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52篇
物理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荧光光谱方法探讨了以对称型pF3N子氨基酸卟啉:11R3S0-四-[4-(Boc-苏氨酸)氨基苯基]卟啉(TAPP—Thr—Boc)作为光谱探针测定三一色氨酸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双-2-乙基己基硫代琥珀酸钠(AOT)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显著增加体系的灵敏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荧光强度的下降程度与L-氨酸含量在0.10~8.8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4μg/mL方法抗干扰能力强,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用于实际样品仔猪饲料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2.
天然(-)枞酸的含量占中国脂松香的40%左右,通过绿色制备工艺得到的(-)枞酸产物纯度达到99%以上,其得率在80%以上.使用GC-MS测定了松香树脂酸在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异构重排反应生成(-)枞酸的反应动力学,结果符合一级反应方程,动力学方程:长叶松酸为Inca=-1.657×10-2t+3.352,反应速率常数1.657×10-2t-1;新枞酸为Inca=-1.385×10-2t+2.793,反应速率常数1.385×10->t-1.  相似文献   
43.
取代芳烃电解氧化产物的GC-MS分析(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3种取代芳烃直接电解氧化的产物;从甲苯电解氧化产物中鉴定出7种主要成分,从对甲基苯甲醚电解氧化产物中鉴定出6种主要成分,从对叔丁基甲苯电解氧化产物中鉴定出6种主要成分;根据成分鉴定和含量测定结果,解释了以获取目标产物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和对叔丁基苯甲醛为目的的电解氧化反应要求。  相似文献   
44.
芳香植物精油气相色谱分析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分析研究芳香植物精油所采用的气相色谱技术的新进展,包括气相色谱固定相、联用技术和多维气相色谱法,样品的提取和进样技术。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随着林纸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多使用混合原料制浆。而混合原料比例及成分含量的快速分析难以实现已成为制约制浆工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此问题,以广泛使用的杨木-桉木混合原料为研究对象,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了131个不同比例的杨木-桉木混合样品和30个单一杨木、桉木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用化学法测定其综纤维素、聚戊糖及Klason木素含量。因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集中于7 600~4 000 cm-1区间,对该区间的光谱数据进行平滑、标准正态变换和一阶导数的预处理,运用LASSO算法建立了杨木含量与聚戊糖含量模型;对该区间数据进行平滑、标准正态变换和二阶导数预处理后结合LASSO算法建立了综纤维素含量模型;对该区间数据进行平滑、多元信号校正和二阶导数预处理后结合LASSO算法建立了Klason木素含量模型。杨木含量、综纤维素、聚戊糖、Klason 木素含量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82%,0.52%,0.67%和0.59%;绝对偏差范围分别为-3.01%~2.94%,-0.91%~0.83%,-0.91%~1.07%,-0.79%~0.92%。4种模型的性能总体上略优于传统偏最小二乘法所建的模型且满足实际需求,可以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46.
本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首次跟踪研究了壳脑酸二甲酯(dimethl Shellolate)与溴加成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该反应符合二级反应规律。其中自由基反应接近2/3。极性历程占1/3强:该反应活化能为66.8kJ/mol,为室温下便可发生的反应:盐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滞反应。  相似文献   
47.
通过均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将生物质基疏水性松香单体(脱氢枞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MAEDA)接枝到纤维素骨架上合成了全生物质基两亲性的纤维素-g-聚脱氢枞酸接枝共聚物(cellulose-g-PMAEDA).ATRP反应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cellulose-g-PMAEDA接枝共聚物的合成过程是活性可控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色谱(GPC)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证实了cellulose-g-PMAEDA接枝共聚物的成功合成;由于聚脱氢枞酸侧链的引入,cellulose-g-PMAEDA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疏水性能明显提高,并且具有紫外吸收性能;动态光散射仪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两亲性cellulose-g-PMAEDA接枝共聚物能够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平均粒径约为200 nm左右的纳米微球,并且该纳米微球具有以纤维素为壳,聚脱氢枞酸酯为核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48.
以脱氢枞酸或二氢枞酸为起始原料经酰卤化、硫氰酸根加成、有机胺加成异构、浓盐酸催化脱水成环合成了两个新型的松香基酰基亚胺噻唑烷衍生物,产率分别为29%和41.8%,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IR表征.  相似文献   
49.
将稳定度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特征变量选择算法用于支持向量机定性分析(Support vector machine-stability 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SVM-SCARS)。该算法通过对数据多次采样建模计算各变量的稳定度值,稳定度值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估变量在建模中的作用,因此可作为变量重要性的评价依据。通过循环迭代方式,采用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技术逐步筛选变量,然后以每次循环所得变量子集建立SVM模型,并以模型交叉验证分类正确率(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 of cross validation,CCRCV)评估子集优劣,确定最优特征变量子集。将该算法结合漫反射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制浆造纸常用木材的树种识别模型,实现了对4种桉木和2种相思木的快速识别分类。最终共筛选出15个特征变量建立分类模型,模型对各树种分类的正确率达97.9%,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与全光谱模型和递归特征消除支持向量机模型相比,SVM-SCARS能够筛选出更少的特征变量,且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SVM-SCARS算法能够有效优化光谱特征变量,提高近红外在线分析模型在木材材性分析中的稳健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0.
相转移催化合成杀虫增效剂N-十二烷基酰亚胺的研究*周永红王延宋湛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南京210042)关键词相转移催化杀虫增效剂合成中图分类号O623.626增效剂本身对昆虫并无毒杀作用,但当它与某些杀虫剂混合使用时,能够提高杀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