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89篇
化学   873篇
晶体学   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氧化铝显微结构和磨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种分和碳分氧化铝的显微结构以及磨损前后氧化铝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合氧化铝磨损指数分析发现,不同强度氧化铝的磨损性能有区别,磨损指数接近的氧化铝磨损性能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2.
利用荧光技术研究了在人体生理酸度条件下,苏丹Ⅰ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发现苏丹Ⅰ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 Weaver-Burk方程处理荧光猝灭数据,得到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热力学性质和结合位点等参数。根据热力学常数确定了该药物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在此基础上依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探讨了苏丹Ⅰ与BSA相互结合时其供体-受体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苎麻叶中绿原酸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勃  瞿龙  施树云 《广州化学》2005,30(2):41-44
探讨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苎麻叶中绿原酸的含量的方法。12.5%的醋酸用量为0.1mL,7%尿素2.0mL,0.5%亚硝酸钠0.25mL,3min后加入5%氢氧化钠0.5mL,绿原酸与试剂形成鲜红色络合物,通过在51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确定绿原酸的含量。绿原酸浓度在0.01~0.12g/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5%~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该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4.
乙酰丙酮法测定甲醛反应的产物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吴鑫德  刘劭钢  梁逸曾  龚小娟 《分析化学》2002,30(12):1463-1465
探讨了乙酰丙酮与甲醛反应的机理 ,并利用质谱及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了该产物的结构 ,提出了关于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反应产物的新的描述 ,证实该产物为 2 ,6 二甲基 3 ,5 二乙酰基 1 ,4 二氢吡啶。对产物进行了水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该产物在 4 1 3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6 63 9× 1 0 3L·mol- 1 ·cm- 1 。  相似文献   
15.
利用过量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对SiO2纳米粒子表面进行修饰合成出表面含—NCO基团的功能化SiO2(SiO2-TDI), 功能化SiO2与丙烯酸羟丙酯(HPA)反应将表面-NCO转化为可聚合乙烯基合成大分子单体(SiO2-HPA). 用传统自由基共聚方法利用苯乙烯(St)与SiO2大分子单体共聚制备PS/SiO2纳米复合材料. 系统研究了单体投料比及聚合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此外, 利用红外光谱(FTIR), DSC和TGA 等实验手段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 共聚产物为一交联结构, SiO2纳米粒子在复合材料中起着物理交联点和化学交联点作用; 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明显地高于其均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 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玻璃化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6.
氯酸钠氧化法制备超细氧化铁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坚  龚竹青  冯刚 《广州化学》2007,32(2):17-21
利用氯酸钠氧化硫酸亚铁工艺制备超细氧化铁黄,制备过程中采用低成本的氨水合成氢氧化铁。制备过程包括亚铁盐水溶液的氧化、氢氧化铁胶体的合成和转化以及产物的表面处理。产物是分布在长100~230 nm,宽15~30 nm范围的针状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鉴别晶相,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测定产物的粒径,考察了反应温度等多种因素对样品的色相和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水热法制备纳米TiO_2及其在水相介质中分散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的中间体偏钛酸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TiO2粉体。研究了磷酸、硫酸、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TiO2粉体的晶型、粒径及形貌的影响,考察了其在水相介质中的分散性。并借助XRD、SEM、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动电位及静态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铈量法测定过氧化氢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可作为消毒剂、杀菌剂、脱氧剂、漂白剂和聚合反应的引发剂等。目前过氧化氢的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和化学滴定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硫酸铈法等。本文分别对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铈量法测定过氧化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支载液膜双有机相萃取分离氧氟沙星外消旋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化学热力学原理, 采用逆流分级萃取和中空纤维支载液膜技术研究了氧氟沙星外消旋体在手性环境中的萃取分离. 膜内外两相辛醇溶液中分别含有L-二苯甲酰酒石酸和D-二苯甲酰酒石酸手性选择体, 其中膜内相辛醇溶液中含有氧氟沙星外消旋体. 中空纤维膜用含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的磷酸氢二钠/磷酸缓冲液(pH = 6.86)浸泡48 h. 改性的液膜允许氧氟沙星对映体穿过, 而手性选择体和有机溶剂不能穿过. 对中空纤维膜分级手性萃取理论, 传质性能及立体选择性进行了研究; 并建立了氧氟沙星外消旋体在中空纤维支载液膜手性分离的数学模型R/S=0.976 e0.03NTU. 使用11个22 cm长膜器串联(传质单元数为78)逆流分级萃取, 产品光学纯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燃烧方法将不同形式的可燃性硫转化为SO2,在硝酸介质中用H2O2将SO2氧化为SO4^2-,并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该法样品处理简单,干扰离子少,灵敏度高,能较准确测定出丙烯中的微量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