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化学   386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56篇
数学   119篇
物理学   3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氨基吡啶气相氟代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以2-氨基吡啶为起始反应物,全优化计算了亚硝酰阳离子NO~+对2-氨基吡啶中氨基进攻的重氮化反应及氟硼酸根阴离子BF_4~-对吡啶重氮正离子进攻的席曼反应的机理,搜索到整个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结构,得到了反应路径并通过IRC验证,并对各反应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进行分子几何构型优化、振动频率分析和标准热力学函数计算.通过计算,搜索到的过渡态均为环状结构,与配位插入反应类似,利于原子间化学键的断裂及新键的形成;通过热力学及动力学计算,重氮化-席曼反应是剧烈的放热反应,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2.
魏熙晔  李泉凤  严慧勇 《物理学报》2009,58(4):2313-2319
高能电子束轰击金属靶会产生韧致辐射X射线,为优化韧致辐射X射线品质,需要研究如何获取最佳辐射效率等韧致辐射规律.结合理论分析,并采用MCNP/4C对10,20?MeV电子的韧致辐射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讨论了不同靶材料产生的韧致辐射效率、角分布、能谱分布、准直锥孔内辐射效率等问题.通过对不同靶材料韧致辐射的模拟研究,给出了不同厚度靶与光子效率、注量分布、出射电子与角分布的关系与规律.由此得到不同靶材料对于10,20?MeV电子在最优韧致辐射效率下的一些边界条件与规律. 关键词: 韧致辐射 最佳效率 角分布 能谱  相似文献   
133.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新合成的过硒二苯2,2’-二甲酸(PSD)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的荧光猝灭光谱行为。分别用Stem-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处理试验数据,证实在试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其荧光猝灭作用更符合静态猝灭作用特征,PSD与BSA可反应并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复合物,得到了反应的结合常量、结合热力学性质和结合位点等参数;同时探讨了静态猝灭作用的机理和结合力的性质,为了解PSD与BSA的结合方式、在人体内的传输机理和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4.
以1.0 mol/l,HNO3作为提取剂,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测定提取液中砷的含量,建立了原煤中有效态砷的提取方法.考察了提取剂浓度、超声提取时间、液固比对原煤中有效态砷的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提取剂HNO3浓度为1 mol/L,超声提取时间1 h,液固比为15:1时提取效果最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8%~98.O%.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0 ng/mL,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63 ng/mL(3σ,n=11).  相似文献   
135.
王小卡  汤富领  薛红涛  司凤娟  祁荣斐  刘静波 《物理学报》2018,67(16):166401-16640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Cu_2ZnSnS_4体相的晶格结构、能带、态密度及表面重构与H,Cl和F原子在Cu_2ZnSnS_4(112)表面上的吸附和钝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表面重构出现在以金属原子Cu-Zn-Sn终止的Cu_2ZnSnS_4(112)表面上,并且表面重构使表面发生自钝化;当单个H,Cl或F原子吸附在S原子终止的Cu_2ZnSnS_4(112)表面上时,相比于桥位(bridge)、六方密排(hcp)位和面心立方(fcc)位点,三种原子均在特定的顶位(top)吸附位点表现出最佳稳定性.当覆盖度为0.5 ML时,无论H,Cl还是F原子占据Cu_2ZnSnS_4(112)表面的2个顶位均具有最低的吸附能.以S原子终止的Cu_2ZnSnS_4(112)表面在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主要由价带顶部Cu-3d轨道和S-3p轨道电子贡献,此即表面态.当H,Cl或F原子在表面的覆盖度达0.5 ML时,费米能级附近的表面态降低,其中H原子钝化表面态的效果最佳,Cl原子的效果次之,F原子的效果最差.表面态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吸附原子从S原子获得电子致使表面Cu原子和S原子在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峰几乎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36.
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与癌细胞生长和代谢的关系角度, 系统地分析和综述了lncRNA如何通过促进或抑制细胞周期进程调节癌细胞生长, lncRNA如何通过调节上皮间质转化影响癌细胞迁移, 以及lncRNA在肿瘤细胞糖类和脂类代谢中如何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37.
研究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共享信息均衡问题。两个零售商具有不同的私有成本信息。当零售商不公开此成本信息时,其他的零售商和供应商只能推断出该信息的模糊分布。不同市场需求参数下,使零售商和供应商均达到最大利润的局势也有所不同。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和零售商达到双赢,分析了各同均衡策略存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8.
为了多层面探讨共培养微环境诱导法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心肌样分化的可行性,取第3代MSCs与原代心肌细胞(CMs)进行共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诱导1周后的MSCs形态学变化,用免疫荧光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测诱导的MSCs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α-肌动蛋白(α-actin)、Nkx-2.5和GATA-4的基因表达变化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别检测诱导组和对照组的代谢产物。诱导1周后的MSCs形态呈心肌样改变,cTnI、α-actin、Nkx-2.5和GATA-4的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显示诱导的MSCs代谢物向CMs转变趋势明显。通过多元和单元统计分析筛选差异变量,根据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比对结果,最终确定12种差异代谢物。与未经诱导的MSCs相比,经诱导的MSCs与CMs中变化趋势相同的差异代谢物有7种,变化趋势不同的差异代谢物有5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从形态、基因、蛋白质还是代谢层面看,MSCs通过与CMs间接接触共培养后均发生了心肌样改变,但是与CMs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9.
以香草醛为原料,经2步反应制得中间体--2-(4-羟基-3-甲氧基苯基)-1-氢-苯并咪唑(3); 3分别与取代苯甲酰氯,取代苯乙酰氯和取代苯磺酰氯反应,合成了13个新型的苯并咪唑衍生物(7a~7g, 8a, 8d, 8g, 9a, 9d和9g),其结构经1H NMR, IR和HR-ESI-MS表征。分别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曹坳程法测试了7~9的抑菌活性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c=100 mg·L-1时,7~9对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13.79%~65.38%, 13.88%~63.78%和34.22%~58.79%; c=300 mg·L-1时,7g对稗草和反枝苋的芽长抑制率分别为40.20%和80.84%。  相似文献   
140.
羟基磷灰石(HA)是人类与动物骨骼中主要无机物组成成分,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骨传导作用,作为新型合成生物材料已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本文在介绍HA主要制备方法(如:沉淀法、乳液法、水热反应法、溶胶-凝胶法、机械化学法、固态合成法、水解法、超声化学法、热解法、模板法和电沉积法等)和应用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各类天然高分子与H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天然高分子,如:纤维素、淀粉、甲壳素、壳聚糖、蛋白(包括胶原蛋白、明胶、角蛋白、丝蛋白和植物蛋白)等,与HA复合后制备的天然高分子复合羟基磷灰石材料,在保持其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又能改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与生物活性,使其可用于医用材料、载体材料和吸附分离材料。最后,本文指出为了满足生物体内的特殊环境(如强的韧性、与骨生长速度匹配性能等)及不同领域的要求,天然高分子复合HA材料需要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