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化学   350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47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47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31.
使用滚动载流摩擦试验机研究了水环境下转速对纯铜滚动载流摩擦性能和表面损伤的影响. 转速从30 r/min增至480 r/min,水下摩擦系数从1.06降低至0.49,且水下摩擦系数远高于干态摩擦系数;水下接触电阻从0.57 Ω升高至6.4 Ω,且水下接触电阻比干态下更高. 分析可能的机制如下:低转速时水主要表现出毛细作用,导致摩擦系数较高,材料表面发生明显的层片状剥落;高转速时水体现出部分润滑作用,摩擦系数降低,但“水压”作用导致材料表面发生疲劳剥落. 不同转速下疲劳损伤形式转变是摩擦系数降低和水压作用增强竞争的结果. 本文试验条件下表面损伤形式转变的临界转速在200~240 r/min之间. 载流摩擦表面发生了电化学氧化,但由于低转速表面剥落严重,导致表面O: Cu原子个数比较低,接触电阻较低.   相似文献   
932.
We study two flux qubits with a parameter coupling scenario. Under the rotating wave approximation, we truncate the 4-dimensional Hilbert space of a coupling flux qubits system to a 2-dimensional subspace spanned by two dressed states |01 and |10 . In this subspace, we illustrate how to generate an Aharnov-Anandan phase, based on which, we can construct a NOT gate (as effective as a C-NOT gate) in this coupling flux qubits system. Finally, the fidelity of the NOT gate is also calculat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simulated classical noise.  相似文献   
933.
王玮  洪军  黄琨  肖保林  杨卫云  赵莹雪  高云飞 《分析化学》2012,40(10):1543-1548
利用细胞色素c与Nafion,通过自组装方式,构建了纳米簇模拟过氧化物酶;利用电子透射显微镜、圆二色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仪及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测量模拟酶结构变化、酶促动力学参数以及电化学特性;在50 mmol/L 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pH 10.0)中,测得模拟酶米氏常数Km、催化速率及催化效率分别为2.5 μmol/L、0.069 s-1、0.028±0.005(μmol/L)-1s-1,其催化效率为天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39%±5%,该模拟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活性,能够替代辣根过氧化物酶.该模拟酶可以固定在功能化多壁纳米管与纳米金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上,在50 mmol/L 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pH 7.0)中测得模拟酶与电极之间电子迁移速度常数k8为0.65 s-1.利用循环伏安法测量模拟酶催化浓度为0.02~10 nmol/L的H2O2,其阴极峰电流随H2O2浓度增加而增大,并且得出模拟酶催化H2O2检出限为0.05 nmol/L,电化学表观米氏常数Kmapp为2.3×10-10 mol/L.  相似文献   
934.
采用上下层扩散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配合物[Cu(IN)2(CH3OH)2](1)(HIN=吡啶-4-甲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磁学性质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晶胞参数为:a=0.947(3)nm,b=1.333(3)nm,c=0.746(18)nm,β=128.25(5)°,Z=2,V=0.740(3)nm3,Mr=371.83,Dc=1.669Mg?m-3,μ=1.510mm-1,F(000)=382,最终偏离因子R1=0.0751,wR2=0.1468.配合物1的中心原子Cu(II)与4个吡啶-4-甲酸根及2个甲醇分子配位,形成具有畸变八面体的几何构型;吡啶-4-甲酸配体采用桥联模式连接Cu(II)原子形成二维(4,4)层状结构;进而籍层间C—H…O氢键作用拓展为具有二重穿插的α-Po拓扑网络的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利用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化合物1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对称性破损(BS)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磁性,计算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35.
在Haake转矩流变仪的热机械作用下,用对苯乙烯磺酸钠(NASS)对炭黑进行预处理,制备了在水介质中具有优异的分散稳定性的亲水性纳米炭黑粒子(PNASS-CB),并将其直接用于天然橡胶胶乳的补强研究.1HNMR和FT-IR结果表明NASS在炭黑表面成功聚合包覆,用热重分析方法计算其包覆率为8.1 wt%,接枝率为2.5 wt%.亲水性炭黑的表面自由能降低,同时,Payne效应和结合胶含量表明亲水性炭黑粒子与橡胶的相互作用强于亲水性炭黑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亲水性炭黑/天然橡胶胶乳复合材料的硫化时间变短,转化速度加快,硫化胶的撕裂强度提高了85%,拉伸强度提高了30%,断裂伸长率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936.
探讨了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物品在3%乙酸、蒸馏水、橄榄油3种食品模拟物中丙烯腈迁移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在3种模拟物中均取得了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9,0.9998,回收率分别为97.4%~104.1%,95.9%~105.3%,93.9%~101.4%,变异系数均小于5% (n=6).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937.
在丁腈橡胶中引入无机金属盐粒子,通过腈基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固相配位反应来实现丁腈橡胶的配位硫化,创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硫磺硫化体系的新型非共价键配位交联的橡胶网络体系.同时制备了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的配位硫化橡胶材料,既可以作柔性的橡胶材料使用,也可以作为韧性、脆性的塑料材料使用.本文就影响配位交联反应的两个关键因素(金属盐粉末的粒径和丁腈橡胶的丙烯腈含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配位硫化效率的办法(结晶水、增塑剂等).  相似文献   
938.
Ce3+ 掺杂高密度氧化物玻璃的闪烁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斌  张约品  徐波  来飞  夏海平  赵天池 《物理学报》2012,61(19):192901-192901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以SiO2-B2O3-Al2O3-Gd2O3为基质系统Ce3+掺杂的玻璃样品, 测试样品的密度、紫外——可见透射光谱、紫外激发光谱和主要的闪烁性能, 并且把一部分闪烁性能和PbWO晶体及BGO晶体做比较. 着重研究了不同Ce3+掺杂浓度与Gd3+ 离子的含量对玻璃样品闪烁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玻璃样品具有较大的密度; 样品的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发射峰位置都在390 nm左右, 当Ce3+ 离子的掺杂浓度为1.0 mol%(摩尔分数)、Gd2O3含量为15 mol%时, 玻璃样品的发光峰强度达到BGO晶体发光强度的90%; 同样验证了Ce3+ 离子具有浓度猝灭效应; Gd3+可以敏化Ce3+离子发光, 但是Gd3+离子到达一定浓度时, 反而会产生猝灭效应, 降低了Ce3+ 离子的发光. Ce3+ 离子掺杂SiO2-B2O3-Al2O3-Gd2O3系统的闪烁玻璃有望替代闪烁晶体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中.  相似文献   
939.
利用水合肼作缓释型碱源和络合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Zn2SnO4立方多面体。XRD物相分析表明,产物为结晶良好的立方反尖晶石结构Zn2SnO4。FESEM和TEM形貌分析表明,该Zn2SnO4微晶为边长100~400 nm左右的立方体,其光致发光光谱是蓝-绿光发射带(中心590 nm处),在400 ℃空气气氛下退火1 h后,蓝-绿光发射带的强度显著降低。这主要是因为退火处理提高了晶体质量,降低了氧空位浓度,从而降低了可见光发射带的强度。  相似文献   
940.
详细介绍了国际上新近发展的迈克耳孔干涉仪的一种变形--偏振迈克耳孙干涉仪(POLMINT)的原理,并对其在光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