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8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SiO_2)和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的优缺点以及二者在应用中的协同效应.介绍了纳米SiO_2/氧化石墨烯复合物(SiO_2/GO)的制备方法,综述了该复合物在聚合物改性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
分光光度法测定汽油中的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用磷钒钼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汽油中磷含量的方法,通过对汽油中可能存在的共存离子干扰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测试条件。对合成标准样品分析,其相对误差小于±3.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3%,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磷回收率达到98.8%~103.9%。是一种快速、可靠测定汽油中磷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有机合成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重要单列实验课程,目前选用的有机合成实验项目多为单步骤合成操作,对学生多步合成的衔接、化合物的检测和鉴定等方面的训练存在不足。7-硝基苯并噻吩-2-甲酸乙酯的合成是本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有机合成实验课程中的一个综合训练项目,但存在耗时较长、产率不稳定,后处理难度较大及使用有毒试剂等问题。本项目旨在改进苯并噻吩环系的合成方法和步骤,降低试剂用量,提高产率,优化后处理过程,减少有毒物使用和三废排放,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验和绿色化学要求;同时,改进后的实验增加了有机波谱分析内容,训练学生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等方式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4.
胺基硫代甲酸能与高氧化态的Co(Ⅲ )、Ni(IV)、Fe(IV)和Mn(IV)等金属形成稳定的胺基硫代甲酸配合物。我们制备了单核钴配合物 [Co(S2 CNR2 ) 3],并经X 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分子和晶体结构。1 实验部分1 1 仪器和试剂CarloEvba 1 1 0 6型元素分析仪 (意大利 ) ,JA96 975型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仪 ,Perkin Elmer783红外光谱仪。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 2 配合物的合成将乙酰丙酮钴 ( 1mmol,0 .2 5 7g)和二乙胺基硫代甲酸钠 ( 3mmol,0 .5 1 3g)的甲醇溶液 ( 4 0cm3)混合 …  相似文献   
55.
在2-氨基噻唑存在下,利用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比加成反应,在丙酮中合成了双核铜(Ⅱ)配合物[Cu_2(C_6H_5COO)_4(C_3H_4N_2S)2].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0685(1)nm,b=1.9028(6)nm,c=1.7046(9)nm;α=γ=90°,β=96.49(3)°,V=3.443(4)nm~3,Z=4.F(000)=824,Dc=1.5558g/cm~3,μ=14.078cm~(-1),最终偏离因子R=0.04821,Rw=0.05314.通过元素分析、IR、TG、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56.
三苯基膦铜(I)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三苯基膦铜(I)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三苯基膦铜(I)配合物的四种合成方法:置换法、还原法、电化学法和直接加成法,以及单核、双核、多核和异核铜(I)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参考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57.
合成了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dppf)为双齿配体的双核配合物Pd(dppf)Cl_2,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电子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及dppf的循环伏安研究结果给出两条可逆性较好的单电子氧化还原曲线.dppf形成配合物后,茂基氧化峰电位值显著增加.Pd(dppf)Cl_2的X-射线晶体结构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2.281(2)(?),b=16.497(2)(?).c=16.896(3)(?),β=93.6(2.6)°,Z=4,D_(?)=1.423g/cm~3.与Pd(dppe)Cl_2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比较讨论,进一步研究了配体dppf和dppe的配位性能的差别.  相似文献   
58.
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激光在等离子体中诱导的等离子体密度调制可以起类似布拉格反射镜的作用,使得后面的入射光在等离子体平均密度远低于临界密度的区域就对入射光产生相位反射.相位反射的发生会影响激光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例如激光在等离子体中相对传播时会出现激光场空洞现象.进一步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相位反射持续发生的时间以及反射率的高低与等离子体的密度、等离子体区域的长度、激光强度以及脉宽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都会对激光在等离子体中的传输产生影响. 关键词: 相位反射 密度调制 激光等离子体 粒子模拟  相似文献   
59.
用过滤阴极真空电弧沉积系统制备掺N非晶金刚石(ta-C:N)薄膜,通过在阴极电弧区和沉积室同时通入N2气实现非晶金刚石薄膜的N原子掺杂,并通过控制N2气流速制备不同N原子含量的ta-C:N薄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Raman光谱分析N含量对ta-C:N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XPS分析结果显示:当N2气流速从2 cm3·min-1增加到20 cm3·min-1时,薄膜中N原子含量从0.84 at.%增加到5.37 at.%,同时随薄膜中N原子含量的增加,XPSC(1s)芯能谱峰位呈现单调增加的趋势,XPSC(1s)芯能谱的半高峰宽也随着N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宽.在Raman光谱中,随N原子含量增加,G峰的位置从1 561.61 cm-1升高到1 578.81 cm-1. XPs C(1s)芯能谱和Raman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N含量的增加,XPSC(1s)芯能谱中sp2/sp3值和Raman光谱中,ID/IG值均呈上升的趋势,两种结果都说明了随N原子含量增加,薄膜中sP2含量也增加,薄膜结构表现出石墨化倾向.  相似文献   
60.
人们长久以来,一直盼望着能用化学方法模拟生物固氮过程,并能在常温常压或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将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在过去很长时期里没有取得什么进展。直到1964年,才有苏联的Волъпин等首次发现了以往用于乙烯或丙烯聚合的Ziegl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