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59篇
化学   609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50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19篇
物理学   3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在区分氢负离子转移反应与氢转移反应、非选择性氢转移反应与总的氢转移反应的情况下,通过合成物性相近但酸性不同的氧化铝,用以作为裂化催化剂基质材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裂化过程,基质酸性位类型及基质表面Lewis及Brönsted酸性位接触顺序对小分子烯烃(丙烯、丁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裂化生成小分子烯烃过程中,分子筛与基质所呈现出的反应特点存在较大的区别,前者活性虽高,但总的氢转移反应活性过强。基质材料裂化活性虽低但其表面以氢负离子转移反应为主,反应路径角度更有利于小分子烯烃收率的提高。另外,基质表面存在Brönsted酸性位,或原料油首先与基质表面Lewis酸性位相接触再与Brönsted酸性位反应的预裂化过程,会在促进裂化反应发生的同时抑制总的氢转移反应,更有利于小分子烯烃收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2.
The nano SnO2-modified LiNi1/3Co1/3Mn1/3O2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a carrier transfer method. The pristine and modifi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XRD, SEM, XPS and E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nO2 particles did not enter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LiNi1/3Co1/ 3Mn1/3O2, many nano SnO2 particles were uniformly covered on the surface of LiNi1/3Co1/3Mn1/3O2 and the modified thin layer could inhibit the dissolu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The electrochemical tests indicat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nano SnO2 could improve the discharge capacity and rate capability owing to the decreased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The cycling stability was remarkably improved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55 ℃. The XRD patterns of the fresh NCM electrode and after 50 cycles proved that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NCM was not so effective on the capacity fade.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的6节常态课堂中教学行为对类型、所用时间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熟手教师在各个小类教学行为对上的使用、教学行为转换上好于新手教师,新手教师在教学行为对使用的时间利用率上低于熟手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都应该多尝试采用开放度较高的教学行为对,新手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  相似文献   
94.
建立了玉米粉中吡虫啉、三唑酮、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4种常用农药的Qu ECh 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分析方法。前处理采用Qu ECh ERS方法,以乙腈为提取剂,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为分散净化剂,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下进行检测,基底匹配工作曲线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农药在0.005~1.000 mg/L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在0.05~1.00 m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4.9%~98.4%,相对标准偏差(n=5)为1.6%~5.3%;方法检出限(LOD)为0.001~0.26μg/kg;定量下限(LOQ)为0.004~0.867μg/kg。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玉米粉中吡虫啉、三唑酮、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4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和确证。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非奇H-矩阵的判定问题.先给出了几个判定严格α-双链对角占优矩阵的充要条件,进一步利用矩阵对角占优理论得到了判定非奇H-矩阵的一些充分条件,推广和改进了已有的相关结果,并用数值算例说明了这些判定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
李姗  单而芳  张琳 《运筹学学报》2017,21(1):125-128
设G是不含孤立点的图,S是G的一个顶点子集,若G的每一个顶点都与S中的某顶点邻接,则称S是G的全控制集.G的最小全控制集所含顶点的个数称为G的全控制数,记为γt(G).Thomasse和Yeo证明了若G是最小度至少为5的n阶连通图,则γt(G)≤17n/44.在5-正则图上改进了Thomasse和Yeo的结论,证明了若G是n阶5-正则图,则,γt(G)≤106n/275.  相似文献   
97.
探求高效裂解生产乙烯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烯是裂解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收率随反应时间变化.在最佳反应时间,收率最高.裂解反应温度愈高,峰值收率愈高,最佳反应时间则愈短.当前通用的竖管裂解炉难以满足大幅度提高乙烯收率并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评述了几种激波加热方法的优缺点.简要描述了我们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反向射流混合加热方法.  相似文献   
98.
岩爆与围岩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爆是高地应力条件下完整脆性硬质围岩失稳的一种表现型式,岩爆烈度如何影响围岩类别尚不清楚,探索岩爆与围岩分类的关系,对准确判别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围岩类别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某深埋隧洞围岩分类为依据,对我国水利水电地下洞室围岩分类中岩爆烈度与围岩类别的关系、岩爆判别指标的选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
改变飞艇重心位置控制纵向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明伟  单雪雄 《力学季刊》2006,27(4):714-718
本文针对目前平流层飞艇的运动控制效率较低的问题,重点研究了改变平流层飞艇重心的轴向位置来控制飞艇的纵向运动。首先讨论了考虑飞艇重心位置的力和力矩平衡,并利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风洞试验的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然后和常用的升降舵控制进行效率比较,得出了在空气密度较低的平流层采用改变重心位置比舵面控制具有优越性的结论。最后提出了改变飞艇重心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对比了大港常压渣油临氮和临氢热反应过程中的胶体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在热反应生焦诱导期内,渣油样品的胶体稳定性迅速下降;开始生焦后,胶体稳定性缓慢下降。从组分组成和组分性质角度,对大港常压渣油样品在热反应过程中胶体稳定性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沥青质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生焦诱导期结束时达到最大值,与体系胶体稳定性的变化特征相一致。随着热反应的进行,饱和分和轻芳烃组分的含量在上升,重芳烃、轻胶质、中胶质、重胶质含量下降,临氮热反应过程中轻胶质、中胶质、重胶质含量的下降更为显著。对渣油样品各组分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和平均偶极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反应的进行,轻、中、重胶质组分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和平均偶极矩呈下降趋势,而沥青质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和偶极矩先增大后减小,从而使沥青质和胶质的分子性质差别先增加后减小,与体系胶体稳定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沥青质的偶极矩变化表明,强极性的沥青质优先聚集生焦、临氢热反应过程中,氢与催化剂的作用有助于抑制沥青质分子量增大和极性增强,从而有助于抑制生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