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化学   458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物理学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71.
微波合成碳负载纳米铂催化剂及其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利用微波辐射快速加热含有XC—72碳的H2PtCl6的乙二醇混合液合成了碳负载的纳米铂,铂负载的质量分数在10%~20%,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铂粒子具有均匀的尺寸和形状,其平均粒径在3.6nm,并均匀地分散在纳米碳的表面,循环伏安和恒电位极化表明微波合成的Pt/C比以KBH4作为还原剂制备Pt/C和商业得到E-TEK Pt/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72.
王瑾玲  丁峰  郁铭  李培凡 《化学学报》2004,62(20):2045-2050,F008
报道了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与1-萘胺和2-萘胺缩合反应生成的TTA缩萘胺配体(TOBT-NA)及它们的铜(Ⅱ)、钴(Ⅱ)、镍(Ⅱ)和锌(Ⅱ)配合物.利用量子化学和分子力学计算方法对缩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较好地解释了TOBT-NA配体的烯胺酮式构型及其配合物的亚胺烯醇式构型.利用单片纸碟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抑菌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73.
离子液体改性的气相色谱固定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哑铃型离子液体(geminal dicationic ionic liquids),与固定相OV-1混配(1∶3,m/m)后得到离子液体改性固定相,并采用静态法涂渍了柱长8m的石英毛细管色谱柱。该固定相的平均极性为90,柱效为3800塔板/米,最高使用温度240℃。改性后,固定相对芳香位置异构体的选择性得到增强,对芳香胺、多环芳烃、醇类、酯类等的混合物均具有较好的分离选择性。  相似文献   
574.
建立了间接测定红细胞中主要无机阳离子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 考察了背景溶液pH、咪唑和酒石酸浓度等对无机离子分离效果及峰面积的影响. 以10 mmol/L咪唑-4 mmol/L酒石酸(pH 5.5)为背景, 在15 kV、214 nm的条件下, 对红细胞中K 、Mg2 、Ca2 和Zn2 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回收率在96%~104%之间, 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低于0.76%和2.8%(日内), 0.85%和3.7%(日间). 所建方法有望成为一种测定细胞内离子含量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75.
广州市夏、冬季室内外PM2.5中元素组分的特征与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集广州市9个居民住宅室内、外的PM2.5样品,测定分析PM2.5中18个元素组分的质量浓度,分析讨论其污染、分布特征并解析其污染来源。经过比较得知,广州市PM2.5中元素污染较严重;不同类型住宅PM2.5中元素浓度存在空间分布特征;大部分元素浓度具有夏季比冬季低的变化特征;室内与室外元素浓度比值介于0.4974~2.0497之间;元素浓度的室内、室外相关拟合结果说明冬季室内空气受室外空气影响比夏季时情况更明显;基于富集因子分析,Se、As、S、Pb、Br、Zn和Cl元素高度富集;Ni、V、Cu元素中等富集,主要来自人为源,而Cr、Sr、K、Mn、Ca和Ti元素不富集,主要来自自然源。  相似文献   
576.
IgA免疫复合物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6.2的Na2HPO4-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及聚乙二醇4 000存在下,免疫球蛋白A(IgA)与羊抗人免疫球蛋白A通过库力引力、范德华力、氢键结合力、疏水等作用力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微粒。激光散射法测得该微粒的平均粒径约为1 100 nm;而且该微粒在340,390,420,450,470,520 nm有6个共振散射峰。考察了pH值、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羊抗人IgA血清用量、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共振散射光谱测定IgA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IgA浓度在0.133~4.67 μg·mL-1范围内与340和470 nm处的共振散射强度均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分别为ΔI340 nm=18.61 cIgA+3.19,ΔI470 nm=18.57 cIgA+6.5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5和0.998 7,检出限分别为0.068和0.072 μg·mL-1。该法用于人血清IgA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2.2%~4.2%,并与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作线性回归分析,其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分别为1.064,-0.213和0.929 9,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77.
螺旋藻生物富集镍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螺旋藻对金属镍的富集效果,通过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镍藻比、金属离子浓度、光照时间和温度对螺旋藻富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时间在80min,镍藻体积比为7%,pH值在10左右,温度35℃,光照为3000lux的条件下,螺旋藻对镍的吸附效果最好。同样条件下,死藻比活藻对镍的生物富集量高。  相似文献   
578.
化石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迫切需要科研人员开发出可持续、低能耗、绿色低碳的化学品生产技术.生物技术利用“细胞工厂”,以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料为原料生产基础化学品,是以化石资源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的潜在替代方案.然而,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全系列石化产品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人们对集成/混合方法越来越感兴趣,该方法先采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质升级,再通过化学催化的途径使其转化为含有活性官能团的产物.本文主要综述了C4二醇的三种重要结构异构体, 2,3-、1,3-和1,4-丁二醇的生物生产方法,目前这些异构体主要通过石化路线生产,全球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首先,从集成方法的原理出发,总结了上述二醇的生物法生产现状,包括底物、微生物、发酵技术和代谢/途径工程和发酵技术.然后,全面总结了C4二醇催化升级以生产系列产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催化剂中不同活性位点对催化活性、产物选择性和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此外,给出了集成方法的具体实例,解决开发C4二醇生物生产工艺的相关挑战,强调通过直接催化转化方法对其升级所存在的困难.最后,对C4二醇的发酵生产及其化学催化升级为高价值化学品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对未来...  相似文献   
579.
"应用溶剂蒸发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了具有蠕虫状孔道的介孔二氧化钛粉末和薄膜.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对材料介孔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乙醛光催化降解实验用来表征不同焙烧温度下介孔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实验中合成的介孔二氧化钛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颗粒二氧化钛(Degussa P25).其中400 oC焙烧的样品具有平均孔径为6.0 nm的窄的孔径分布和117 m2/g的大的比表面积.通过对光催化活性结果的分析,发现介孔二氧化钛的活性主要受其比表面积和结晶性的共同影响.对介孔二氧化钛薄膜材料进行了同样的光催化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