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81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11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21.
多酸具有多样的拓扑结构和优异的理化性质,在催化、光电材料和药物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多酸-有机聚合物超分子自组装杂化材料不仅有效融合了多酸丰富的功能特性和有机聚合物良好的加工性,而且其有序的自组装结构还赋予材料更多优异的功能调控性。静电复合、氢键作用、共价键连等超分子策略是将多酸引入到聚合物基质中的有效方法。本文总结了多酸-有机聚合物超分子杂化材料近几年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这类杂化材料的构筑策略、其有序的自组装行为以及超分子功能特性的调控等。  相似文献   
122.
利用聚偏氟乙烯(PVDF)微小结晶的物理交联点作用,制备了形状记忆性能优异的聚偏氟乙烯/丙烯酸酯聚合物(PVDF/ACM)共混材料,为提高其导电及导热性能,于其中引入了碳纳米管(CNT),系统研究了PVDF/ACM/CNT三元体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热及导电性能。 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在PVDF/ACM体系中分散均匀;在基本保持其形状记忆性能的前提下,碳纳米管的加入使材料导热性能及导电性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质量分数为4%的CNT使材料25 ℃的电阻值降低至5000 Ω/square,导热系数提高至0.157 W/(m·K)。  相似文献   
123.
采用灰色模型对我国2013年至2016年跨境电子商务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作了残差检验,并对我国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提出了建议,预测结果将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管理者和从业者起到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4.
125.
测量了高质量的GdBa_2Cu_3O_(7-x)薄膜的电阻及磁阻曲线,应用Lawrence-Doniach理论对实验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一组自洽且合理的参数值,由ln(σ—σ_(?))-Int曲线可以明显地看到存在一个二维向三维的转变。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6.
铜氧化合物高温超导体正常态的电子输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根据最近研究的Bi2Sr2CuOy单晶a-b平面内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发现许多直接生长的晶体在高温呈金属性而低温下出现电子局域化现象,对低温呈强局域化行为的样品进行了磁阻测量,发现在较低温区的低场,样品具有正磁阻效应,而高场下,样品具有负磁阻效应,最大正磁阻对应的磁场则随着温度的升高向低场漂移,在高温区,无论是低场和高场,样品不再具有正磁阻效应而只存在负磁阻效应,同时还发现样品的磁阻效应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变得不明显,通过对横向磁阻与纵向磁阻的比较,发现这种磁阻主要是轨道效应的贡献。把实验结果与强局域化区域轨道磁阻的理论工作进行了比较,对正、负磁阻的起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7.
邓顺益  马骁  傅华  李涛  种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34(8):085001-1-085001-5
在材料物性研究中,压力和温度是两个基础的物理量,国内磁驱动加载装置具有压力调节能力,暂不具备样品降温控制技术,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一套配合磁驱动加载装置负载区的样品初始降温系统,结合设计的电极板结构和测试探针工装,使负载区电极板与样品、样品与探针固定于设定位置;通过往电极板和探针工装形成的密闭气室内注入压缩低温液氮达到对样品降温的目的;通过真空泵,抽出电极板和探针工装形成的密闭气室内的空气,避免测速探针由于低温凝结空气中的水汽而无法工作。基于该系统开展了低温下铋的斜波压缩实验,获得了?80 ℃初始温度下铋的动力学响应数据,验证了降温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8.
种宝红  刘保生  李志云  曹世娜 《发光学报》2013,34(10):1380-1385
为解决经典荧光光谱法在研究药物与蛋白结合机理中存在的缺陷,以蛋白与兽用药氟洛芬(FF)的结合为例,在生理条件(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下,以氟洛芬为荧光检测对象、牛血清白蛋白(BSA)为猝灭剂,通过改进荧光研究方法研究了药物与蛋白结合机理。结果表明,FF与BSA之间发生了静态猝灭,主要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其结合位点数约为1,Hill系数n H略大于1,表现为弱的正协同作用。同时运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表明改进荧光法能更准确和全面地表征蛋白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9.
当喷射器应用于天然气开采和海水淡化领域时,由于工作流体或引射流体常携带少量水,喷射器常处于气液两相运行状态。本文对含水喷射器装置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工作压力和背压下,喷射器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当喷射器临界运行时,加水对喷射器性能影响很小,引射比变化在2.7%之内;而喷射器非临界运行时,气液两相运行时引射比性能变差,与单相运行时相比,引射比最大减小了17%。  相似文献   
130.
在pH 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利用以蛋白荧光变化为考察对象的传统荧光光谱法和以药物荧光变化为考察对象的弹性散射荧光法,分别研究了293和303K温度下格列吡嗪(Gli)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反应机理,两种方法所得结论均一致。即Gli与BSA之间猝灭方式为动态猝灭;两者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力结合,结合位点主要位于BSA的疏水区,结合位点数约为1;Hill系数nH小于1,表现为弱的负协同作用。弹性散射荧光法得到的Gli-BSA体系的结合常数均比传统荧光光谱法大,表明以药物荧光变化为考察对象的研究更准确、合理,并通过紫外光谱法对其所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传统荧光光谱法利用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的不足,其谱图只能反映蛋白分子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部分信息,而弹性散射荧光法利用药物为研究对象,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表达药物与蛋白之间的作用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