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化学   70篇
晶体学   7篇
物理学   2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41.
在稀HCl介质中,头孢呋辛钠在滴汞电极上于-0.47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还原峰,头孢呋辛钠在6~600μg/m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药物中头孢呋辛钠含量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35μg/mL。该法用于实际药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5%~0.97%(n=8),加标回收率为98.04%~103.64%。  相似文献   
42.
本文基于磁性粒子(MB)良好的分离、富集能力,研究了硫化铜纳米粒子标记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DNA检测体系.通过硫化铜标记的探针1与目标DNA及连有磁球的探针2形成三明治结构,实现对目标DNA的捕获、分离与标记;通过其溶解释放出CuS标记颗粒的铜离子,引起化学发光信号增强,实现了目标DNA序列的定性定量检测.该方法对完全互补单链DNA(ssDN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11~1.6×10-9 mol/L,检出限为3.0×10-12 mol/L,对1.0×10-9 mol/L目标DNA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n=11),对目标碱基序列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43.
荧光光谱法研究5-氟脲嘧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抗癌药5-氟脲嘧啶(5-Fu)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5-Fu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25℃和37℃时,5-Fu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7.2×104、4.9×104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18和1.17。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表明二者之间的结合主要以静电力为主。  相似文献   
44.
阻抑鸡冠花红褪色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苯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稀H2SO4介质中,痕量苯酚对KBrO3氧化鸡冠花红褪色反应有很强的阻抑作用。据此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苯酚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0008-0.06μg/mL,检出限为2.97×10-10g/mL。  相似文献   
45.
合成了一个配位聚合物{[Cd(pdc)(bbi)]·2H2O}n(H2pdc=2,3-吡啶二甲酸,bbi=1,4-二咪唑基丁烷),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考察了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中,Cd(Ⅱ)的配位数为5,每个Cd(Ⅱ)与1个吡啶二甲酸离子的1个羧基氧原子和吡啶氮原子,另1个吡啶二甲酸离子的1个羧基氧原子,以及2个1,4-二咪唑基丁烷的2个氮原子配位。吡啶二甲酸离子的配位方式可以表示为μ-(κ3N,O2∶O3),Cd(Ⅱ)与之连接形成一维骨架链[Cd(pdc)]∞。配体1,4-二咪唑基丁烷采用了"Ω"和"S"两种构型,它们进一步与中心原子配位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配合物为三重穿插的金刚石型网络结构,拓扑学符号为66。受光激发,该配合物在426 nm处有一个发射峰。  相似文献   
46.
合成了一个配位聚合物{[Cd(pdc)(bbi)]·2H2O}n(H2pdc=2,3-吡啶二甲酸,bbi=1,4-二咪唑基丁烷),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考察了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中,Cd(Ⅱ)的配位数为5,每个Cd(Ⅱ)与1个吡啶二甲酸离子的1个羧基氧原子和吡啶氮原子,另1个吡啶二甲酸离子的1个羧基氧原子,以及2个1,4-二咪唑基丁烷的2个氮原子配位。吡啶二甲酸离子的配位方式可以表示为μ-(κ3N,O2:O3),Cd(Ⅱ)与之连接形成一维骨架链[Cd(pdc)]。配体1,4-二咪唑基丁烷采用了“Ω”和“S”两种构型,它们进一步与中心原子配位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配合物为三重穿插的金刚石型网络结构,拓扑学符号为66。受光激发,该配合物在426nm处有一个发射峰。  相似文献   
47.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偶联剂,采用后合成法对介孔分子筛(SBA-15)的表面进行改性,制得氨基功能化的介孔NH<,2>-SBA-15材料(简称NH<,2>-SBA-15),其结构和性能经FT-IR,元素分析,XRD,SEM及低温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表明,氨基成功地嫁接到SBA-15表面,含量高达3.47 ...  相似文献   
48.
2,6-二氯靛酚钠法测定果汁饮料中的维生素C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2:6-二氯靛酚钠法测定了3种市售果汁饮料中的维生素C含量,并讨论了温度和存放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或延长存放时间都会导致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因此从补充维生素C的角度看,果汁饮料最好是在常温下直接饮用,且开盖后应尽快饮用完.  相似文献   
49.
贾华丽  任凯 《光谱实验室》2011,28(4):1702-1705
在稀硫酸介质中,抗坏血酸活化溴酸钾氧化孔雀绿的反应,使其荧光增强,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120μg/mL,方法的检出限为0.0158μg/mL。对浓度为20μg/mL的抗坏血酸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6%。此方法已用于药剂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0.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适合近紫外激发的SrZn1-x(WO4)2∶xTb3+∶yCe3+系列绿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不同掺杂比例对样品物相的影响。采用荧光光谱(PL)对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了表征。分别讨论了稀土Tb3+单掺及Ce3+和Tb3+共掺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样品的主衍射峰与标准卡片(JCPDS 08-0490和JCPDS 15-0774)的衍射峰基本一致,说明单掺和共掺稀土离子均未改变基质晶格结构。在样品的激发光谱中,223nm为主激发峰,属于Tb3+的7F—7 D自旋允许跃迁。在223nm的紫外光激发下,样品发射光谱主发射峰位置在543nm,归属于Tb3+的5 D4→7 F5跃迁。当Ce3+和Tb3+共掺时,峰型和位置变化不大,Ce3+和Tb3+掺杂摩尔分数比为0.02∶0.06时,发光强度得到很大提高,说明Ce3+和Tb3+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