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1篇
  免费   966篇
  国内免费   1730篇
化学   3244篇
晶体学   240篇
力学   395篇
综合类   162篇
数学   594篇
物理学   25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A titanocene-ferrocenyl complex, (5-ferrocenyl-2-hydroxybenzenecarboxylato- O,O′)-bis(methylcyclopentadienyl)titanium(IV) 4, and an unexpected ionic complex, [C7H8NO3]- [(C5H5)Fe(C5H4)SO3]·H2O3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1H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Compound 3 is of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 = 5.954(2), b = 13.208(5), c = 13.252(5) A, α = 60.993(7),β = 84.342(8),γ = 86.933(8)°, Z = 2, V = 906.8(6)A^3, Dc = 1.601 g/cm^3, μ(MoKα) = 0.987 mm^-1, F(000) = 452, the final R = 0.0647 and wR = 0.1333 for 2311 observed reflections (I 〉 2σ(I)). Compound 4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 1/c with α = 14.3310(9), b = 12.5065(8), c = 12.9406(10) A, β = 95.101(4)°, Z = 4, V = 2310.2(3) A^3, Dc = 1.513 g/cm^3, μ(MoKα) = 1.004 mm^-1, F(000) = 1088, the final R = 0.0461 and wR = 0.1048 for 2112 observed reflections (1 〉 2σ(I)).  相似文献   
972.
玻璃微流控通道中水凝胶固定寡核苷酸探针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酸杂交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杂交技术有多种,主要区别在于探针的固定.目前常用的是将探针直接固定在载体表面(尼龙膜或硅烷化的玻片)或用磁珠法和水凝胶法固定,其中水凝胶法兼有三维立体和简单实用的优势,其发展颇为引人注意.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集成化和自动化的优势.将水凝胶和微流控技术相结合,将使核酸分析中的杂交、变性以及重新杂交等操作更为简单、快速、易行.  相似文献   
973.
以天然膨润土为原料,采用高温碱熔水热法合成4A分子筛。探讨了活化温度、SiO2/Al2O3、Na2O/SiO2、H2O/Na2O等工艺条件对4A分子筛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活化温度为600℃;物料经此温度活化后,调节组成为SiO2/Al2O3=1.5、Na2O/SiO2=3与H2O/Na2O=50,于90℃反应6小时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4A分子筛,其产品的晶形规整,晶粒均小于2μm,钙离子交换容量可达到314mg CaCO3/g。  相似文献   
974.
尿酸在聚L-苯丙氨酸修饰电极上的伏安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L-苯丙氨酸薄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尿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尿酸. 研究发现,在pH=5.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尿酸在聚L-苯丙氨酸修饰电极上于0.43 V处产生1灵敏的氧化峰;循环伏安法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尿酸的浓度在2.0×10-6~3.0×10-4 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6 mol/L. 对1.0×10-5 mol/L尿酸平行测定5次,相对标准偏差为3.0%. 该聚合物修饰电极制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尿液中尿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75.
利用新型荧光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异丙基氯甲酸酯(BCIC)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乙腈中,以硼酸钠缓冲液(pH 9)为催化剂,40 ℃下衍生反应10 min后获得稳定的荧光产物.在Eclipse XDB-C8色谱柱上,通过梯度洗脱对12种游离脂肪胺进行了分离和在线质谱定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333 nm,λem=390 nm.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正离子模式,实现了污水中脂肪胺的定性及相应含量测定.脂肪胺的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6,检出限在10.57~37.83 fmol.  相似文献   
97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化妆品中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的方法.化妆品样品经超声提取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扫描检测,并在235 nm波长进行分析.用保留时间结合紫外光谱定性,外标法定量,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确证.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的回收率为92.7%~99.8%,相对标准偏差在0.8%~2.1%之间,定量限为20 mg/kg.  相似文献   
977.
含膦酰杂菲侧基聚乙炔的合成与热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6-氧化-6-氢-二苯基(c,e)<1,2>氧杂磷酰基)-1,4-二羟基苯(ODOPB)结构单元为中心,在两侧通过酯化反应分别引入4-乙炔基苯甲酰基和4-烷氧基苯甲酰基,并作为乙炔单体,在[Rh(nbd)Cl]2催化下,30℃聚合得到了含磷酰杂菲(DOPO)基团的聚乙炔.1H-NMR和GPC分析表明,由于DOPO存在较大π共轭结构和较强极性效应,在诱导聚乙炔主链采取高反式构型的同时,增加了分子链内相邻侧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整个分子链趋向二维共平面结构,有利于增强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TGA显示,与不含磷酰杂菲侧基的模型聚乙炔相比,DOPO的引入使聚乙炔呈现良好的热稳定性,起始热分解温度(T5%)接近400℃,说明通过增强分子链内侧基间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8.
刷涂热分解法制备Ti/SnO2-Sb2O5阳极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刷涂热分解法制备了锑掺杂的钛基二氧化锡(Ti/SnO2-Sb2O5)涂层电极.在酸性介质中,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循环伏安和快速寿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Ti/SnO2-Sb2O5电极制备条件、电极结构、性能和寿命.结果表明,TFSnO2-Sb2O5电极涂层具有"干泥"结构,用锡锑摩尔比为9:1的涂液组成、在550℃烧结温度下制备的Ti/SnO2-Sb2O5的电极涂层平整致密,龟裂小,电极孔隙率小,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979.
根据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7(CDK7)的蛋白结构, 利用Discovery Studio 2.1程序包中的LigandFit模块建立了CDK7抑制剂的分子对接模型,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方法选择LigScore2为最佳打分函数(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5), 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利用该模型对设计的化合物与CDK7蛋白进行对接分析, 得到了2个打分最高的化合物16、17, 进而通过13步的合成路线, 以中等至高的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 并测定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化合物对急性前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鼻咽癌细胞(KB)、肝肿瘤细胞(SMMC-7721)、结肠腺癌细胞(HCT-116)、肺癌细胞(A549)细胞株均有抑制作用(IC50值为0.84-19.70 μmol·L-1), 其中化合物16对HL60细胞株的IC50值最低, 为0.84 μmol·L-1.  相似文献   
980.
在(2.0±0.1) MPa氩气氛围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在(204.0±0.5)、(208.0±0.5)、(212.0±0.5)和(216.0±0.5) ℃下分别加热10、20、30、40、50 和60 min. 采用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DSC)仪、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质谱(TG-DSC-MS)仪和热重-红外(TG-FTIR)仪对(208.0±0.5) ℃下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HNIW离子在210.0 ℃左右恒温热解60 min 后, 残余物的组成为C2H2N2O. 残余物中未分解的HNIW比初始HNIW稳定性差. 在等温条件下, HNIW是逐步分解的. HNIW残余物的热分解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分解阶段主要为未分解的HNIW的热分解, 第二阶段主要为五员环硝铵和碳氮杂环化合物的分解反应, 第三阶段主要为五员环硝铵的分解反应和NO2的二次反应, 并获得了每一个阶段的热分解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