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2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低噪声红外辐射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热像仪测试设备校准问题,设计了内部参考黑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等的红外辐射计。为评估精密红外辐射计的性能指标,指导精密红外辐射计的设计,建立了红外辐射计NETD (噪声等效温差,Nois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数学模型。估算了在不同电子带宽、光谱波段下红外辐射计的NETD。结果表明,当噪声带宽小于1 Hz时,红外辐射计自身的NETD在MWIR(mid-wavelength infrared )、LWIR(long wavelength infrared)波段均小于0.01℃,能够满足热像仪测试设备校准需要。  相似文献   
22.
通过一有趣的变换和不动点定理,研究一类Lotka-Volterra系统正概周期解的存在性.该结论推广了前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
采用量热法的高能激光能量计用于测量能量大于50 kJ的连续波高能激光能量,通常用已知功率的连续激光开展激光能量计的光电校准需要激光照射时间超过20 min,而由于热损失等原因,进行长时间激光能量校准时,校准不确定度高达12%。以量热式平面吸收高能激光能量计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热辐射、热对流对连续波高能激光能量测量结果的影响,得到了较准确的平面吸收腔激光能量计冷却数学模型,实现了能量计热损失补偿,并通过建立相应的实验装置验证了该模型,用其对装置的测量结果加以修正,可使光电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减小到1%以下。  相似文献   
24.
溶剂热合成制备纳米In1-xAlxP固溶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60℃下,以1,2-二甲氧乙烷为溶剂和配合剂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地制得10~12 nm的In1-xAlxP固溶体,固溶度x在0~0.55之间。XRD和TEM用以鉴定产物的结构和形貌,XPS给出产物的固溶度和纯度。  相似文献   
25.
利用乙二胺-水蒸汽进行气相转化(VPT)制备超薄、取向MFI沸石膜,通过将MFI纳米片沉积层转化为致密的沸石膜,实现了膜厚度的有效控制。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表明,制备的沸石膜膜厚度约为280 nm,具有高度b轴取向的致密结构。丁烷异构体双组分分离测试结果表明,在333 K下,等物质的量的正丁烷/异丁烷混合物的正丁烷渗透速率和分离因子分别为1.5×10-7 mol·m-2·s-1·Pa-1和14.8。Na2SiO3作为低聚硅源在MFI沸石纳米片二次生长过程中能够提供硅源和碱度,通过在胺类蒸汽中实现MFI沸石纳米片间的融合生长,进一步提高了膜的取向度和致密性。  相似文献   
26.
为解决红外目标隐身效果评估过程中辐射计视场响应不均匀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提出一种等立体角标定和测量的方法。采用同光路原理消除光学系统轴外像差造成的视场响应非均匀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现红外隐身目标辐射强度等参数的标定和测量。以标准黑体为测量对象, 采用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法对其在(3~5)μm的积分辐射强度进行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其测量值与标准值相对误差小于2%, 测量相对不确定度优于3.7%(k=2)。  相似文献   
27.
热电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材料,能够直接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相互转换,有望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一种综合协调的选择,因此在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的21世纪,热电材料的研究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兴趣。然而,电热输运的协同调制一直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硫属化合物半导体作为最重要的一类热电材料,近年来其电热输运性质的协同调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硫属化合物半导体热电材料在电热输运协同调控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其电热输运协同调控及热电性能优化的内在物理机制,并展望这些新的调控策略在热电材料发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正>化学界的同行们、老师们、同学们,您们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奋斗,我国化学研究已从十分落后的境地崛起,成为化学大国。这是我们化学界同仁们引以自豪的巨变。其标志之一是,我国学者在SCI化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从2009年起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在论文被引用数和高被引论文数等方面也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在此期间,我国自己的SCI化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仍很有限,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多年来进步很小。据2012年的数据,SCI收录的我国十余种化学期刊中,仅Sci Chin Chem和Chin Chem Let两  相似文献   
29.
纳米ZnS,CdS水热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苏宜  谢毅 《应用化学》1996,13(5):56-57
纳米ZnS、CdS水热合成及其表征苏宜,谢毅,陈乾旺,钱逸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合肥230026)关键词硫化锌,硫化镉,水热技术ⅡB~ⅥA族化合物是主要的半导体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发光与显示装置[1]可采用气相反应、固气相反应及液相反应等...  相似文献   
30.
无机类石墨烯属于准二维纳米结构体系,因其具有比纯碳石墨烯本身更多的调控参数,比如带隙类型及其带隙宽度可调节等,在电子器件构筑和能量转化存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具有准二维特征的金属硫属化合物(metalchalcogenides,MCs)作为类石墨烯结构的重要材料体系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金属硫属化合物类石墨烯结构的化学制备方法及其可能的组装应用,提出了通过系列方法影响层间作用力及利用晶体各向异性等材料设计与合成策略来实现类石墨烯的化学合成,并展望了类石墨烯的组装结构在能量存储与智能传感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