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77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4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Ba(NO3)2和HfOCl2·8H2O为原料,KOH为矿化剂,乙醇/ 水作溶剂,Ce(NO3),作为激活剂,在150~220 ℃和16~36 h的条件下,制备了掺杂Ce3+的BaHfO3超微粒子.用XRD,SEM等手段表征了粒子合成过程的物相变化及形貌特征;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在n(Ba):n(Hf)=1:1,水热合成温度200℃,保温时间24 h,pH=13.5的条件下制备的BaHfO3:Ce粒子分散性好,形貌近球形,粒径约52nm.当掺杂Ce3+浓度为0.3 mol;时BaHfO3发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2.
研制了HL-2A装置LHCD和ECRH系统使用的高压电源,其电源拓扑分别为晶闸管交流调压型和星点控制型高压电源,通过高压脉冲调制器给LHCD和ECRH系统供电,采用了波头补偿、前馈和反馈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弥补了电源拓扑本身固有的瞬态特性不足和发电机输出的不稳定性,使电源输出电压输出平顶的稳定度优于1%。介绍了高压电源的主回路结构,对高压电源的控制进行了论述,同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3.
戴伟民  周维善 《化学学报》1986,44(1):100-101
光学活性甾体CD环合成原1a和2a可分别从3a和3b制得.我们已从γ-羰基亚砜5合成了光学活性合成原4.本文报道从一个新的成环试剂7b与2-乙基-环戊烷-1,3-二酮反应得到的三酮硫醚8a来合成2b和4. 二噻烷6a经羟乙基化(n-BuLi,CH_2CH_2O,THF)、水解(HgCl_2-CaCO_3,80% CH_3CN-  相似文献   
74.
周维善  戴伟民 《化学学报》1986,44(5):472-478
本文报道两个新的(±)-3-氧杂-A-失碳甾体1a和1b的合成,5'- 甲基呋喃二噻烷阴离子5b与消旋甾体CD环合成原6在THF-HMPA中进行共轭加成得到9,10-开环-3-氧杂-A-失碳甾体22,后者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生成23,继而进一步水解生成1b.23用Raney-Ni脱硫则生成1a.  相似文献   
75.
利用MATLAB仿真工具,搭建HL-2M中心螺线管(CS)电源系统模型,研究了CS电源变流器过流保护策略。通过仿真研究,为HL-2M CS电源系统中变流器制定了最优的过流保护策略,这为电源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纳米粒子TiO2/Ti膜的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600℃焙烧制备了纳米粒子TiO2/Ti膜,并利用TG-DTA,XRD、SEM、XPS、PL、SPS和EFISPS测试技术,对膜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TiO2/Ti膜表面为高密度的均匀碎片结构,TiO2纳米粒子具有与国际P-25TiO2粒子相类似的组成、结构以及微晶尺寸;在纳米粒子TiO2/Ti膜的表面,Ti主要以+4价化学态存在。而O主要以晶格氧、羟基氧和吸附氧3种化学态存在。以纳米粒子TiO2/Ti膜的PL光谱测试中,以260nm为激发波长,观察到了峰位在380nm处的PL光谱,该值与SPS信号的响应阈值是一致的,此PL光谱峰可能与导带低的电子向价带顶的能级跃迁有关,同时说明了TiO2纳米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的影响要大于库仑作用能和表面极化能的影响。以310nm为激发波长,分别观察到了与锐钛矿和金红石相关的发光信号;以450nm为激发波长,观察到了与表面态相关的弱的发光信号。此外,在光催化降解苯酚实验中,当涂膜3次时,TiO2粒子膜达到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7.
稀土在土壤中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9种不同性质土壤Ce和Nd吸附和度达50%时,用同位素示踪法和数值模拟法对RE运移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极大多数土壤有较好的拟合性。说明该数值模拟程序对预测稀土长期在土壤中运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预测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量情况下,RE吸附饱和度10%时,在吸附容量小的酸性土壤中,RE下移约每年1cm,吸附容量中等的中性、策酸性土壤,每两年约下移1cm而吸附容量较大的碱性土壤,RE很难被雨水运移。  相似文献   
78.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纯的和掺杂不同量Ce的TiO_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 TEM,BET,XPS和PL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主要考察焙烧温度和含量对掺杂Ce的 TiO_2纳米粒子性质以及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Ce的掺杂对TiO_2相 变的作用机制以及PL光谱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掺杂的Ce~(4+)没有进 入到TiO_2晶格中,而是以小团簇的CeO_2化学态均匀地弥散在TiO_2纳米粒子中, 这可能导致了Ce的掺杂对TiO_2的相变有很大的抑制作用;Ce的掺杂没有引起新的 光致发光现象,而适量Ce的掺杂能够降低TiO_2纳米粒子PL光谱的强度,这是因为 掺杂的Ce~(4+)易于捕获光生电子而生成Ce~(3+);600℃处理的掺杂Ce的TiO_2纳米 粒子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这说明600℃是比较合适的焙烧温度,而掺杂不同 量的Ce的TiO_2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顺序是:3 mol%>4 mol%>2 mol%>5 mol%>1 mol%>0 mol%,这与它们的PL光谱强度的顺序是相反的,即PL光谱强度越低,其 光催化活性越高,这说明PL光谱与其光催化活性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掺杂 剂Ce~(4+)能够捕获光生电子,在光致发光过程中使PL光谱强度下降,而在光催化 反应过程中使有机污染物加快氧化。  相似文献   
79.
BaPbO3的电子结构与光子吸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固体无机化学反应制备了BaPbO3微粉,确定了BaPbO3微粉的结构和低温、低Pb/Ba摩尔比合成BaPbO3的工艺。研究了该微粉对75kV的X射线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含BaPbO3材料60%(wt)、厚0.64mm的吸收材料,其对X射线的吸收率为86.82%,铅当量为1.3845;而含等量的未反应的PbO和BaCO3的0.68mm的吸收材料,吸收率仅为44.43%,铅当量为0.3748。结合光子与核外电子相互作用的过程,提出了吸收原子的核外电子云的“交盖”及核外价电子在多个价轨道方向上的伸展是BaPbO3材料具有优秀的吸收性能的主要原因的推断。进一步,以推广休克尔半经验分子轨道法半定量研究了BaPbO3材料的铅-氧八面体的电子结构,证明了铅离子与相连的氧离子电子云发生交盖,且核外价电子在多个价轨道方向上均有伸展,初步分析了BaPbO3材料的电子结构与光子吸收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在不同介质(依次为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中合成了邻苯二甲酸Tb3+稀土二元配合物. 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荧光光谱结果表明, 直链醇作为合成介质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大小顺序依次为: 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 同时该配合物在2~300 K范围内测定的变温磁化率说明该配合物具有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