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化学   169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48篇
物理学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本文用 Slac 方法处理了李模型,结果表明,对应于李模型中单粒子和双粒子束缚态的精确解都有一个口袋模型解.后者与前者的差别,在能量上主要是将耦合常数由 g 修正为 g/(e/1/2).就波场而言,“口袋”的形式能够与θ粒子场的精确解相对应.但对于费米粒子(N,V)的场,则与精确解差别较大,出现了δ-函数形式的束缚.我们认为 Bardeen、Rafelski 等人所说的夸克的“表皮束缚”(Skin confinement)是与这里用相干态近似求得的单粒子态中的δ函数型束缚相对应的,因而它可能并不代表量子场论方程式精确解的物理图象.  相似文献   
42.
用线圈电流控制非平衡磁场,用汤森放电击穿形成深度自触发放电,用磁阱捕获放电形成的二次电子和导致漂移电流,形成了高功率非平衡磁控溅射放电。采用偏压为-100V相对磁控靶放置的圆形平面电极收集饱和离子电流;在距离磁控靶14cm的位置由Langmuir探针测量浮置电位;示波器测量磁控靶的脉冲电压、电流、浮置电位和饱和离子电流信号。装置的放电脉冲功率达到0.9MW,脉冲频率最大值为40Hz左右,空间电荷限制条件是控制电子电流和离子电流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3.
44.
Three different low-temperature plasma-based methods were used to improve the surface hydrophilicity of polyethy- lene (PE) films, and all the modification processes were carried out by employing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APPJ) system. (a) PE films were directly modified by APPJ using a gas mixture of He and 02. (b) Acrylic acid (AA)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ystem and a polymer acrylic acid (PAA) coating was deposited onto the PE films. (c) AA was grafted onto the PE surface activated by plasma pre-treat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hydrophilicity of the PE film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or all the three methods. However, the samples modified by Process (a) showed hydrophobicity recovery after a storage time of 20 days while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found in samples modified by Process (b) and Process (c).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st intensive C=O peak was detected on the PE surface modified by Process (c). According to th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alysis, the ratios of oxygen-containing polar groups for samples modified by Process (b) and Process (c) were higher than that modified by Process (a).  相似文献   
45.
关于非线性系统两类广义混沌同步存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榴晓  徐振源 《物理学报》2008,57(10):6086-6092
研究了非线性系统两类广义混沌同步的存在性.即在响应系统的修正方程在具有渐近稳定平衡点或渐近稳定周期轨道的情况下,满足一定的条件,可将广义同步化流形存在性问题转化为Lipschitz函数族的压缩不动点问题,理论上严格证明了该广义同步化流形的指数吸引性.数值仿真证实了理论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 广义同步化流形 压缩不动点 指数吸引性  相似文献   
46.
为简化布尔函数6类反对称变量的检测过程,提出了基于谱系数的检测算法.从逻辑变量反对称的定义出发,在分析反对称逻辑变量Rademacher-Walsh(RW)变换谱系数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W变换检测CN(xi|xj)、CE(xi|xj)、CS(xi|xj)、CS(xi|xj)、CS(xj|xi)、CS(xj|xi)6类反对称逻辑变量的算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易操作和计算机编程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47.
烯胺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砌块,具有易获得、储存方便、反应多样性等优点.更重要的是,烯胺酮是许多杂环化合物的重要前体.最近,通过C—H活化对烯胺酮进行过渡金属催化或无过渡金属的α-官能团化反应已成为构建官能化烯胺酮或杂环化合物的一种更为原子和步骤经济的策略,并引起了许多有机化学家的关注.根据成键类型,该综述分为五个部分:C—C键的形成、C—O键的形成、C—N键的形成和C—X键的形成以及C—S/C—Se键的形成.主要对烯胺酮α位官能团化反应进行了综述,从反应机理、反应体系、底物范围等角度系统地综述了烯胺酮α位官能团化反应的进展.  相似文献   
48.
对羟基苯乙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对羟基苯乙酮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对模板分子对羟基苯乙酮具有良好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以及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能.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平衡离解常数Kd=0.415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144.79 μmol/g.红外光谱研究表明聚合物中存在着与模板分子相互作用的特征基团.  相似文献   
49.
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 同时测定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磺胺嘧啶的含量,考察了缓冲液酸度和浓度、氧化电位、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试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工作电极为直径 300 μm 的碳圆盘电极,检测电位为 0.95 V(vs.SCE),缓冲液为50 mmol·L-1 硼砂-硼酸溶液(pH 8.0),分离电压为 17 kV,上述两组分在 7 min 内即可实现分离.盐酸麻黄碱和磺胺嘧啶在三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S/N=3)分别为 7.0×10-5g·L-1和3.0×10-5g·L-1,回收率在 97.0%~98.0%之间.  相似文献   
50.
The title coordination polymer, [Zn(Pyphen)(PZDC)(H2O)] (1) (Pyphen=pyrazino [2,3-f][1,10]phen-anthroline and H2PZDC=pyrazine-2,3-dicarboxylic acid) has been obtained by using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TG, fluorescence spectrum and X-ray diffraction single-crystal structureanalysis. The crystal is of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0.681 8(14) nm, b=0.743 9(15) nm, c=1.759 8(35) nm,α=94.329(30)°,β=95.514(30)°,γ=97.043(3)°,V=0.878 2(3)nm3,Z=2,Mr=481.73,Dc=1.822 g·cm-2,μ=1.452 mm-1,F(000)=448, Rint=0.033 9, R=0.042 5, wR=0.090 7. In complex 1, PZDC ligands link the Zn(Ⅱ) ions to form 1Dchain structures, and further extended into a 3D supramolecular framework through π-π interactions and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In addition, complex 1 exhibits strong photoluminescence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