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83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n the LHC experiment, the neutral pions produced during jet fragmentation are the background sources for all physics channels with high-energy photons in their final state.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parametric formula for electromagnetic (EM) showers, which we developed in the 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 II experiment, is presented to distinguish the unconverted photons from the neutral pions. With the constructed electromagnetic calorimeter (ECAL) in a GEANT4 simulation, the parametric formulae were validated and the unconverted γπ0 discrimin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the Toolkit for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TMVA) package in ROOT for different transverse energies ranging from 15 GeV to 75 GeV, which is the most sensitive region for light Higgs (with mass ~120 GeV) searches with the channel H→γγ. With this discrimination method and the selected transverse energy region, we can reject π0 with the efficiency from ~40% (65--75 GeV) to ~90% (15--25 GeV) when keeping 90% γ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72.
测试大功率超声清洗机功率和效率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大功率超声清洗机电源输入到换能器的电流、电压波形皆非正弦波形。采用本文介绍的求和近似法,可以测试电流、电压的有效值以及平均功率。我们用求和近似法对大功率超声清洗机电源的电流、电压、电功率以及输入到超声换能器的电流、电压、电功率进行了测试,并用量热法对清洗槽获得的声功率也进行了测试。由测试结果计算出电源和超声换能器的效率。与已发表的结果比较接近。该方法可靠、直观、而且成本低,适合于生产厂家在现场进行测试与实验。  相似文献   
73.
教学质量评估的一种统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枝叶图方法,形象地将考试成绩作成枝叶图成绩表,从班级考试成绩分布、班级间成绩比较、学生考试内容的科学化等几个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目前我们对考试成绩的分析,一般从班级的平均分与标准差判断—个班级成绩的高低与散布程度,这种方法得到的信息较少,而且标准差较抽象,并不为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所利用,此外标准差还受一些特殊成绩的影响,有时不能客观反映班级成绩的散布程度。本文运用枝叶图法处理常规的考试成绩,分析得到某些班级成绩整体分布状况,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几个平行班之间成绩的比较等诸多信息,并且可消除个别异常情况对班级整体成绩的影响,对试题的质量给出评价。 现以某班一次考试成绩(如表(1))为例,介绍枝叶图成绩表的作法。  相似文献   
74.
新试剂均三溴氯磺酚的合成及其分:析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泓  陶炜 《分析化学》1989,17(9):811-813
  相似文献   
75.
76.
建立了同时测定鳗鱼组织中大环内酯、喹诺酮和磺胺类共25种兽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鳗鱼组织在酸化条件下用乙腈提取,经正己烷除油,检出限为0.1~0.2μg/kg.除泰乐菌素外,回收率均在60%~97%之间,相对偏差不大于12.6%,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在0.9974~0.9999之间.  相似文献   
77.
基于分散微固相萃取(DMSPE)技术,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HRMS)建立了茶叶中高氯酸盐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以PSA和PCX为吸附填料进行DMSPE净化,采用Poroshell 120 PFP色谱柱(50 mm×2.1 mm,1.9μm)为分析柱,甲醇-1.0%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内标法定量。采用负离子采集模式,靶向单一离子监测(TSIM)/数据依赖质谱(ddMS2)扫描模式进行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高氯酸盐在0.05~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方法检出限(LOD)为0.4μg/kg,定量下限(LOQ)为1.2μg/kg;在1.2、12、120μg/kg 3种加标水平下,高氯酸盐在茶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7.4%~105%,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r)为0.30%~6.1%,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R)为4.2%~9.2%。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样品净化效果好,灵敏度可满足欧盟的残留限量要求,适用于茶叶中高氯酸盐的检测,为我国茶叶中高氯酸盐的监测和风险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8.
为了获得飞秒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自生磁场的大小与空间分布情况, 利用光学多道分析(OMA)谱仪(谱分辨0.1nm )加电荷耦合器件(CCD)相机(11521242)探测设备, 用消色差的相机镜头作为空间分辨,在固体靶前表面测量了激光的高次谐波(n0)光谱, 观测到了n0光谱的精细结构及其频率间隔,由此推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内的自生磁场达60-70特斯拉(T)量级, 且越接近靶法线方向磁场越强,其一维空间分布为环形。 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强场物理中自生磁场的特性及等离子体的整体行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9.
基于低温处理和QuEChERS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建立了动物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低温处理,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粉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以BEH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乙腈-0.1%乙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外标法定量。采用高分辨质谱平行反应监测(PRM)扫描模式,以负离子采集进行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02~2μg/L和0.2~2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2。对液体或半液体样品(如牛奶和鸡蛋)和固体样品(如鸡肉),方法的定量下限分别为0.1μg/kg和0.2μg/kg。在不同浓度的加标水平下,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鸡蛋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1.6%~96.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1.5%;在鸡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1.2%~96.0%,RSD为3.4%~11.4%;在牛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9.1%~100.1%,RSD为1.5%~10.7%。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满足欧盟的残留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80.
以5-甲基-3-吡唑甲酸(H2MPCA)为主配体,在螯合配体菲咯琳(phen)或2,2′-联吡啶(2,2′-bpy)的存在条件下,与醋酸镉在常温下反应得到2个基于氢键构筑的羧基-水分子链的超分子化合物,[Cd(HMPCA)2(2,2′-bpy)]·2H2O(1)和[Cd(HMPCA)2(phen)]·2.5H2O(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在化合物1和2中,单核镉的配合物和游离水分子通过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在此过程中,游离水和羧基构筑的链状水分子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化合物1和2的热重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