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793篇
化学   2894篇
晶体学   9篇
物理学   10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92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借助电子转移催化反应的方法,用电子给予体1,4-二锂四苯基丁二烯将惰性的三溴氟甲烷活化,并与之发生反应,产物1,4-二氟四苯基苯的结构经MS、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证,并以分子力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构象分析。  相似文献   
3.
杨光明  廖代正 《物理》1998,27(4):215-218
配合物分子材料的研究是对传统无机和有机材料的一种新发展和挑战.光致自旋转换配合物可望是实现光开关和记录信息的理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金属蒸气合成制备有机硅化合物包裹的金属微粒催化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金属蒸气合成法制备了三种有机硅包裹的金属催化剂Ni/D_4,Ni-Mn/D_4,Ni-Mn-La/D_4。用XRD,TEM,XPS,FMR,静磁对它们进行了性质表征。催化剂中金属粒子小于3.5 nm。XPS结果表明催化剂中金属以零价和氧化态多种形式存在,金属被有机硅包裹着,阻止了内层金属被氧化,FMR和静磁结果表明金属微粒呈球形,具有超顺磁性。在催化糠醛合成糠醇加氢反应中,Ni-Mn-La/D_4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有关Ni(Ⅱ)-N-(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二元体系的直线焓和直线熵关系,前文已有报道,本文报告Ni(Ⅱ)-2,2′-联吡啶-N-(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Ni(Ⅱ)-biPy-m-RPhG:R=CH_3,H,CH_3O,Cl)三元体系的生成热研究,发现在此三元体系中亦存在良好的直线焓和直线熵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2个新的Cu(Ⅱ)-Co(Ⅱ)双核配合物的制备。经元素分析和红外、电子光谱以及变温磁化率的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某些性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稀土异硫氰酸盐为模板,用4-叔丁基2,6-二甲酰基苯酚与三乙撑四胺缩合生成双核稀土金属大环配合物。化合物的组成用元素分析,FABMS确定,用IR,电导,磁天平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Gd,Tb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与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导出的磁化率理论曲线很好拟合,求得J=-0.220cm~(-1)(Gd),ZJ′=-O.052cm~(-1)(Tb)。表明Gd-Gd,Tb-Tb之间有较弱的反铁磁性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合成并表征了新型手性双核Salen配体1及其锰(III)配合物2(主体2)。用 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主体2与四种咪唑类、四种吡啶类客体在CHCl_3中的分 子识别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对咪唑客体的缔合常数按K(Im) > K (2 - Melm) > K (N-MeIm) > K (EtMelm)顺序递减;吡啶类顺序为K (PyO) > K (4-PhPyO) > K (DMAP) > K(Py),配位数n值均为2。测定了识别过程的Δ_rH_m,Δ_rS_m, 发现此类反应为放热、熵减小的过程,反应体系中存在焓熵补偿关系。与单核的 Salen锰(III)配合物3(主体3)进行比较,除EtMeIm与3的配位数为1外,其他唑 类客全的配位数均为2。就与客体的缔合能力而言,主体2比3大。用圆二色光谱( CD)研究了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  相似文献   
10.
在碱性介质中,加热时空气氧化Mn为Mn,Mn与二安替比林苯基甲烷反应生成橙色产物,吐温20和乳酸起到协同增敏作用,λmax=460nm,ε=7.8×10^4L.mol^-1.cm^-1,锰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