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114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Four ternary solid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with sodium diethyldithiocarbamate (NaEt2dtc)(b), 1,10-phenanthroline (o-phen) (c) and hydrated lanthanide chlorides in absolute ethanol by an improved reported method. The complexe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general formula of RE(Et2dtc)3(phen) (RE=La, Pr, Nd, Sm) by chemical and elemental analyses. IR spectra of the complexes showed that the RE3+ was coordinated with sulfur atoms of NaEt2dtc and nitrogen atoms of o-phen. The constant-volume combustion energies of complexes, ΔcU, were determined by a precise rotating-bomb calorimeter at 298.15 K. The standard enthalpies of combustion, ΔcHm?, and standard enthalpies of formation, ΔfHm?, were calculated for these complex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2.
以二茂铁双甲酸、1,10-邻菲咯啉为配体,得到了一个新颖的双核镉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确证了标题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  相似文献   
143.
研究用ICP-AES法同时测定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中铬、钴、铁、锰、钼、镍、钛等金属元素.通过实验确定了入射功率、冷却气流量、辅助气流量、雾化压力等实验条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3~0.0148 m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6%~0.30%(n=11),加标回收率为90.6%~96.2%.该方法对试样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4.
β-环糊精是一类环状的、由7个D-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聚糖,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的刚性锥形空腔结构。 近年来,基于β-环糊精的超分子体系的制备及应用取得前所未有的显著进展。 本文主要综述了β-环糊精衍生物、低聚物以及多聚物在合成方面的新进展,介绍了基于β-环糊精的分子组装,以及以β-环糊精及其修饰物为超分子主体的超分子体系在药物运输、基因传递、催化反应、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最新应用。 目前,对β-环糊精基本性质及应用的研究已日趋成熟,但仍存在许多实际性的问题需要解决。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望实现β-环糊精在各领域的大规模、深层次应用。  相似文献   
145.
以粉末Al_2O_3为载体,通过浸渍Rh(NO_3)_3制备Rh/Al_2O_3催化剂;再以Rh/Al_2O_3、粉末Cr_2O_3和铝胶经过研磨混合制得催化剂活性浆料;将催化剂活性浆料涂覆到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表面,经烘干,焙烧制得不同Rh含量的Rh/Al_2O_3-Cr_2O_3系列整体式催化剂.研究了该类催化剂的二氯甲烷催化氧化性能,发现Rh负载量为0.4 g/L的Rh/Al_2O_3-Cr_2O_3催化剂活性最佳,且未生成含氯中间产物.结合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发现,Rh的添加可增加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和氧化还原性能,二者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活性;而Cr_2O_3的存在有利于CH_3Cl中间体的进一步氧化,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6.
朱丽蓉  苏辛  周勇 《运筹与管理》2015,24(3):179-188
不同于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存在天然的做空机制,非常方便进行套利操作。本文以我国的期货市场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跨期套利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介绍了跨期套利,并提出了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套利交易策略。其次,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期货的棉花的15种组合(不同交割月份)所有历史数据进行测试,最后,我们分析了该策略下跨期套利机会出现次数、收益率、对冲平仓次数、实物交割次数、仓位管理、保证金追加等方面。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跨期套利模型以及相应的策略在我国的期货市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7.
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种子质量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是影响其种用价值的最重要特征。常用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存在检测速度慢、具破坏性、预处理过程复杂等问题,因此研究简便快速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对于种子质量检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种子内含物、种子活力及贮藏年份、种子病害和虫害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水分、淀粉、蛋白质、脂肪酸、胡萝卜素等物质含量,其模型鉴别率较高,对相对含量较低的微量物质鉴别率较低;因高温高湿致活力下降的种子以及贮藏不同年份的种子可以高效鉴别,而因冷害所致的活力较低种子无法鉴别;目前可成功鉴别健康种子与感病种子,并对种子的健康度进行有效的分级,部分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也可鉴别;可成功鉴别遭虫蚀种子与健康种子,进而区分害虫的种类,但对虫害水平较低的样本和较小幼虫的检测效果不够理想。最后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种子质量检测应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特别是种子行业特有的单粒检测技术,其光谱采集配件的标准化将极大的提高其应用性。  相似文献   
148.
为拓展硫酸钙晶须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尝试采用壳聚糖-己二酸复合改性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汞吸附剂,探讨了溶液pH值、温度、搅拌速度、改性剂的用量等操作参数对硫酸钙晶须吸附汞(H92+)效率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热重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改性产物进行分析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己二酸对硫酸钙晶须具有良好的功能化改性效果,能将晶须吸附Hg2+的效率从2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49.
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 MS)技术在负化学电离(NCI)源和电子轰击电离(EI)源两种模式下测定烟草中24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烟叶样品于100℃下用二氯甲烷-正己烷(3:1, v/v)混合溶剂微波萃取10 min,萃取液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检测分析。在NCI源和EI源质谱模式下,24种农药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2>0.9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8.6%和9.1%,定量限分别为0.3~6.9 μg/kg和10.2~44.9 μg/k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5.2%~94.8%和75.0%~95.1%。比较两种离子源模式下的色谱图和质谱图,NCI源模式较EI源模式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基质干扰小、图谱简单易于解析,检出限低一个数量级以上,在分析低含量、复杂基质的样品时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0.
The sodium chloride methanol solution process is conducted on the conventional poly(3-hexylthiophene)(P3HT)/[6,6]-phenyl-C61-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PC_(61)BM) polymer bulk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The device exhibits a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up to 3.36%, 18%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evice without the solution process.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active layer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and 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UPS) indicate a slight phase separa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a sodium chloride distributed island-like interface between the active layer and the cathode. The capacitance–voltage(C–V) and impedance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prove that the sodium chloride methanol process can reduce the electron injection barrier and improve the interfacial contact of polymer solar cells. Therefore, this one-step solution process not only optimizes the phase separation in the active layers but also forms a cathode buffer layer, which can enhance the generation, transport, and collection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 carriers in the device simultaneously. This work indicates that the inexpensive and non-toxic sodium chloride methanol solution process is an efficient one-step method for the low cost manufacturing of polymer solar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