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143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1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熔盐法制备了Sm3+掺杂的SnNb2O6粉体,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用激发、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单斜晶系的SnNb2O6, 在407 nm的激发下, 有较强的橙红色发射, 最强峰位于599 nm, 属于Sm3+4G5/26H7/2跃迁.  相似文献   
82.
廖开升  李志锋  李梁  王超  周孝好  戴宁  李宁 《物理学报》2015,64(22):227302-227302
通过变温暗电流和变偏压光电流谱实验对阻挡杂质带红外探测器的跃迁机理和输运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合器件能带结构计算的结果, 证明了在阻挡杂质带红外探测器中主要由导带底下移效应引起的界面势垒的存在. 提出了阻挡杂质带红外探测器的双激发工作模型, 并从变偏压光电流谱中成功地分离出了与这两种物理过程所对应的光谱峰, 进一步证实了器件的能带结构. 研究了界面势垒效应对阻挡杂质带红外探测器的光电流谱、响应率和内量子效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 考虑进界面势垒效应, 计算得到的器件响应率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同时发现阻挡杂质带红外探测器中内建电场的存在等效降低了发生碰撞电离增益所需的临界电场强度.  相似文献   
83.
张乃东  李宁  彭永臻 《物理化学学报》2003,19(12):1154-1158
研究了涂膏热解法制备Ti/Sn、Sb氧化物电极的新工艺,考察了SnCl4、SbCl3加入量和烧结温度对电极寿命和析氧电位的影响,并对电极进行了SEM、EDS、XRD测试.结果表明,在涂层厚度相近时,涂膏法制备的电极与热解法相比,具有表面氧化物分布均匀和TiO2不易裸露的优点,从而提高了析氧电位,延长了电极寿命,使电极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84.
王飞  黄群星  李宁  严建华  池涌  岑可法 《物理学报》2007,56(7):3867-3872
利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并结合波长调制,在近红外波段1531.7nm处对常温常压下的NH3进行浓度测量.在10m的长程吸收池内得到了25×10-6的浓度信号,并且在25×10-6—400×10-6浓度范围内二次谐波信号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讨论了粉尘颗粒对于二次谐波信号的干扰,并提出了利用激光强度线性拟合解决颗粒对气体测量干扰的方法. 关键词: 可调谐半导体吸收光谱 波长调制 3浓度测量')" href="#">NH3浓度测量 颗粒影响  相似文献   
85.
基于载流子在量子结构中的输运理论研究了甚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峰值响应波长15μm,量子阱个数大于40)的载流子的输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甚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中,电流密度一般很低,暗电流主要来源于能量高于势垒边的热激发电子.通过薛定谔方程和泊松方程以及电流的连续性方程的自洽求解,发现外加偏压下电子浓度在甚长波器件各量子阱的分布发生较大变化,电场在整个器件结构上呈非均匀分布,靠近发射极层的势垒承担的电压远远高于均匀分布的情形.平带模型假定电压在器件体系上均匀分布,导致小偏压下的理论计算值远远低于实验值. 关键词: 甚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量子波输运 暗电流  相似文献   
86.
熊大元  李志锋  陈效双  李宁  甄红楼  陆卫 《物理学报》2007,56(11):6648-6653
针对实验中9.5μm峰值响应波长的n型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设计运用二维金属小球(铜)阵列作光耦合结构.金属小球阵列均匀填充在绝缘的胶黏剂中,基于惠更斯原理研究二维金属小球阵列体系的光耦合和光吸收,结果表明对9.5μm响应波长的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采用周期为3μm,半径为0.9μm左右的金属小球阵列可以获得最佳的光耦合.优化设计后的量子效率(66%)远高于45°磨角耦合的量子效率(38%),为实验运用金属小球阵列进行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光耦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和详细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7.
渤海海冰反射光谱基本特征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渤海海冰监测的需要,在分析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从洁净平整冰入手, 通过控制实验,在辽东湾鲅鱼圈港内获取不同厚度的洁净平整冰、有积雪覆盖海冰和含有泥沙海冰的样本,开展海冰现场反射光谱观测实验。根据两年的观测数据, 在可观测到的小于30 cm厚度范围内,洁净平整冰的光谱曲线呈现出“一大一小” 的双峰特征,且主反射峰值与海冰厚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有积雪覆盖海冰的主反射峰光谱值要大大高于相同厚度的没有积雪覆盖的洁净平整冰主反射峰光谱值;含有泥沙的海冰的光谱曲线在675~725 nm波长范围内表现为先略有抬升,然后再继续下降的特征,而且其主反射峰值也大大升高。积雪覆盖和泥沙是产生渤海海冰“同厚异谱”或“同谱异厚”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应用红外光电导谱研究半绝缘p型Zn0.04Cd0.96Te中的深能级,在温度从4.2到165K范围内,观察到了位于0.24,0.34,0.38,0.47,0.55和0.80eV处6个光电导响应峰.结合4.2K下光致发光谱的测量结果以及对ZnxCd1-xTe中深能级发光光谱、深能级瞬态谱等已有的研究结果,对这些响应峰对应的深能级特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xCd1-xTe')" href="#">ZnxCd1-xTe 光电导 杂质 深能级  相似文献   
89.
90.
三角函数级数法是合成人工地震动常用算法之一,但是通过对加速度积分求取位移时,却存在与零线漂移相类似的位移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