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1篇
化学   224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1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361.
介绍了5 cm高频组件的研制、设计思想及测试结果。该组件具有噪声系数低、镜频抑制度高、输出功率1dB压缩点大、抗烧毁功率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62.
TiO2光催化氧化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类 有机污染物光催化氧化反应的特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光催化体系的改进。  相似文献   
363.
碳纳米管对香烟烟气中总粒相物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除效率;碳纳米管对香烟烟气中总粒相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364.
生物电化学系统(BESs)的核心是生物膜在电极/溶液界面的电子传递反应,研究生物膜微区环境中的电子传递有助于阐明微生物的胞外电子传递(EET)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BESs中的电子转移效率。微生物的EET机制包括直接电子传递和间接电子传递,由于生物膜组成复杂,含有多种分泌物、胞外聚合物等,常规电化学方法只能从生物膜宏观层面研究EET机制,无法有效区分这两种电子传递途径的贡献。本文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电子穿梭体二茂铁甲醇(FcMeOH)与希瓦氏菌(Shewanella)相互作用的界面过程;基于扫描电化学显微技术构建了穿透模式,通过微电极介导FcMeOH与Shewanella反应,收集仅来自间接电子传递途径产生的电流,同时测定了Shewanella在电极/溶液界面的氧化还原性质和空间分布。本论文将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应用于EET的研究,从物理化学角度揭示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与外界的电子传输机制。  相似文献   
365.
詹东平 《电化学》2019,25(3):409
  相似文献   
366.
何建丽  彭涛  谢洁  胡雪艳  常巧英  陈辉  范春林  李存 《色谱》2016,34(7):708-714
建立了使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LC-MS/MS)同时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16种全氟烷基类化合物(PFAS)的方法。分别对样品前处理方法、质谱条件等进行了比较和优化,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经Oasis WA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用Atlantis T3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模式扫描,同位素内标法和外标法结合定量。16种PFAS在0.5~2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为68.6%~109.2%,RSD为2.5%~18.1%(n=6)。检出限为0.2~0.5 μg/kg,定量限为0.5~1.0 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样品中PFAS的检测。  相似文献   
367.
古淑青  赵超敏  程甲  詹丽娜  邓晓军 《色谱》2016,34(7):639-646
食品过敏原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质谱技术由于能够提供待分析物的化学结构信息等特点,已逐渐应用于食品过敏原等大分子检测领域,具有简单高效、高特异性、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质谱技术在食品过敏原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68.
推导了基于衰减全内反射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干涉光刻磁场强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该光刻结构的最优化条件.当激发光为325nm激光,棱镜和光刻胶的折射率分别为1.94和1.53时,最优化的Al膜厚为19.2nm,共振角为58.83°,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干涉刻写光栅的特征尺寸为48.9nm,小于1/6波长.计算结果表明,高折射的光刻胶可以制造高分辨率的光栅.  相似文献   
369.
许雪艳  马慧  印建平 《中国物理》2007,16(12):3647-3654
We propose a novel scheme in which cold polar molecules are trapped by an electrostatic field gener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pair of parallel transparent electrodes (i.e., two infinite transparent plates) and a ring electrode (i.e., a ring wi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he electrostatic fields from the above charged wire and the charged plat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ark potentials for cold CO molecules are calculated; the dependences of the trap centre position on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electrode are analysed. We also discuss the loading process of cold molecules from a cold molecular beam into our trap.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is not only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trap, manipulate and control cold polar molecules in weak-field-seeking states, but also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cold collisions and collective quantum effects in a variety of cold molecular systems, etc.  相似文献   
370.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方法测定河豚毒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建洲  申雪艳  宫庆礼  顾谦群 《色谱》2006,24(3):317-317
河豚毒素(TTX)的准确定性及定量测定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其检测方法有多种。小鼠法是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但具有定量不准确且重复性差等缺点。由于河豚毒素在NaOH溶液中加热具有产生荧光的特性,可以利用荧光检测器测定TTX的含量,因此,本文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采用紫外和荧光两套检测系统对TTX的准确定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