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4篇
  免费   526篇
  国内免费   1151篇
化学   2084篇
晶体学   106篇
力学   239篇
综合类   118篇
数学   503篇
物理学   14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NH_2基态和激发态的SAC-CI和量子拓扑方法研究郑世钧,蔡新华,宋天乐,孟令鹏,中迁博,波田雅彦(河北师范学院化学系,石家庄,050091)(京都大学工程学院京都,日本)关键词SAC-CI方法,激发态,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用量子拓扑学方法研究激发态...  相似文献   
62.
地锦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对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采用乙酸乙酯萃取、酸碱沉淀、铅盐沉淀3种方法,对其最佳分离工艺进行了探索.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温浸法中四因素对地锦草黄酮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样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通过实验得到了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10倍体积的50%的乙醇水溶液在80℃浸提1 h.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分离方法为酸碱沉淀法.这些数据为中药地锦草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在低钯含量活性非均布Pd/Al2O3催化剂上,实现了富氧条件下,氢部分选择性催化还原NO过程,低温、富氧条件下NO的转化率高达80%-100%。NO直接分解实验表明,600℃,NO分解转化率在无氧时为17.3%,有0.5%氧存在时接近于0。氢非选择性还原NO条件下,100℃以下,NO转化率为100%。根据实验结果及文献,推测了氢部分选择性还原NO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反应,不同的反应温度下,NO脱除反应有所不同。在115℃以下,NO还原产物为NH3;115℃-155℃,NO还原产物为NH3、N2O和N2;155℃以上,NO还原产物中无NH3存在。NO还原反应与氢氧反应是平行的竞争反应。  相似文献   
64.
四氢呋喃与环氧氯丙烷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正> 晃玉等曾以BF_3-二元醇(DO)引发四氢呋喃(THF)与环氧氯丙烷(ECH)共聚合,用所得共聚醚制成嵌段聚醚聚氨酯,与用THF均聚醚或THF-环氧丙烷(PO)共聚醚为软段的聚氨酯相比,分别在低温性能及强度上有明显改进.且由于引入氯甲基侧基可作进一步接枝共聚改性。但用BF_3-DO为引发剂很难制得不含环聚体的共聚醚,  相似文献   
65.
化学气相淀积法合成氮化铝薄膜及其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AlBr3-NH3-N2体系化学气相淀积法合成A1N膜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工艺设计,研究了在不同淀积温度和体系总压时,体系中主要气态物种的平衡分压和A1N膜的理论淀积速率与源温和载气流量的关系,并与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A1N膜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6.
采用合成的聚乙二醇-超支化聚酯(PEG-hb-DMPA)的线性-超支化杂化二嵌段共聚物, 探讨了羧端基树状功能化的杂化嵌段共聚物对CaCO3结晶的影响,并用FTIR、XRD、SEM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羧端基的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对CaCO3结晶形貌乃至晶型均具有显著调控作用,比较高的浓度(1.67 g·L-1, >10 min)或较低浓度作用较长时间(0.33 g·L-1, 24 h)均得到了呈较均匀球粒形态的球霰石CaCO3结晶。  相似文献   
67.
IntroductionIndium-tin-oxide(ITO) has been widely used asthe anode material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s) because of its high transmittance in the visi-ble region and low electrical resistivity. In the pastyears, many investigations focused on …  相似文献   
68.
采用氨气还原法制备了NaY分子筛负载的MoCo/Y、MoNi/Y双组氮化物催化剂,用XRD和EXAFS方法征了样品的结构,并测定了其在CH4+CO2重整反应中的活性,在氧化态时,MoCo/Y样品中主要存在CoMoO4和Co3O4两种物相,Mo的配位状态接近于CoMoO4,而Co的配位状态更接近于Co3O4,MoNi/Y样品中主要有NiMoO4和NiO两种物相,Mo的配位状态接近于MiMoO4,而Ni的配位状态可能是NiMoO4和NiO两种化合物中Ni配位状态的平均效果,Ni-Mo之间的朴素作用似乎比Co-Mo相对较强,在氮化态时,两种样品中Mo的配位状态较为相似,但即不同于MoO3,也不同于单组分γ-Mo2N.Co和Ni的配位状态都不同于各在氧化态下的状态,且都在相同的位置出现一个新强峰,这似乎表明MoCo和MoNi生成了结构相似的氮化物,在CH4+CO2重整反应中,氮化态MoCO/Y和MoNi/Y的活性大大超过非负载单组分γ-Mo2N催化剂,其中MoNi/Y的活性相对更好一些,且活性随Ni含量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69.
建立了以单、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混合螯合剂的庚烷溶液作为萃取剂,6.0mol/L HCl反萃取预分离富集,In和Rh做内,ICP-MS测定天然水中15种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的富集倍数为200倍,各元素的检出限范围在0.01-1.8n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5%,萃取回收率>93%。  相似文献   
70.
尼龙-1010结晶结构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用WAXD方法测定了Nylon-1010为三斜晶系结晶结构;α=4.9(?),b=5.4(?),c=27.8(?),α=49°,β=77°,γ=63.5°,每个聚合物单胞含有一个重复单元,空间群为P(?)。模压试样用Ruland方法分析结晶度为60%。以上。电子密度相关函数法分析了SAXS现象,求得了Nylon-1010结晶片层厚度、过渡层厚度、长周期、比内表面及电子密度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