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化学   605篇
晶体学   45篇
力学   55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125篇
物理学   40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逐步增长聚合应用面广,且聚合物分子量是逐步增加的,近来利用逐步增长聚合可以合成新型高分子材料日益引人注目。按照逐步增长聚合的不同类型,对近年来逐步增长聚合研究的新进展,特别是对合成聚酯等的缩聚反应,以及利用二异氰酸酯和Click反应的逐步加成聚合等进行了综述。为了进一步获得性能优良、分子量可控、结构理想且制备方法简便的高分子材料,加强逐步增长聚合理论研究、开发新型结构的单体,并充分开发相应的聚合新技术,是今后逐步增长聚合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2.
试纸法快速测定高粱中单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试纸与单宁反应的最佳条件,提出了用Fe(SCN)3-壳聚糖试纸法快速检测高粱中单宁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H 7.0~9.0的条件下,单宁与试纸上的显色物质反应生成紫红色稳定络合物,试纸颜色深浅与样品中单宁浓度成正比,通过与标准色阶图谱比较确定单宁浓度。试纸最低检出限达1.0μg/mL,5 min即可实现检测。应用于7种高粱样品中单宁含量的测定,并通过与国标法测定结果比较,本方法可实现半定量检测,已应用于高粱样品中单宁的实时、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3.
地质样品经盐酸-硝酸(3+1)混合酸溶解,活性炭分离富集后,于90℃用12g.L-1硼氢化钠溶液(溶于0.5g.L-1氢氧化钠溶液中)作还原剂,用化学蒸气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中痕量的金。金的质量浓度在1 500μg.L-1以内与其发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为0.59μg.L-1。方法用于测定2个标准物质(GBW 07289和GBW 07291)中金含量,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大同市居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认知情况,并分析认知程度与教育的关系,于2016年3月至5月,在大同市城区的9个社区随机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对室内空气质量安全知识的了解,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意愿和治理意愿3个方面。将居民所处地域、居民的年龄与学历对室内空气质量安全认知程度的影响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大同市居民室内空气质量安全认知程度总体得分15.8,得分率为52.7%;新城区的居民对室内空气质量安全认知水平高于老城区居民(p<0.05);学历越高且越年轻的居民对室内空气质量安全的认知水平越高,寻求有关机构进行室内空气检测和治理的意愿更强烈,且对检测和治理的费用承受度较高。大同市居民对室内空气质量安全认知程度总体不高,还应加强对市民的室内空气质量安全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5.
为实现EAST装置超400s长脉冲高约束模、10MW加热功率下的稳态运行,需对现有的下碳偏滤器进行升级改造,拟采用钨串结极水冷却系统,热通量控制在水冷钨铜第一壁材料允许的稳态的10MW·m-2。在对下钨偏滤器的冷却结极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多种以钨串单元为基础的冷却结极,提出了一种新型下钨偏滤器水冷结极设计,幵建立了满足传热要求的EAST装置新型下钨偏滤器单元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PBE-D方法研究了C2~6直链烯烃以及丁烯异构体在H-ZSM-5分子筛周期性模型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对于C2~6直链烯烃,随着碳数的增加,烯烃的吸附能以-12 kJ/mol的常数线性增大,体系中色散校正能ED以-13 kJ/mol的常数线性增大,而不考虑范德华力的能量E*随碳数增加变化不大,只在C5和C6时由于空间阻力凸显而减小。ED显著大于E*,说明烯烃在分子筛孔道中吸附时范德华力起主要作用,且碳数增加其影响增大。丁烯异构体吸附能大小顺序为:反式-2-丁烯顺式-2-丁烯正丁烯异丁烯。正丁烯的3种异构体ED相近且都比正丁烯的大,3种异构体的吸附能差异由E*不同引起。差分电荷密度分析表明,烯烃双键与酸性中心之间有电子聚集,且聚集程度与π配位作用相一致,而且酸性中心H原子有质子化趋向,O原子及其周围电子增加。  相似文献   
27.
采用EDTA-柠檬酸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Sr1.5La0.5Mn1-xCoxO4(SLMCOx),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与Ce0.9Gd0.1O1.95(CGO)在1 200℃烧结12 h不发生化学反应。随着Co掺入量的增加,氧化物中Mn3+和Co2+含量增多,晶格氧含量降低,晶格畸变率增大。交流阻抗谱(EIS)测试结果显示,钴的掺杂明显降低电极的极化电阻,其中Sr1.5La0.5Mn0.7Co0.3O4阴极在700℃空气中的极化电阻为0.62 Ω·cm2,明显小于Sr1.5La0.5MnO4阴极在750℃的极化电阻(1.5 Ω·cm2),表明钴掺杂的Sr1.5La0.5Mn1-xCoxO4是一种潜在的IT-SOFC阴极材料。  相似文献   
28.
采用EDTA-柠檬酸盐法制备了(Pr0.9La0.12(Ni0.74Cu0.21Ga0.05)O4+δ(PLNCG),并与Ce0.9Gd0.1O2-δ(CGO)形成复合阴极PLNCG-CGO。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PLNCG与CGO在1 000℃具有较好的化学相容性。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表明PLNCG-30% CGO复合阴极在700℃的极化电阻为0.092 Ω·cm2;过电位为39.3 mV时,电流密度达到113.3 mA·cm-2。氧分压分析表明电极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电荷转移过程。阳极支撑单电池(Ni-CGO/CGO/PLNCG-30% CGO)在700℃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到569 mW·cm-2,开路电压(OCV)为0.76 V。综上结果预示PLNCG-30% CGO复合阴极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29.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阴极材料LaBiMn2O6,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与电解质Ce0.7Bi0.3O1.85(CBO)在1 000 ℃烧结12 h不发生反应.交流阻抗和直流极化测试结果发现,阴极极化电阻随测试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700 ℃空气中的极化电阻为0.71 Ω·cm2;氧分压测试结果显示,在600~700 ℃范围内,电极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电极上发生的电荷转移反应.电极过电位为85 mV时,700 ℃的阴极电流密度达到 216 mA·cm-2 ,表明LaBiMn2O6是一种潜在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阴极材料.  相似文献   
30.
基于铑(Ⅲ)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痕量铑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 3.6~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Rh(Ⅲ)与5-Br-PADMA显色形成紫红色铑络合物;继续以1.2 mol/L HClO4酸化后,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绿蓝色质子化型体,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2 nm处,与所用He-Ne激光器的输出激光波长(632.8 nm)能较好匹配。铑的质量浓度在5~140μg/L范围内与热透镜信号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1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铑炭催化剂中痕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