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974篇
化学   2075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81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50篇
物理学   2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聚乙烯中添加剂三甲基喹啉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清华 《分析化学》1998,26(9):1157-1157
1引言三甲基喹啉作为一种功能性添加剂能显著提高聚乙烯的防老化性能,改善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近年来被大量地用于聚乙烯的生产。本文根据三甲基喹啉紫外光谱的特点,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聚乙烯粒子中三甲基喹啉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2实验部分2.1仪器及试剂751G分光光度计。三甲基喹啉(AR),无水乙醇(AR),甲苯(AR)。2.2工作曲线准确称取250mg三甲基喹啉溶于适量无水乙醇中,再用乙醇稀释至250mL制成浓度为1g/L的储备液。然后,从储备液中分别取0、2、4、6、8、10mL溶…  相似文献   
62.
古龙酸结晶母液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D—8及D315二种树脂相继处理古龙酸的结晶母液,以除去其中的杂质,可以使得经二种树脂处理过的古龙酸液色素在420nm处的吸光值下降到与原液稀释12倍在420nm吸光值相当,在830nm处的吸光值下降到原来的约1/4,在280nm处的吸光值下降到原来的1/2,从而能从处理液中结晶出合格的古龙酸。经HD—8处理的古龙酸回收率为94.2%,经D315处理的古龙酸回收率为88.9%,结晶得到古龙酸成品回收率为74.6%。  相似文献   
63.
油墨用聚氨酯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用于印刷油墨的单组分溶剂型聚氨酯树脂,考查聚合物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对树脂微观形态、机械性能以及印刷适应性和附着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酯型树脂的附着性较好,4,4-二甲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基树脂的附着性较佳。  相似文献   
64.
反应挤出法合成S/B多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阴离子引发体系下 ,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 ,采用丁二烯、苯乙烯混和单体加料方式 ,本体法一步合成了S B多嵌段共聚物 .考察了螺杆转速、进料速率以及不同丁苯配比对反应挤出合成PS及S B嵌段共聚物聚合转化率的影响 .用1 H NMR、IR、DMA、TEM等方法对S B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共聚物由多个微小的丁二烯嵌段和少量无规段组成 .当丁二烯含量少至 15 %左右时 ,其嵌段可回缩成球状 ,粒径大约在 30~ 5 0nm .该材料的韧性随着共聚物中丁二烯含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特别是断裂延伸率的提高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5.
搅拌釜中制备草酸铈的团聚尺寸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硝酸铈和草酸铵反应生成草酸铈沉淀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搅拌釜中输入功率、溶液过饱和度与产物团聚尺寸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在团聚和破碎动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团聚尺寸模型。根据草酸铈沉淀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结果求得了一定反应体系浓度下的模型K1,K2和K3值,最后通过-↑LtE,max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ε--↑LtE的模型曲线与实验曲线的比较初步证明了该模型的实际适用性。  相似文献   
66.
采用不同溶剂的连续萃取法,对超临界CO2固相接枝法制备的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PP-g-MAH)进行分级并获得了等规度不同的级份。对所得级份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结果表明:接枝率不同的级份所对应的材料性能存在明显差异,接枝反应更易发生在非晶区或结晶不完善的区域,但接枝率越高的PP-g-MAH接枝越均匀。  相似文献   
67.
聚酯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间歇高压反应器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聚碳酸酯(PC)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反应;通过建立聚酯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反应模型,探讨了聚酯在甲醇中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PET、PBT和PC在甲醇溶液中的降解具有共性,均可分为超临界区、非临界区和中间过渡区三个区域。在超临界区聚酯完全溶于甲醇并降解为原料单体,且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收率均大于90%;聚酯的降解是在聚合物分子链的无规断裂和聚酯进行酯交换反应的双重作用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68.
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及环保效益良好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之一.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乙醇主要包括水解和发酵两个转化过程.本文介绍了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原理及工艺过程,同时讨论了各工艺过程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了过程的经济性,最后介绍了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展望了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69.
合成了锑-镨与乙二胺四乙酸形成的新颖三维配合物[Sb2-μ4-(EDTA)2Pr(H2O)5]NO3·4H2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等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nn2;晶胞参数:a=1.07031(2)nm,b=2.30805(4)nm,c=0.72343(2)nm,V=1.78711(7)nm3,Z=2,Dc=2.202g/cm3,F(000)=1164,μ=2.955mm-1,GOF=1.000,最终偏离因子R1=0.0203,wR2=0.0545[I>2σ(Ⅰ)].在标题化合物中,每个镨(Ⅲ)离子的配位数为9,与五个水分子中的五个氧原子和四个羧基氧原子配位,形成三帽三角棱柱空间配位多面体.锑(Ⅲ)与EDTA离子中的四个氧原子和两个氮原子配位,在赤道平面上有一孤对电子.同时讨论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70.
改进的单纯形优化法用于混合稀土的同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少明  汪葆浚 《分析化学》1995,23(12):1398-1401
本文应用改进的单纯形优化法较好地弥补了目前在分析化学计量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卡尔曼滤波法所存在的不足,交法应用于混合稀土的同时测定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结果准确度较卡尔滤波法的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