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化学   394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111篇
物理学   2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高分子材料的大量消耗与持续积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发展可修复、可循环、可降解和可回收的新一代高分子材料是解决上述挑战的根本途径.基于动态可逆的非共价键将聚合物链段进行交联可以有效地构建这些材料.本专论系统总结了我们课题组在氢键交联超分子聚合物材料方面的系列研究进展.基于多重氢键的协同性与动态性、氢键与动态共价键的协同,以及材料微相结构的调控,发展了系列兼具高强度与高韧性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实现了材料的修复、循环、降解与回收;不仅突破了非共价交联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弱的瓶颈,而且化解了高分子材料强度与韧性的矛盾.相关研究为发展传统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替代品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发展了系列基于氢键交联的功能超分子聚合物材料,展示了其在柔性电子、固态锂电池及水下黏合剂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2.
利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0nm的有机物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呈球形且粒度不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改变。本文研究了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的光致发光及基于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制作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特性。8-羟基喹啉铝形成纳米粒子后,其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发射光谱的谱峰均出现蓝移。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加,器件中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的发射峰逐渐红移。在驱动电压为16伏时,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器件的最大亮度达600cd/m2,电流密度为150mA/cm-2时,器件的发光效率为0.19cd/A。基于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器件的发射光谱证实了AlQ3纳米粒子具有量子尺寸效应的存在,这为有机纳米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路线,同时也为那些传统的有机材料如有机分子晶体的基础研究探索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3.
L-脯氨酸独有的亚胺基使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许多独特的功能,并广泛用作不对称有机化合物合成的有效催化剂。本文在碱性介质中研究了二(氢过碘酸)合银(III)配离子氧化 L-脯氨酸的反应。经质谱鉴定,脯氨酸氧化后的产物为脯氨酸脱羧生成的 γ-氨基丁酸盐;氧化反应对脯氨酸及Ag(III) 均为一级;二级速率常数 k′ 随 [IO4-] 浓度增加而减小,而与 [OHˉ] 的浓度几乎无关;推测反应机理应包括 [Ag(HIO6)2]5-与 [Ag(HIO6)(H2O)(OH)]2-之间的前期平衡,两种Ag(III)配离子均作为反应的活性组分,在速控步被完全去质子化的脯氨酸平行地还原,两速控步对应的活化参数为: k1 (25 oC)=1.87±0.04(mol·L-1)-1s-1,∆ H1=45±4 kJ · mol-1, ∆ S1=-90±13 J· K-1·mol-1 and k2 (25 oC) =3.2±0.5(mol·L-1)-1s-1, ∆ H2=34±2 kJ · mol-1, ∆ S2=-122 ±10 J· K-1·mol-1。本文第一次发现 [Ag(HIO6)2]5-配离子也具有氧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N,N'-双(3,5-二叔丁基水杨醛)-1,2-环己二胺钴(Ⅱ)[Co~Ⅱ(salen~*)]存在下氯丁二烯(CP)的自由基聚合,考察了不同溶剂、引发剂用量及配体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聚合反应的诱导期缩短,以[ABVN]0/[Co~Ⅱ(salen~*)]0=3/1配比投料,聚合反应表现出较好的可控聚合特征.在苯、甲苯、四氢呋喃(THF)和乙酸乙酯(EA)4种溶剂中按照[CP]_0/[Co~Ⅱ(salen~*)]0/[ABVN]0=400/1/3的配比投料,在苯中的可控聚合程度最好:在低转化率(40%以下)实测聚合物分子量(Mn,GPC)与理论值(Mn,th)吻合,且分子量随转化率增加呈线性增长.研究了THF、三乙胺(NEt3)、吡啶(Py)及水等不同配体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在添加THF时,低转化率(40%以下)下Mn,GPC与Mn,th相符,分子量分布(PDI)相对较窄.  相似文献   
95.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参中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方法。样品以50%乙腈溶液室温振荡提取30 min,并采用分散固相萃取(DSPE)法净化,其中每毫升提取液加入50 mg C_(18)吸附剂,在优化后的仪器条件下进行测定。2,4-二氯苯氧乙酸、矮壮素、赤霉素、乙烯利分别在10~500,0.5~250,5~500,200~5 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检出限分别为7.5,0.4,4.0,150.0μ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5%~14.77%(n=6),加标回收率为69.6%~97.4%。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检出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合于人参中2,4-二氯苯氧乙酸、矮壮素、赤霉素和乙烯利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6.
Crystal Si were implant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C+ from 1011 to 1017 cm-2 at an energy of 50 keV. β-SiC precipitates were formed by thermal annealing at 1050 ℃ for 1 h and porous structure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chemical anodization.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ultraviolet, the samples, with C+ dose ≥1015 cm-2 have intense blue emission which is stronger than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intensity of reference porous silicon (PS), and increases as C+ dose increases; the samples with C+ dose ≤1014 cm-2 show similar PL spectra to those of PS. The blue peak intensity in PL spectra is correlated with the TO phonon absorption strength of β-SiC in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a.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y shows that the blue peak is also correlated with the microstructures. Because porous β-SiC is nanometer in siz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blue light emission.  相似文献   
97.
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马齿苋中低分子羧酸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郜志峰  刘鹏岩  傅承光 《色谱》1996,14(1):50-52
以2.0mmol/L对甲苯磺酸为淋洗液,用非抑制型电导检测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了马齿苋叶及茎中的柠檬酸、丙二酸、苹果酸、抗坏血酸、琥珀酸、反丁烯二酸和乙酸。  相似文献   
98.
Zr-Mn-K催化剂超临界相合成甲醇与异丁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沉淀法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分别制备了Zr-Mn-K沉淀型催化剂和超细催化剂.以正十一~十三烷的混合物为超临界介质,在反应温度360~410℃、合成气压力7.5MPa、GHSV1700h-1及介质压力2.08MPa的实验条件下,分别考察了超细催化剂和沉淀催化剂的气相和超临界相催化合成气制甲醇、异丁醇的性能.气相和超临界相反应的研究均表明,超细催化剂催化合成异丁醇的活性高于沉淀催化剂;在超临界条件下反应,超细催化剂上产物的异丁醇含量较高(为23%~32%),甲醇含量为22%~33%,其它醇均在10%左右.气相与超临界相反应结果的对比显示,超临界流体促进产物的脱附与传递,提高了CO的转化率.但超临界流体对甲烷的萃取作用强于对醇的萃取,醇选择性低于气相反应.在超临界条件下合成甲醇、异丁醇仍遵循异丁醇形成的链增长机理,超临界流体改变了链增长各步骤的相对速度,致使超临界相反应的产物分布不同于气相反应的产物分布.  相似文献   
99.
本文研究合成条件对脱乙酰壳多糖-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药物控制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介质的pH值对生成的脱乙酰壳多糖-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最大,在pH值5.5合成的脱乙酰壳多糖-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复合物具有较好的药物控释性能。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运用热力学关系估算了CdZnTe熔体平衡分压.尝试以Cd1-xZnx合金源替代Cd源控制Cd分压和Zn分压进行了Cd 0.8Zn 0.2Te晶体熔体生长,探讨了熔体分压与晶体电阻率的关系.获得的Cd 0.8Zn 0.2Te晶体的电阻率接近1010Ω·cm,高于同类方法文献报道1~2个数量级.晶体的结构完整性较好,平均腐蚀坑密度(EPD)为2×105cm-2,纵向组成分布偏离度在4;左右,红外透过率大于60;,晶体中第二相和沉淀物明显减少,优于仅采用Cd分压控制的Cd0.8Zn0.2Te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