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248篇
化学   437篇
晶体学   39篇
力学   71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95篇
物理学   48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激光沉积超导薄膜过程中出射粒子速度的飞行时间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永昌  安承武 《光学学报》1991,11(7):98-601
采用飞行时间谱技术,测量了准分子激光烧蚀沉积高温超导薄膜过程中,由靶面出射粒子的飞行速度。研究了粒子速度与充氧压及其激光能量密度的关系。讨论了高能粒子在薄膜原位低温外延生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Pt核低激发态的集体性质. 结果发现在该模型下, 利用一个仅含有3个参数的哈密顿量, 可以很好地再现偶偶Pt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系列卟啉乙酸合锰配合物9个,其中6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UV,1HNMR,IR,MS,元素分析等表征确证了配合物的结构,总结了锰与卟啉类配体配合的IR,UV,1H NMR判据.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M)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液晶性能,发现8个配合物具有液晶性.考察了烷氧基链长、配位金属离子和分子空间结构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4C-寡糖在西瓜幼苗植株体内吸收传导和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C-寡糖在西瓜幼苗植株体内的吸收、传导和分布行为.自显影结果显示,寡糖通过处理叶部或根部后能够被西瓜幼苗植株快速吸收,在叶片中的传导表现为从叶缘向叶片中心分布的趋势.将叶部处理8h和根部处理24h后,14C-寡糖即可以传导和分布到西瓜幼苗的整个植株体内,证明14C-寡糖在西瓜幼苗植株体内具有较强的扩散和向基或向顶传导特征.结果表明,处理叶部4~120h时,根系、茎与未被直接处理的叶片等其它部位的放射性比活度分别由0.18×105和23.08×105Bq/kg变化为0.32×105和3.02×105Bq/kg,总体上表现出向基传导和分布的态势.处理根部4~120h时,西瓜幼苗植株根系、茎部、子叶和真叶中放射性比活度分别由22.23×105,2.23×105,8.33×105和12.78×105Bq/kg变化为431.11×105,42.23×105,65.57×105和78.89×105Bq/kg,表现出14C-寡糖在西瓜幼苗植株体内向顶传导作用和在地上部的积累态势很强.  相似文献   
15.
BIOMARKERS INDICATING SEDIMENTARY PALEOENVIRONMENT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amples involved in this paper are 35 pieces of crude oils and 43 pieces of source rocks, from which a series of biomarkers, capable of indicating paleoecology and paleoenvironment. Thi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racing back to sedimenta-y paleoenvironment and paleoecology.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系列卟啉乙酸合锰配合物9个,其中6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UV,1HNMR,IR,MS,元素分析等表征确证了配合物的结构,总结了锰与卟啉类配体配合的IR,UV,1HNMR判据.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M)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液晶性能,发现8个配合物具有液晶性.考察了烷氧基链长、配位金属离子和分子空间结构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 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 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v)逐渐增大, 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 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 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 结果表明, 当v由0增大到14时, 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 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ⅡA 开始逐渐展开. 此后, 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 结合, v急剧增大. 当v约为302 时, 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 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以硫醇为螯合剂,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两种层状硫代亚碲酸盐KAgTeS3 (1)和RbAgTeS3 (2). X射线单晶解析表明, 12是类质同晶化合物. 在晶体结构中, 银硫四面体通过共用顶点形成无限的平行链, 在相邻链中银硫四面体取向相反, 这些链与链由三角锥配位的碲互相连接形成阴离子层状结构, 阳离子在阴离子层间. 1的结晶学数据为: Mr=370.75, P21/c, a=0.73639(6) nm, b=1.06468(8) nm, c=0.85203(6) nm, β=106.4640(10)°, V=0.64062(8) nm3, Z=4, R(F)=4.44%, wR(F2)=11.66%. 2的结晶学数据: Mr=417.12, P21/c, a=0.75531(12) nm, b=1.07076(7) nm, c=0.8583(2) nm, β=106.497(6)°, V=0.66558(19) nm3, Z=4, R(F)=6.00%, wR(F2)=15.43%. DSC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研究表明, 这两种化合物为半导体, 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在 1× 1 0 - 3 Pa~ 4 GPa的压力和 5 80~ 930 K温度范围内 ,利用高压技术并结合机械球磨 ,研究了压力、温度和晶粒尺寸对α-Fe与非晶 BN的固态反应的影响 .发现高压和晶粒细化可以极大地促进α-Fe和非晶 BN的固态反应过程 ,α-Fe与非晶 BN发生固态反应的临界晶粒尺寸约 8nm.压力和温度对反应产物及其晶体结构有明显影响 .2 GPa和 80 0 K时 ,反应产物为具有正交结构的 Fe-N新相 ;在 3~ 4 GPa和 690~80 0 K时 ,可形成单一ε-Fex N合金相 ;而在 4 GPa和 930 K以上 ,反应产物由 Fe-N合金相转变为 Fe3B相  相似文献   
20.
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自制的盐酸2-氯甲基-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缩合得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2-基]甲基硫}-1H-苯并咪唑,再经氧化、成盐反应生成产物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2-基]甲基亚硫酰基}-1H-苯并咪唑钠,总收率66%.此产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表征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