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7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21.
以成膜性能优异、主链上含有多个羟基的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苯胺(BPAN)为骨架,将二阶非线性光学活性发色团分子以键合形式挂接到聚合物主链上,形成新型侧链型聚合物.此聚合物保留了原聚合物体系成膜性好和可进一步交联等优点.极化过程中以含有异氰酸酯基的同种发色团分子作为交联剂,得到发色团含量进一步提高的交联型极化聚合物.采用衰减全反射法(ATR)测得体系的电光系数(r33)为6.7 pm/V(1315 nm).  相似文献   
22.
主链含酞和芴结构的无定形聚芳醚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聚改性在酚酞聚芳醚酮(PEK-C)的主链上引入含芴侧基,制备了一系列主链含酞和芴结构的线性高分子量无定形聚芳醚酮无规共聚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13C NMR)等手段确定了共聚物结构.凝胶渗透色谱(GPC)数据表明,共聚物的Mn>6.0×104,Mw>1.0×105,PDI(Mw/Mn)范围在1.6~1.7之间.X射线衍射(XRD)数据表明共聚物系无定形结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测试表明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初始热分解温度高于467℃;700℃时残炭率大于58.9%;共聚物呈现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43℃).当酚酞与双酚芴摩尔比在3∶7~5∶5范围时,共聚物的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可分别达到3.1 GPa和58%,是酚酞聚芳醚酮的1.4倍和8.3倍.这类含酞和芴侧基的无定形聚芳醚酮保持了在氯仿、二氯甲烷、四氢呋喃(THF)和甲基吡咯烷酮(NMP)等极性非质子溶剂中良好的溶解性能,并显著提高了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相似文献   
23.
王志鹏  邓耿 《大学化学》2016,31(4):39-48
辅因子是蛋白质或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酶的功能中发挥重要乃至关键作用。在科研和教学中,现有的辅因子概念及其分类系统不够清晰准确。本文从化学本质和功能上将辅因子分为催化型、载体型和底物型3类,并以若干典型的辅因子为例讨论辅因子的特异性及再生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4.
动力学研究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是对其深入认识的基础。其中涉及的定量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学不同于一般有机制备化学,在国内的有机化学课程中少有提及。本文介绍了一个国外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即最典型的卤代烃S_N1溶剂解的动力学的探究实验。进而对实验中的3方面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该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值得借鉴,并应用于国内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25.
将自行设计和搭建的低温等离子体装置作为离子源,成功地与常压高分辨质谱结合,并将其用于类固醇样品的定性分析.与常规电喷雾质谱相比,用低温等离子体质谱检测类固醇样品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谱图干扰少等优点.对类固醇样品进行了一级质谱以及串联质谱的表征,发现其一级谱图能够体现出类固醇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而在串联质谱图中则出现了较多的丢水碎片.本工作结合能量计算详细比较分析了典型类固醇样品在碰撞诱导解离(CID)碎裂过程中的丢水过程.另外,通过比较二级质谱的不同以及对其碎裂过程的分析推测,睾酮和去氢表雄酮这对同分异构体得以区分.  相似文献   
26.
随着仪器分析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针对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鉴别方法研究近年来逐渐淡出化学学科前沿。然而化学鉴别方法由于其广泛的实用性和较低的成本,仍在有机定性与定量分析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典型有机物的化学鉴定分析方法入手,根据机理分类阐述了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检验,并详细地讨论了几种机理较为复杂或易存在认识误区的化学检验手段,如茚三酮定性定量测试、双缩脲定性定量测试、Fehling与Benedict定性测试等。  相似文献   
27.
制备了两种新型的分别含有以三苯胺为电子给体的偶氮类发色团作为特征活性官能团和3-呋喃甲酸及受保护的马来酰亚胺的可交联型聚合物体系.通过研究表明利用该制备方法,发色团在聚合物中的含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分别达到32 .1 %( NLO1-P1)和44 .4 %( NLO1-P2) .该聚合物体系以"Diels-Alder"[4 +2]环加成反应作为其交联特征,具有高温非交联、低温交联的特点,其过程与以往的热交联型聚合物相反,可解决传统电光交联聚合物中存在的热交联对极化效率影响的问题并用热失重分析法(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这一过程.此外DA交联型聚合物,不需要引入额外的助交联剂,克服了传统热交联聚合物分离难的问题,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材料的纯度.  相似文献   
28.
分析比较国内外本科化学专业基础教学的一些特点与利弊,提出从形式、内容及观念上进行国内化学教育探索与改革的可能方向,主要包括从题材上生动化,从内容上广度化,化学理论与现象相辅相成、和谐并重,在经验性总结中思辨等多个方面。从而逐渐改变目前高校化学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模式死板,内容陈旧,评分体制单一,与生活脱轨,学生缺乏兴趣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9.
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广泛且紧密的联系。国外本科生化学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常与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及现象良好结合,这既使得学生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介绍一个国外的本科生实验,即通过简单的水解反应和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定无糖饮料中常见的甜味剂阿斯巴甜及其水解产物。阿斯巴甜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最简单的苯丙氨酸-天冬氨酸二肽甲酯结构,本实验也同时研究了多肽在酸或碱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谓一举多得。此实验的安排与施行值得国内有机化学实验借鉴,对于让学生认识与理解多肽的一级结构有助,并为今后的生物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
医学向来是化学和生命科学密不可分的兄弟学科和下游学科,很多化学原理在医学中得以体现。同时,众多化学发现、物质和技术也被应用于医学发展。对于生理学与医学相关问题的认知和讨论具有加深学生对对应基础化学理论认识的作用,从客观理性和直观感性上促进其对化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感知。以牙科医学为例,探索将医学知识与基础化学教学相结合,系统讨论其中涉及的若干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问题,希为相关学科的教学提高素材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