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248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64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58篇
物理学   2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31.
在海轮运输及样品的制备过程中,进口硫化铜精矿氧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货物的重量和铜品位发生变化,但该种现象的机理研究不多。针对硫化铜精矿的物相进行分析,并对硫化铜精矿的氧化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两个硫化铜精矿进行物相分析,并对其中的主要元素和含铜主要物相进行定量化学分析。再次,利用热重分析(TGA)研究这两个硫化铜精矿发生氧化反应的温度,结果表明在400℃时铜精矿样品重量开始增加,在约650℃重量达到顶峰,随后重量开始下降。最后,分别在400、650和900℃对两个铜精矿样品进行灼烧,并利用XRF和XRD方法进行测定,从而研究铜精矿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在400℃时,出现了铁的氧化物和铜的硫氧化物,说明黄铜矿和黄铁矿开始氧化,但还没有完全氧化,在650℃时,化合物中的氧含量继续增加,硫含量逐步减少,在900℃时,铜和铁的化合物只剩氧化物,硫已全部被氧化。结果表明,硫化铜精矿中的铜、铁等元素在温度和时间的作用下逐步氧化,硫氧化物的产生为中间态,氧化物的产生为最终态。实验解释了进口硫化铜精矿氧化的原理,有助于贸易双方减少分歧,有助于海关技术中心更规范地制备样品,降低数据误差。  相似文献   
632.
边界润滑条件下天然橡胶—钢磨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边界润滑条件下天然橡胶磨损20^#钢的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钢和橡胶的磨损表面形貌、元素含量和化学状态,用镜面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磨损表面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20^#钢被天然橡胶磨损的物理过程为磨粒磨损(微切削);20^#钢被天然橡胶磨损的化学机制包括钢本身的氧化(主要氧化产物为Fe2O3、FeO和Fe3O4),钢氧化物与天然橡胶大分子链间的反应,钢氧化物与氧化的矿物油烷烃链间的反应以及与矿物油中S元素间的反应,基信要反应产物为含有Fe-C的钢-聚合物以及含有Fe-O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633.
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燃烧的方法,将Co掺入到CeFeO3(CFO)钙钛矿晶格中制备了具有晶格缺陷的CeFe0.8Co0.2O3(CFCO)纳米颗粒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技术对CFCO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CFCO上形成了表面氧空位(VO)。同时,还研究了过硫酸氢钾(PMS)用量、不同pH值对CFCO降解噻虫胺(CT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FCO投加量为0.6 g?L-1,PMS用量为0.8 mmol?L-1,pH为7时,20 mg?L-1的噻虫胺在30分钟内完全降解。并且经过4次循环使用后,噻虫胺降解率仍能达到91.2%。CFCO对于PMS的高效活化能力,主要归功于晶格缺陷所产生的电位差促使自由电子顺着氧空位快速定向传导到PMS上。为了模拟在天然水体环境中CFCO光催化活化PMS去除CTD,进行阴离子和有机酸的对比实验,分析了不同环境因素对CFCO降解噻虫胺的影响;此外,本文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与电子自旋共振(ESR)检测确定了CFCO光催化活化PMS降解噻虫胺实验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为单线态氧(1O2)与羟基自由基(?OH),并分析推测了自由基的产生机理。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检测分析了CTD降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代谢产物,并基于代谢产物的产生顺序归纳出了三条可能的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634.
强激光烧蚀平面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此文叙述了采用晶体谱仪和X射线条纹相机等探测器测量平面靶强激光烧蚀参数的方法 ,给出了铝平面靶和碳氢平面靶的质量烧蚀速率和烧蚀压。实验结果与收集到的国外数据进行了比较 ,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同时探索了金平面靶强激光烧蚀参数的实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35.
辐射烧蚀区电子温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此文叙述了采用晶体谱仪测量辐射烧蚀区电子温度的方法.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以波长为0.35μm,能量~70J,脉宽~700ps的强激光注入辐射烧蚀靶,实验首次测到了辐射烧蚀样品自发射谱,配合理论计算,给出了碳氢样品电子温度29eV.另外用空间分辨晶体谱仪研究了发泡铝靶电子温度空间分布;用双示踪元素等电子谱线法研究了Formvar(CHO)膜平面靶的电子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