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化学   221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47篇
物理学   1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李敏  杨秉勤  袁宏安  赵炜  史真 《有机化学》2006,26(2):189-193
二茂铁环蕃是指通过一个或多个原子将二茂铁中的两个环戊二烯基桥联在一起的一类化合物. 通过环的连接方式的多样性, 已经合成出了大量的二茂铁环蕃类化合物, 以二茂铁环蕃为原料制成的特殊材料已广泛地用于各个领域. 综述了二茂铁环蕃的合成路线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2.
大麻籽油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麻籽油;甲醇;甲酯化;生物柴油;酯交换  相似文献   
443.
利用DSC研究了分子结构对含硝基偶氮苯侧基的丙烯酸酯液晶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柔性间隔基长度增加,T_g降低;当引入丙烯酸甲酯(MA)作为非晶共聚组分时,T_g降低;T_g真随MA摩尔百分含量增加而降低;当引入丙烯酸作为非晶共聚组分时,T_g升高。  相似文献   
444.
本文采用荧光探针、ESR自旋标记和NMR技术研究了SPFO-CTAB混合胶束的微环境性质.发现在CTAB溶液中添加SPFO,使胶束内芯的微粘度增大,微环境的极性(反映在介电常数上)减弱.由此推测SPFO插入了CTAB胶束的栅状层并与之形成混合胶束.  相似文献   
445.
N,N-(5-烷氧基-1,3-苯二甲酰)-N',N'-二(4-甲基苯甲酰)二肼系列化合物(An)能在苯、甲苯、硝基苯及氯仿等有机溶液中形成有机凝胶. X射线衍射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结果显示, 在凝胶状态下, An分子聚集成层状有序排列, 并进一步堆积形成纤维网络结构. 红外光谱及核磁氢谱研究证实了分子间氢键码酰肼衍生物形成凝胶的驱动力. 另外, 侧链上烷基链的长度对凝胶的能力及凝胶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而对于凝胶的形貌及分子聚集的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46.
本文报道家蚕核多角体病毒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SalI酶解,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得0.70至 10.0kb大小不同的29种片段.所得 DNA片段与 SalI酶解之质粒pBR 322 DNA进行体外重组后,经转化大肠杆菌 HB 101菌株,获得带重组质粒克隆株.根据重组质粒DNA 中SalI酶插八片段的分子量、Southern法DNA杂交及多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点等方法鉴定,证明已将家蚕核多角体病毒DNA的24种不同大小的片段克隆在质粒 pBR 322 中.克隆的 DNA片段总长度占病毒基因组DNA的百分之八十。  相似文献   
447.
新型液晶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新型液晶聚合物的分子设计方法;综述了利用分子间氢键,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和防子间相互作用设计得到的新型液晶聚合物复合体系的性质和功能,概述了液晶聚合物LB膜和液晶聚合物弹性体的分子排布特征和功能,这些研究开拓了液晶聚合物研究的新领域,为液晶聚合物分子排布的控制和功能性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48.
非表面活性剂合成CeO2介孔材料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非表面活性剂三乙胺(TEA)和聚乙二醇(PEG)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立方莹石晶相结构的介孔CeO2材料,通过XRD,HRTEM,BET,FTIR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等手段对介孔CeO2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模板剂在CeO2介孔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比表面、孔径分布、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模板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乙胺在CeO2介孔结构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聚乙二醇对介孔结构热稳定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经600℃焙烧3h的样品仍能保持较好的介孔结构,其介孔呈直通型的六方型孔道,比表面积>200m2·g-1,孔分布呈双孔型分布,其中介孔孔径约为5nm左右,微孔孔径在1~2nm之间,介孔占较大比例,并且微孔数量随焙烧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少,直至600℃消失。  相似文献   
449.
  摘要:以Ti(SO4)2·4H2O和尿素为原料,以聚乙二醇-1000为空间构 造剂,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具有高热稳定性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并 用XRD,BET和EXAFS技术对其晶相、粒径大小、比表面积及中心Ti原子 的K-边精细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光催化降解苯酚反应的活性进行了 考察.结果表明,未经任何热处理的TiO2粉体即为锐钛矿型晶相,控制 焙烧温度可以达到控制其粒径及比表面积的目的.经850℃焙烧5h的样 品仍保持锐钛矿型晶相,未出现向金红石型晶相转变的迹象.随着纳米 TiO2晶粒的增大,Ti原子局域结构的有序度增强,边前结构A1,A2和A 3三个特征峰的强度增强,各壳层的配位数均呈增大的趋势.粒径处于 15~20nm的锐钛矿型TiO2粉体对光催化降解苯酚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450.
在[BMIM][TPPMS]离子型膦配体和碱性离子液体 [BMIM][OAc] 组成的功能离子液体复合体系中, PdCl2(CH3CN)2可以有效地催化溴苯和丙烯酸乙酯的交叉偶联(Heck)反应, 产物肉桂酸乙酯(反式)的收率达到60%. 锚定在功能离子液体复合体系中的Pd催化剂循环使用11次后仍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该催化剂体系的良好活性和稳定性可归因于三个方面: [BMIM][TPPMS]和[BMIM][OAc]间的协同配位效应; 以[BMIM][OAc]作为Heck反应的缚酸剂, 避免了无机盐粘稠物的形成; 生成的副产物[BMIM]Br可以有效溶解钯黑, 避免了钯黑的析出. 该离子液体催化体系对不同底物的Heck偶联反应也表现出良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