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4篇
  免费   912篇
  国内免费   850篇
化学   3704篇
晶体学   118篇
力学   263篇
综合类   70篇
数学   787篇
物理学   20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FTIR和ESR法研究离聚体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磺化乙丙三元共聚物(SEPDM)离聚体在二甲苯/5%正己醇混合溶剂中具有特异的粘浓关系和粘温关系,估计是由于金属离子被己醇溶剂化而影响离子间相互作用引起的,但尚未有更多的实验数据加以验证.本文用FTIR和ESR方法对SEPDM离聚体溶液作进一步考察,发现金属离子与己醇确实存在溶剂化效应,溶剂化程度与离子的大小、浓度和温度有关,它直接影响离子在溶液中存在的状态(单离子或离子聚集体),这些结果为从分子水平了解离聚体溶液性质提供了理论根据.用波谱方法研究离聚体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作用尚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62.
关于Fe(Ⅲ)-邻菲罗啉(phen)溶液的光化学还原现象的记载可追溯到十九世纪末。  相似文献   
63.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parin and neutral red was investigated by molecular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 change of all spectra suggested that positively charged neutral red had interacted with negatively charged heparin. The study of influence factors indicated that electrostatic force and hydrophobic bond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interaction. The total binding number per disaccharide unit and intrinsic binding constant were obtained using Scatchard model.  相似文献   
64.
铁-铜-锰氧化物/海泡石催化剂对苯羟基化为苯酚的催化作用曹声春,黄孟光,李克,杜兴军(湖南大学化工系,长沙410082)关键词氧化铁,氧化钢,二氧化锰,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苯,羟基化,苯酚由苯合成苯酚的现行方法存在着反应步骤多,工艺过程复杂,总转化...  相似文献   
65.
以偏钛酸浆料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纳米管钛酸,并采用TEM,比表面积测定仪等分析手段观察其形貌和管径大小,测定了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同时运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纳米管钛酸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管钛酸平均比表面积高达 340m2 /g,最佳的制备工艺是:工业碱NaOH的质量分数为 25. 7 %、偏钛酸浆料的质量分数为 17. 1 %、后处理酸度为pH=1、反应温度为 120℃、反应时间为 20h.  相似文献   
66.
烷基季铵盐插层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ree novel intercalation agents were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arose from oleic acid diethylenetriamine or triethylenetetramine 3 - chloro - 2 - hydroxypropy trimethylammonium choride (CHPTA) and chloroethanol. Organophilic vermicullit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sodium type vermiculite by cation exchange with new intercalation agents. The results of X - ray diffraction study showed that the gallery distance of the organophilic vermiculite was enlarged from 1 nm to 5 nm or more. A new idea of making design for intercalation agent was provided.  相似文献   
67.
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是一种20世纪80年代引入临床的新的十一环多肽抗生素.因其毒性小,有较高的选择性,在临床上将其用于脏器移植中抗排异反应的首选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68.
Sm修饰的Ni-MgO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克  吕功煊  刘建福 《无机化学学报》2005,21(10):1571-1575
Carbon nanotubes (CNTs) have been synthesized over Ni-MgO and Ni-Sm-MgO catalysts by decomposition of CH4 at 650 ℃. The addition of Sm into Ni-MgO catalyst not only promote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lifetime of the catalyst, but also improves the graphitization and heat stability of carbon nanotubes. The yield of CNTs obtained over the Ni-10Sm-MgO catalyst reaches 33 g C·(g Ni)-1, being more than 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i-MgO catalyst. XRD and TPR results of the catalys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remarkable interaction of Ni with Sm species, which facilitates the reduction of nickel and restrains the Ni particles from agglomerating.  相似文献   
69.
本文采用同位素稀释结合固相萃取技术,测定动物组织中特布他林、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4种β2-兴奋剂。动物组织加同位素内标D3-沙丁胺醇和D9-克伦特罗,经甲醇提取后,正己烷脱脂,过SLS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用BSTFA 1%(φ)TMCS衍生,采用GC/MS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实验表明,动物组织中添加2.0~10.0μg/kg浓度水平的β2-兴奋剂,方法回收率在72.5%~97.9%,相对标准偏差1.0%~11.4%,线性范围为12.5~500μg/L,样品中特布他林、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5μg/kg、1.0μg/kg、0.5μg/kg和1.0μg/kg。  相似文献   
70.
以水培豌豆(PisumsativumL)幼苗为材料,研究了La3+对Cd2+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叶部与根部细胞对Cd2+的吸收、根部细胞内无机离子平衡体系及膜H+-ATPase,H+-P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2+胁迫下喷施适宜浓度的La3+(0.50mg·L-1)可使豌豆幼苗相对生物量、苗长、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速率受到的毒害明显缓解,有效减少叶部与根部细胞对Cd2+的吸收,显著减轻了Cd2+胁迫导致的离子平衡系统的紊乱,明显缓解Cd2+对质膜及液泡膜H+-ATPase,H+-PPase活性的抑制作用。10mg·L-1Cd2+胁迫下La3+的保护效应比30mg·L-1Cd2+胁迫下更为显著。样品中La3+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还表明,外源La3+处理后,La3+主要结合于细胞膜外,进入原生质体的仅占很小部分,但30mg·L-1Cd2+处理样品中La3+进入细胞的量则明显多于10mg·L-1Cd2+处理的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