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9篇
晶体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云鹏  林登凯  陈良安 《有机化学》2023,(11):3861-3875
酰基镍是金属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中间体,近些年来,以酰基镍为中间体的还原酰基化反应合成酮的策略引起了广泛地关注.相较于金属亲核试剂参与的传统交叉偶联反应,还原酰基化反应具有条件温和、步骤经济性高、官能团兼容性良好、环境友好等优点.对近些年来镍催化羧酸或羧酸衍生物和各种亲电试剂的还原酰基化合成酮的最新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β-Ga2O3纳米线是一种新型具有强发光特性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作为探测器性能稳定巨可靠,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主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以Ag纳米颗粒为催化剂,在Si(100)衬底上生长了β-Ga2O3纳米线,经EDS、SEM、TEM等技术表征,证明其大部分遵循VLS生长机理,少许遵循VS机制.其中遵循 VLS 生长机制的β-Ga2O3纳米线更细更长,其形貌均匀一致,长度约为230~260 μm,直径约为150~180 nm,巨Ag颗粒皆在纳米线顶部.  相似文献   
3.
纳米零价铁(nZVI)作为一种高效还原性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污染物的去除,但易团聚、易被氧化失活的缺陷使其应用受到局限。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将nZVI负载在多孔生物炭(BC)上来改善其本身缺陷,以期提高其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nZVI/BC的制备方法及优缺点,总结分析了nZVI/BC对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机理。同时综述了不同老化方法对nZVI/BC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在改进nZVI/BC制备技术、应用范围的拓展、潜在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探索老化过程和老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展望,旨在为nZVI/BC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鸿锦  尹桂 《无机化学学报》2023,39(7):1338-1348
以价廉、易得的石墨片为原料,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简单、快速、高效地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橙色荧光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所制备的GOQDs尺寸约7.2 nm,具有尺寸均匀、晶格间距为0.20 nm的高度结晶的核心和氧化的外围结构。与大多数报道的碳点(CDs)、包裹掺杂碳点(掺杂CDs)、石墨烯量子点(GQDS)和GOQDs不同,我们的方法制备的GOQDs显示出橙红色并具有激发波长独立的荧光发射。此外,GOQDs具有pH依赖性荧光发射、强的光漂白抗性、低细胞毒性、良好的水溶性(ρ=10 mg·mL-1)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这些特性使其成功应用于细胞pH成像。  相似文献   
5.
随着二次电池技术的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LIBs)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一种重要的储能装置。然而,地壳中锂资源有限、含锂化合物价格昂贵,因此科研工作者正在积极寻找LIBs的替代品。钠离子电池(SIBs)具有与LIBs相似的工作原理,且钠元素在地球上储量更丰富更均匀、价格更低廉,使得SIBs成为了最有希望替代LIBs的新型二次电池体系之一。不过,钠离子半径较大、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不可逆性更明显等缺点,明显地增加了开发高性能SIBs的难度。因此,寻找具有优异性能的电极材料,成为了当前SIBs研究的难点和重点。钠超离子导体(NASICON)结构材料是一类具有超快钠离子传导能力的化合物,在脱/嵌钠过程中具有离子传导率高、结构稳定等优点,表现出明显的应用潜力。本文将在介绍NASICON材料晶体结构的基础上,重点从过渡金属种类与个数,以及阴离子调控的角度,总结其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类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以价廉、易得的石墨片为原料,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简单、快速、高效地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橙色荧光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所制备的GOQDs尺寸约7.2 nm,具有尺寸均匀、晶格间距为0.20 nm的高度结晶的核心和氧化的外围结构。与大多数报道的碳点(CDs)、包裹掺杂碳点(掺杂 CDs)、石墨烯量子点(GQDS)和 GOQDs不同,我们的方法制备的 GOQDs显示出橙红色并具有激发波长独立的荧光发射。此外,GOQDs具有pH依赖性荧光发射、强的光漂白抗性、低细胞毒性、良好的水溶性(ρ=10 mg·mL-1)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这些特性使其成功应用于细胞pH成像。  相似文献   
7.
张博  蔺明宇  罗新泽 《化学通报》2022,85(9):1121-1126
复合薄膜可以改善TiO2纳米管在光电转换时电子-空穴易复合和吸收光谱范围窄的缺陷。用电沉积法将多酸H4SiW12O40(SiW12)沉积在TiO2纳米管表面形成SiW12/TiO2纳米管复合薄膜,再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将PbS吸附到SiW12 /TiO2纳米管复合薄膜表面,形成PbS/ SiW12/TiO2纳米管复合薄膜,所得薄膜的光电转换效率相较于TiO2纳米管提高了57倍。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表明,用电沉积法和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实现了PbS/SiW12/TiO2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测试表明,复合薄膜的光吸收带边扩展到了可见光区域,电化学阻抗测试(EIS)表明,复合薄膜具有更高的电子转移速率;荧光光谱(PL)测试表明,复合薄膜拥有更小的电子-空穴复合率。以上结果说明,SiW12、PbS与TiO2纳米管复合,很好地抑制了TiO2纳米管电子-空穴的复合,并拓宽了吸收光谱范围,能显著地提高TiO2纳米管的光电性能。本文探索了一种有效提高TiO2纳米管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对TiO2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克服TiO2纳米管在光电转换时电子-空穴复合率高和吸收光谱范围窄的缺陷,利用多酸H4SiW12O40(SiW12)和CsPbI3量子点对其协同修饰,采用电沉积法将SiW12沉积在TiO2纳米管上,制备了SiW12/TiO2纳米管复合薄膜;使用高温热注射法合成出CsPbI3量子点,再通过化学浴沉积法沉积CsPbI3量子点到复合薄膜上,得到SiW12/CsPbI3/TiO2纳米管复合薄膜,探究SiW12沉积时间、CsPbI3沉积次数对TiO2纳米管光电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仪、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薄膜进行表征,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沉积多酸SiW12和CsPbI3量子点后,光吸收范围扩大、电荷转移电阻降低,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最高达到0.52%。说明SiW12和CsPbI3的协同作用很好地抑制了TiO2纳米管电子-空穴的复合,并拓宽了吸收光谱范围,提高了TiO2纳米管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消除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麦麸中镉时基体产生的背景干扰,在消解液中加入镉标准溶液配制基体匹配工作曲线进行测定,对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及基体改进剂等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选定条件下镉在0.0~3.0 μg/L范围内工作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1,检出限为0.027 μg/L,定量限为0.091 μg/L,加标回收率为89.50%~104.12%,精密度为1.64%~4.30%,质控物质测定结果准确。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良好,适用于麦麸中镉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对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人教版、鲁科版和苏教版等3个版本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相似插图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共有20幅相似插图。从插图的呈现形式、内容设计、素材选取和整体性等4个角度对相似插图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化学教材插图的设计建议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