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98篇
化学   364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44篇
物理学   2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介绍了一类由铜配位的树状高分子化合物的配位方式、制备及其催化性质。树状高分子与铜配位方式主要有分子内酰胺键的配位和分子末端的端氨基配位或端酯基配位。同时介绍了铜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质。发现随着其代数的增加,所形成纳米粒子的尺寸逐渐减小,而且大大降低了纳米粒子的团聚现象。并探讨了此类大分子在该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在pH4.5的 0.015 mol/L HAc-NaAc介质中,In铟(Ⅲ)-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BQ)在滴汞电极上于-0.665-0.70 V(vs.SCE)电位处得到络合物的吸附还原波,其一阶导数峰电流I'p与In(Ⅲ)浓度在4.0× 10~(-8)~3.5 × 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6 × 10~(-8)mol/L In(Ⅲ).应用该法测定了铅粉和氢氧化铝样品中的微量铟,结果令人满意。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Seven polystyrene-type adsorbents (Ⅰ—Ⅶ)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modification of styrene-divinylbenzene copolymer respectively with hydroxymethyl, aminomethyl, methoxymethyl, phenoxymethyl, (4-hydroxy phenoxy)methyl, (4-acetylphenoxy)methyl, and acetyl groups.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chemical methods and physical techniques.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the adsorbents to stevioside and gypenosides were determined via batch test in which the HPLC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Saponin concentration of solu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adsorbents could adsorb these saponins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Ⅵ and Ⅶ had large capacities owing to their moderate polarities.  相似文献   
24.
PHBV/HA骨修复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硝酸钙与磷酸钠的水溶液制备羟基磷灰石(HA),同时在HA生成过程中与聚羟基丁酸一戊酸酯(PHBV)复合,探索了HA增强PHBV使之适于作为骨修复材料的一种新途径。结果表明,HA的均匀分散增进了复合材料中两相问的相互结合,能明显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5.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在6-311G*水平上对AlmN2和AlmN2 (m=1~8)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分子轨道进行了理论研究. 结果表明, AlmN2类团簇的基态结构有两种基本构型, 一种是以N—N键为核心周围与Al原子相配位形成的, 一种是由两个AlnN (n≤m/2)分子碎片通过共用Al原子或Al—Al键相互结合形成的. 对AlnN分子碎片相互结合形成结构的绝热电离能讨论得到, m为偶数的团簇比m为奇数的稳定.  相似文献   
26.
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的修饰及其对天然皂甙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联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后,将氯转化为羟基、氨基、甲氧基、苯氧基、4-羟基苯氧基和4-乙酰苯氧基,合成了不同极性的吸附树脂Ⅰ—Ⅵ。同时由交联聚苯乙烯经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乙酰基,制备了树指Ⅶ。用物理技术和化学方法表征树脂Ⅰ—Ⅶ的结构,然后测定了它们对天然皂甙如甜菊甙和绞股蓝皂甙的吸附量。结果说明,这些树脂亲水性较好,均能吸附天然皂甙,但只有中极性的酮基树脂Ⅵ和Ⅶ的吸附量较大。  相似文献   
27.
有机汞试剂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空气和潮气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容易通过二茂铁的直接汞化而获得[1].  相似文献   
28.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三烯丙基氰尿酸酯(TAC)为交联剂,在致孔剂甲苯、正庚烷存在下,用悬浮聚合法制得一系列大孔共聚物(GT)。测定了共聚物的孔结构性能,讨论了不同交联剂及致孔剂用量和配比对共聚物结构的影响,并初步讨论了特大孔共聚物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9.
自从1963年爆炸法合成纳米金刚石[1]以来,纳米金刚石已在科研和工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工业合成的纳米金刚石粉由于其工艺的限制存在一些杂质,其中主要包括纳米石墨、非晶碳和爆炸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离子.因此,在实际科研工作前对纳米金刚石粉进行纯化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以往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处理方法各有利弊[2].在以下的研究中,我们采用盐酸消解的方法对商业购买的纳米金刚石粉进行纯化处理,通过对比纯化处理前后的IR、Raman以及ICP表征,分析讨论了酸处理方法的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30.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三氯甲烷(CHCl3)为油相制备反胶束微乳液, 依靠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自组装形成的“微反应器”作为模板成功地制备了PMMA/Eu(OH)3/EG和PMMA/Ni(OH)2/EG纳米复合材料. 并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热重(TG-DTA)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反胶束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