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化学   29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81.
以微电子薄膜技术制作的平面薄膜型电极为基底电极,β-环糊精与戊二醛缩合成的β-环糊精聚合物与二茂铁甲醇形成稳定的包络物,以此包络物中的二茂铁甲醇为电子介体,制成了半乳糖传感器。传感器的最佳工作电位0.3V,适宜的pH值范围7.0-9.0。传感器对半乳糖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5-5.0mmol/L,响应时间1min。该传感器在两个星期内连续使用,响应电流无明显变化。保存一个月后测试仍有较好的电流响应。由于低测定电位和β-环糊精聚合膜的阻挡作用,能有效减少抗坏血酸、尿酸的干扰。  相似文献   
82.
希土萘乙酸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Ln(C_(10)H_7CH_2COO)_3·xH_2O(Ln=Y、La、Nd、Sm)固体配合物。由元素分析、IR、UV、XPS、~1H-NMR、TG-DTA和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其组成和成键特性。  相似文献   
83.
甲醇脱氢制无水甲醛的高活性Ag-SiO_2-Al_2o_3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的新型高活性催化剂Ag- SiO_2-Al_2O_3,并考虑了银负载量、焙烧温度及反应温度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XRD结果表明,反应前观察不到银的晶相峰,反应后出现Ag(111),Ag(200),Ag (220),Ag(311)及Ag(222)的特征银晶相峰,SEM结果与XRD吻合得很好。该种特异 结构的催化剂具有对甲醇直接脱氢制甲醛的优异性能,其甲醇转化率达到95.0%, 甲醛得率也高达81.2%,超过己有的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84.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新型铜配合物修饰热解石墨电极(CuLIm/PG)的电化学性质及对氧气的电催化作用. 考察了该电极作为氧传感器的操作条件. 结果表明: 修饰电极在pH 7.0磷酸盐缓冲溶液, 0~-0.7 V电位范围内, 以50 mV/s进行线性扫描, 峰电流与氧浓度在2.4×10-6~4.8×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1.5×10-6 mol/L, 平行9次测定氧气浓度, 相对标准偏差为1.4%. 可用于水样中溶解氧的测定.  相似文献   
85.
用循环伏安法分别测定了金电极表面L-半胱氨酸(L-Cys)和十二硫醇自组装单分子层的电化学行为, 实验发现虽然单层结构排列致密, 但并不能有效地阻碍铁氰化钾与电极间异相电子转移过程, 同时观察到十二烷基硫醇自组装层能较好地阻碍电子转移作用. 运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 以十二烷基硫醇作为缺陷探针, 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L-半胱氨酸自组装单层的稳定性和致密性.  相似文献   
86.
有机双光子吸收材料在高速光通讯、光信息处理和光电子学等这些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为了达到实用化的目标,材料的高非线性光学活性、热稳定性及透明性等性能还必须进一步综合优化[1].  相似文献   
87.
稀土萘氧乙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成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稀土元素对农作物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萘氧乙酸属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提高抗逆性,刺激作物发芽生根.因此稀土萘氧乙酸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及其植物生理效应的研究,对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有潜在的意义.我们在水溶液中用氯化稀土和α-萘氧乙酸反应,合成了7种固体配合物并研究了其性质.此项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8.
张蝶青  万颖  李和兴 《化学学报》2006,64(9):894-898
将喷雾干燥辅助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应用于介孔SiO2材料的合成, 先后制备了2种无机SiO2 介孔材料(PW-P和PW-C)和2种苯基修饰的有机-无机SiO2介孔材料(Ph-PW-C和Ph-PW-C-S), 结合XRD, BET, SEM和TEM等表征, 初步讨论了喷雾干燥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种类、硅源以及反应介质的酸碱性对所制备材料的表面组成和形貌、比表面积、孔容以及孔道结构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在金属电极表面所形成的有机分子的单分子膜或薄膜对于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化学吸附形式在金电极表面所形成的半胱胺单分子膜,常常用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金属表面进行吸附的连接层,以避免这些生物大分子在金属表面直接吸附而造成的变性、失活现象的发生。本文报道了我们采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方法研究在金电极表面吸附的半胱胺单分子膜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金电极表面所形成的半胱胺单分子膜中,半胱胺分子主要的构型为扭转构型。在与金表面的相互作用中,由于除巯基的结合作用以外,还存在半胱胺分子中端基氨基和金表面较强的亲和性,使得以扭转构型吸附在金表面的半胱胺单分子膜相当稳定。这是金电极表面的半胱胺单分子膜结构的主要行征。当考察外加电势对此单分子膜结构的影响时,可以发现有关扭转构型的特征谱峰其相对强度随着电位负移而减小。这一结构随电位的变化关系可以通过表面电势的变化对氨基氮原子上孤对电子与金属表面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来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90.
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具有正、负电性的纳米银胶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正、负电性银胶以及混合银胶体系中加入碱性品红分子后的聚集行为 .通过测定碱性品红分子在正、负电性银胶以及混合银胶体系中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变化 ,探讨了不同电性银胶基底对碱性品红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混合溶胶体系所具有的不同于单一溶胶的聚集特性能有效的改善单银胶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