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487篇
化学   679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74篇
综合类   63篇
数学   185篇
物理学   6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以土木香根中分离得到的土木香内酯(1)和异土木香内酯(2)为原料,分别与环戊二烯(3)、螺[2·4]-4,6-庚二烯(4)、呋喃、蒽或丙烯醛进行Diels-Alder反应,发现1和2只与3或4发生反应,未能得到1和2与呋喃、蒽或丙烯醛的反应产物.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1或2与3的反应产物的构型.应用高分辨核磁共振谱NOE方法确定1或2与4的反应产物的构型.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镍氢动力电池用AB5型纳米晶贮氢合金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PCI测试手段分析热处理后贮氢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吸放氢动力学性能.贮氢合金的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950℃×6 h热处理的贮氢合金,10C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241mAh/g,循环寿命大于500次,分别以7C,10C放电,高倍率放电率(HRD)为92.5%,85.2%.将贮氢合金粉组装成电池进行测试,2min后,放电平台电压为1.143V,以10C放电,300次循环后,电池容量衰减率较小.  相似文献   
23.
环己硅烷类液晶化合物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AM1和PM3两种SCF-MO方法,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给出20种环己硅烷类(苯基乙烷系)液晶化合物的稳定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基本性质.联系有机电子结构理论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24.
采用螯合树脂浓缩柱预富集低压离子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的铅。对于2.0μg/L的Pb2 溶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n=8);将该法应用于不同盐度海水中铅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标准加标回收率在94%~101%之间,该法可以识别Ⅰ类海水,可以测定Ⅱ~Ⅳ类海水。  相似文献   
25.
<正> 前言蒎烷是松节油的主要成份蒎烯经加氢而得,目前生产上多以Raney镍为催化剂,用高压釜进行液相加氢来生产蒎烷。为了实现加氢过程连续化,我们研究了适用于固定床的蒎烯气相加氢催化剂。由于蒎烷是医药、合成橡胶引发剂,特别是合成香料重要的中间体,因此对于蒎烯加氢催化剂早有研究,近年来有关α-蒎烯选择氢化为顺式蒎烷的报导较多。目前在萜类化学上利用沸石分子筛的实例还很少,如有用于α-蒎烯和β-蒎烯的分离,也有  相似文献   
26.
内酯化合物是天然存在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而含氟基团或氟原子的引入对有机分子的理化性质、生理活性等会产生显著的影响[1],所以含氟内酯化合物的合成一直是许多科学家感兴趣的课题.我们曾利用多氟烷基碘代烷与4-戊烯酸反应得到了含氟内酯化合物[2].由于二氟甲基的取代效应与醚链相似[3],因此研究α,α-二氟-y-丁内酯的合成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28.
以(S)-2-氨基丙醇为手性源与α-溴-3-氯苯丙酮反应, (R)-2-氨基丙醇为手性源与6-甲氧基-2-(2-溴丙酰基)萘反应, 分别合成了手性纯化合物(2R,3R,5S)-3,5-二甲基-2-(3-氯苯基)-2-吗啉醇盐酸盐(4a)和(2S,3S,5R)-3,5-二甲基-2-(6-甲氧基-2-萘基)-2-吗啉醇盐酸盐(4b),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两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两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并初步分析两化合物空间结构, 化合物4a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21212, 晶胞参数为: a=0.8718(2) nm, b=0.7883(2) nm, c=2.0247(6) nm, Z=4, V=1.3915(7) nm3, Dc=1.328 g/cm3, F(000)=584, R1=0.0399, wR2=0.0797, S=1.042. 化合物4b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212121, 晶胞参数为: a=0.71035 (9) nm, b=0.77703(10) nm, c=2.9820(4) nm, Z=4, V=1.6318(4) nm3, Dc=1.318 g/cm3, F(000)=688, R1=0.0520, wR2=0.1108, S=0.994.  相似文献   
29.
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固相微萃取探头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溶胶-凝胶及自由基引发交联方法,成功地制备了聚甲基苯基乙烯基聚硅氧烷和羟基硅油复合涂层的固相微萃取探头,与进口商用探头比较,研制的探头对芳香化合物具有高的萃取能力和热稳定性(350℃)以及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0.
按照Watson-Crick的碱基配对原则,在理论上能够人工设计与合成DNA碱基序列并自组装成任何一维和二维结构的DNA晶体。DNA分子这种底端向上(bottom-up)的自组装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精确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本文将从程序化设计、合成刚性的DNA分子瓦(DNA tile)、分子瓦自组装成二维DNA晶体以及二维DNA晶体作为模板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简述这一新奇的并且有着潜在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