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化学   258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72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2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41.
用二级控制法对二维连续体进行形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级控制的意思是在自然设计变量和有限元网格节点之间加入设计单元,建立自然设计变量控制关键点坐标,关键点控制有限元网格节点,共两层控制关系。后一层控制关系借助有限元形函数描述设计单元,并引入相应的参数坐标,从而实现敏庋分析、结构形状变化的控制和网格的变动控制。本文使用二级控制理论有效地解决了二维连续体结构形状优化的一些困难,将形状优化问题处理成序列二次规划问题求解。使用MSC/PCL语言在MSC/Patran&Nasntran平台上实现了优化模块的二次开发。本文设计思路的可行性和程序的有效性通过若干算例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42.
制备了电聚合硫堇膜修饰的玻碳电极(Thi/GCE),研究了儿茶酚(CC)和氢醌(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CC和HQ共存体系中,二者在该修饰电极上与裸玻碳电极(GCE)相比,氧化峰电流增大且峰电位分别负移至165、68 mV,二者的氧化峰电位差变大且半峰宽变窄,使得两峰得以有效分离.据此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可选...  相似文献   
43.
闪电回击通道核心中的大电流及其强电磁辐射是引发多种雷电灾害的主要根源。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闪电防护工作显得越为重要。为了完善闪电防护系统,需要从描述闪电回击通道核心的特征参数入手深入研究闪电通道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微观物理机制。截至目前,光谱观测是获取闪电通道核心特征参数的最佳手段。2015年夏天在青海高原地区的野外试验中,利用由高速摄像机作为记录系统组装的无狭缝光栅摄谱仪,结合快天线地面电场测量仪,记录到一次包括四个回击的云地闪电放电过程的光谱以及与之同步的快电场变化信息。依据光谱,结合等离子体理论计算得到闪电回击通道核心的电导率。在此基础上,应用闪电电动力学模型计算了闪电回击速度、峰值电流、贯穿通道核心的电磁场以及通道核心单位长度的峰值功率等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回击速度在(1.2~2.3)×108 m·s-1的范围内;贯穿回击通道核心的轴向电场、径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分别在(1.42~1.74)×105 V·m-1,(8.22~9.99)×108 V·m-1和(1.51~2.83) T的范围内。当闪电回击的峰值电流在(7.52~24.05) kA的范围内时,回击通道核心的峰值功率在(0.63~1.92)×109 W·m-1的范围内。另外,分析了电导率、起始电场峰值、回击速度和峰值电流与峰值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峰值电流和峰值功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探索闪电回击通道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微观物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在环形理想导体空腔中极向线电流产生的磁场。在一级环形效应近似下得到的理论结果,基本上与实验数据一致,并且可以推广使用到具有一定类型极向电流分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45.
一种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边缘提取算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对现有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边缘提取方法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图像边缘提取改进算法.该算法主要是对边缘点的判断准则进行了改进,通过将任一点的梯度方向与水平、垂直、45°、135°方向进行比较,将这4个方向中与该点梯度方向最接近的一个方向重新赋给该点的梯度方向,并检验二进小波变换的模在该点是否为新的梯度方向上的局部极大值,若是,该点就是边缘点,否则不是.最后通过模拟实验给出了该方法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有力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在室温X波段对掺V4+的KTP单晶作电子顺磁共振(EPR)谱的测量和分析表明:V4+占据的晶位可分为结晶学上不同的两类,每一类又含4个磁性不等价而结晶学上相同的V4+晶位。测量了3个互相垂直结晶主平面上的EPR超精细线随角度的变化,并用严格的最小二乘法拟合程序,确定了g和A张量的主值以及它们主轴的方向余弦。从而揭示了V4+是处在带有四角畸变的八面体环境及单胞中所有8个磁性不等价V4+晶位的空间取向  相似文献   
47.
In order to realize efficient automatic packaging of the waveguide chip and reduce its cost, an integrated optic waveguide chip packaging system based on center-integration algorithms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which realizes 11-dimension position adjustment and fewer operation times. The integration center position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sampling data. The system can avoid local optimum and reduce packaging time as well as packaging loss. The automated alignment of a single-core fiber with channel waveguide and single-core fiber system is completed in less than 2 min. The packaging experiment of a single-core fiber array with 1 × 8 splitter coupler and 8-core fiber array is completed in less than 5 min with an insert-loss of less than 10.5 dB and homogenization of less than 0.4 dB. The system is validated with good efficiency and practicability.  相似文献   
48.
运用高压静电纺丝和程序焙烧方法,制备α-K_7P_2W_(17)FeO_(61)纳米纤维丝。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纤维是纯α-K_7P_2W_(17)FeO_(61),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SEM)显示焙烧后产物为纳米纤维丝,直径分布图显示其平均直径大约为1 55nm。  相似文献   
49.
利用2个相互平行正交放置的菲涅耳双棱镜,实现空间分波阵面的四光束干涉.用Mathlab软件对实验进行仿真模拟,计算机模拟的光强分布图与实验所得的光强分布图照片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0.
利用辐照质粒DNA构象变化的分子模型,以DNA糖苷酶Fpg和AP核酸内切酶EndoIII识别并切割辐射所致DNA碱基损伤,将其转换为DNA断裂损伤,通过电泳分析DNA分子构象变化,研究比较γ射线、质子和7Li离子诱发DNA集簇性损伤。50Gy以上高剂量γ辐射对质粒DNA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单链断裂(SSB)和很少比例的双链断裂(DSB),并能产生一定水平的集簇性损伤。相比之下,高能质子束和高LET的7Li离子直接所致DNA的断裂损伤以及所产生的集簇性碱基损伤比γ射线的要严重,质子10Gy照射就可诱发明显的集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