Ni(110)和Ni(111)平坦表面的吸附和振动,获得了氮原子\r\n在三个低指数表面的吸附位、吸附构型、结合能和本征振动等数据,计\r\n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同时,与Ni(100)表面对比,系统研究\r\n了氮原子在Ni(510)台阶面的吸附和扩散.计算结果表明,氮原子在\r\n台阶下部形成最稳定的吸附态,台阶对下台面上扩散的氮原子形成捕获\r\n势,对上台面上扩散的氮原子形成反射势.  相似文献   
36.
彭丹  李垚功  张晓环  陆国林  冯纯  黄晓宇 《化学学报》2007,65(19):2144-2150
利用合成的一种新型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大分子引发剂和从主干接枝的方法制备了窄分布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g-聚甲基丙烯酸酯, 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产物主链和侧链的分子量可分别通过调整单体与引发剂的投料比和反应时间进行控制, 结构规整, 侧链单体适用范围广. 该合成方法不仅推动了接枝共聚物合成研究的进展, 其产物更为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37.
1-芳酰基-4-芳基氨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N-取代三氯乙酰胺与芳基酰肼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1-芳酰基-4-芳基 氨基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证实。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38.
建立了测定食品中苏丹红色素含量的新方法——薄层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影响测定的因素如样品预处理方式、展开剂等进行了讨论,检测苏丹红Ⅰ~Ⅳ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4μg/mL,0.5~10μg/mL,0.5~15μg/mL,0.5~15μg/mL,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检出限均为0.05μg/mL。该方法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9.
糖类物质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细管电泳(CE)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技术,它以快速、高效、高灵敏度、所需样品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八十年代末开始应用于糖类物质的分析,并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对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糖类物质进行了评述,主要集中在多糖的水解、衍生、检测、分析应用及前景等方面。全文引用文献40篇。  相似文献   
40.
康糖片是治疗糖尿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主要由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格列本脲等组成.其中的单组分含量测定方法报道较多,如盐酸小檗碱有分光光度法[1]、薄层色谱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3]等;黄芩苷有比色法[4]、薄层色谱法[5];格列本脲有高效液相色谱法[6].但同时测定上述3种组分的方法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同时测定上述3种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简单、灵敏、回收率高、专属性强,能有效地控制药品的主成分含量,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