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974篇
化学   2075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81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50篇
物理学   2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 (TPD)及漫反射原位红外光谱 (DRIFT)技术分析比较了SO2 存在前后 ,NO O2 反应气体在NiO/γ Al2 O3 催化剂上所形成吸附物种的变化情况 ,发现SO2 能促使硝酸盐物种在低温分解并释放出NO2 ,而且耐热稳定的硝酸盐物种也比单纯NO O2 吸附时多 .室温时催化剂表面上的SO2 以弱吸附物种为主 ,特征红外吸收峰位于 13 2 4cm-1附近 ,温度升高后表面硫酸盐物种数量增多 .关联SO2 气氛中NO2 的生成规律后得出 ,类似于铅室反应中间体的多分子吸附物种[NO2 (SO3 ) x]是产生NO2 的活性物种 ,由SO2 在载体或催化剂表面弱碱位吸附后吸引气相NO所产生 ,解离O-起到稳定活性物种和补充弱碱位的作用 .同时该物种也是毒性物质SO2 -4的前驱体 ,当NO氧化反应发生后催化剂的失活也开始了 .  相似文献   
72.
吴范宏  顾松  黄维垣 《有机化学》2006,26(5):671-675
以连二亚硫酸钠为引发剂, 烯丙基丙二酸二乙酯与多氟烷基碘代烷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反应, 方便地得到一系列多氟烷基取代的环丙烷衍生物, 产率45%~55%. 在相同条件下, 烯丙基乙酰乙酸乙酯与多氟烷基碘代烷反应得到相应的加成物, 加成物随后用碱处理也得到环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3.
分别在水溶液中和W/O型CTAB/正戊醇/异辛烷/水微乳液体系中研究了测定SOD酶活性的邻苯三酚法,发现在反向微乳液中,"小水池"的低介电常数和pH抑制了底物超氧化物阴离子O2-·的产生.只有提高外加缓冲液的pH或"小水池"的水化度,才能得到所需浓度的O2-·,从而初步解决了在微乳液中SOD作用底物的产生问题,为在微乳液中准确测定SOD酶活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4.
通过3-氨基-4-羟基苯甲酸盐酸盐(AHBAH),2,5-二氨基-1,4-苯硫醇盐酸盐(DABDT)和2,5-噻吩二羧酸(TDA)在多聚磷酸中缩聚,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高、低带隙无规共聚物聚(2,5-苯并噁唑)-co-聚(2,5-噻吩基苯并二噻唑)(ABPBO-co-PBZTT),并制备了一系列由ABPBO和PBZTT组成的共混物.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荧光光谱研究了聚合物不同组成和结构变化对光物理性能的影响.随着共聚物中PBZTT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发射波长红移,并发生了明显的ABPBO结构吸收能量向PBZTT转移的现象,共聚物膜的量子效率比纯PBZTT膜的量子效率有明显提高.共混物虽然也发生了能量转移现象,但其更易于形成集聚体,量子效率与纯的PBZTT聚合物相比,并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5.
η6-苊烯三羰基铬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苊烯配体与三胺基三羰基铬在四氢呋喃中回流反应,合成了η6-苊烯三羰基铬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比较了标题配合物与其自由配体的光物理行为.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Z=4,a=0.8719(7)nm,b=1.2436(10)nm,c=1.1504(9)nm,β=111.835(13)°,Cr(CO)3基团可与苊烯配体中的2个苯环中的任意一个配位,形成2个异构体(R,S),并以1:1的比例在其晶胞单元中反向面对面堆积,这种异构体共存于晶体中归属于Cr(CO)3基团在配体芳环之间的配位移动重排(IRHRs).  相似文献   
76.
金文虎  金晶  冀亚飞 《有机化学》2007,27(12):1605-1608
以2,3,4,5-四甲氧基甲苯为原料, 经溴化、生成格氏试剂后在碘化亚铜存在下与(E)-4-氯-2-甲基-1-苯磺酰基-2-丁烯缩合得到合成辅酶Q10的关键中间体6-(E-3'-甲基-4'-苯磺酰基-2'-丁烯基)-2,3,4,5-四甲氧基甲苯. 此中间体与茄尼基溴缩合、脱砜基化反应和氧化三步反应, 最终制得标题化合物辅酶Q10, 以2,3,4,5-四甲氧基甲苯计总收率达31.3%.  相似文献   
77.
纳米核壳式铜-锡双金属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牟国俊  赵斌 《无机化学学报》2004,20(9):1055-1060
A kind of novel core-shell Cu-Sn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has been prepared by a new method (displacement method), in which Sn was made to cover on the surface of Cu nano-cor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reaction mechanism have been discussed. This reaction happened under the existence of coordinate agent-(NH2)2CS and protective agent PVP. The nanoparticles prepared were with a core-shell structure, granule diameter between 50~100 nm and good dispersing capability. The Cu-Sn nanoparticles proposed has better oxidation-resistant ability than Cu nanoparticles with corresponding granule diameter and can be applied as lubricant additives as well as antibacterial agent. When the additive amount is very low (0.1wt‰~0.5wt‰), it can improve the PB of the lubricant by 92%~106%, and also enhance its antiwear characteristics and friction-reducing properties.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 000 ppm, it can reach an antibacterial ratio of 99.99%.  相似文献   
78.
以双酚A和氯乙醇为原料经Williamson反应制得中间体2,2'-二[对-(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再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以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在减压条件下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备2,2′-二[对-(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双甲基丙烯酸酯.时终产物脱色纯化工艺也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9.
阳离子无皂含氟丙烯酸酯的合成与表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合成甲基丙烯酸全氟辛酰氧基乙酯(FA)基础上,用半连续法制备了无皂阳离子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当乳液的粒径在100~200 nm、ζ电位大于40 mV时,乳液较稳定。阳离子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含氟丙烯酸酯中质量分数为0.10~0.18、固含量小于20%时乳液的稳定性好,且随DMC含量的增加稳定性提高;含氟丙烯酸酯乳胶膜的附着力与耐磨性好,乳胶膜的透湿率随DMC的增加而增加。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膜表面自由能下降;经160℃热处理后膜发生了交联,表面自由能为18 mN/m,与聚四氟乙烯(PTFE)的表面能相近,DMC含量对膜表面自由能影响不大。XPS分析也表明膜表面氟含量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80.
超临界反应条件下Y型分子筛催化剂失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苯烷基化过程中Y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条件下该催化剂的活性寿命比液相条件下长达四倍以上,借助色-质谱联用机分析两种操作的反应产物,发现含有多环物质,并且它们的种类和数量随条件而不同。根据热力学原理,建立了多环物在超蚧流体中的溶解模型,并以并四苯,并五苯和并六苯作为焦前物模拟物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