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5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电催化水分解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产氢技术,该技术在工业化的大规模应用急需开发高效稳定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用于提高析氧反应(OER)的反应速率.研究发现,钙钛矿氧化物是优异的OER催化剂,但是对于发生在催化剂-电解质固液界面上的反应机理仍有争论.目前普遍认为,在OER反应过程中,水分子吸附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的金属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82.
聚醚砜超滤膜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结构;大空腔;聚醚砜超滤膜的结构与性能  相似文献   
83.
在水与甲醇的混合体系中, 2-脱氧-D-核糖与氯代苯胺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三种N-氯苯基-2-脱氧-α-D-吡喃核糖亚胺(化合物1, 2, 3), 它们的结构经过1H NMR和13C NMR的表征. 将单一构型的N-对氯苯基-2-脱氧-α-D-吡喃核糖亚胺(1)溶于氘代DMSO加入几滴重水, 1H NMR 和13C NMR分析显示1异构化为四种构型的混合物. 培养了化合物1, 2, 3的单晶, 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 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 对反应形成单一构型产物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1异构化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84.
应用校正变换矩阵法识别掺伪食用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食用油中脂肪酸、甾醇以及生育酚含量,应用校正转换矩阵法对花生油掺伪进行了定量检测。用所建立的校正模型对棕榈油、菜籽油和棉籽油掺入到花生油所得到的27个二元和6个四元人工合成样品进行了验证,结果令人满意。对从市场上购得的5种花生油进行了测定,其中一种是由菜籽油假冒的花生油,另一种为掺入花生精油的棕榈油。  相似文献   
85.
液相化学发光法测定微量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申金山  李献锐 《分析化学》2000,28(11):1410-1412
以碘-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作指示反应,利用硒(Ⅳ)对Cr(Ⅵ)-KI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测定微量硒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2.3*10^-11g/mL,线性范围为1.0*10^-10-1.0*10^-7g/mL。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较高,用于茶叶和人发中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6.
应变率有关理论中Symonds模型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朗  付锐 《应用力学学报》1999,16(1):104-107
讨论了在结构碰撞数值计算中遇到的应变率效应问题。进行碰撞过程模拟计算时,分别将静态弹塑性理论和应变率有关理论中的Symonds模型引入材料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87.
利用元素分析-同位素比质谱仪(EA-IRMS)测定了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产的60份大豆样品中水溶性蛋白质的δ^(13)C、δ^(15)N、δ^(18)O和δ^(2)H值,采用OPLS-DA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大豆产地溯源模型。大豆水溶性蛋白质δ^(13)C、δ^(15)N、δ^(18)O和δ^(2)H值分别为-24.675‰~-29.490‰,-1.595‰~2.537‰,15.749‰~25.127‰,-33.504‰~-118.697‰。比较PCA和OPLS-DA两种统计分析方法显示,OPLS-DA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的大豆产地溯源鉴别模型识别准确率更高,δ^(15)N、δ^(2)H、δ^(18)O和δ^(13)C在溯源模型中对产地识别的贡献度VIP值分别为1.069,1.045,1.035,0.834。大豆水溶性蛋白质δ^(13)C、δ^(15)N、δ^(18)O和δ^(2)H产地溯源OPLS-DA模型可鉴别美国、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四个国家生产的大豆样品,在此基础上构建美国与其他3个国家的两两产地识别模型,可准确鉴别美国产大豆,识别准确率为100%。该研究方法和所构建的模型可应用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产大豆的产地溯源。  相似文献   
88.
利用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了浮石、陶结和陶粒对氨氮和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浮石对氨氮与磷的吸附容量明显比陶结和陶粒的大.人工湿地填料浮石和陶粒对氨氮与磷,以及陶结对氨氮的等温吸附动力学特征均可以用准一级、准二级和Bangham模型加以描述.其中浮石对氨氮和磷以及陶结对氨氮的吸附以化学吸附反应控制为主,而陶粒对磷的吸附过程则以扩散反应控制为主.三种填料对氨氮和磷的吸附均以表面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89.
煤炭燃烧产生的细颗粒物对大气的污染,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细颗粒物化学团聚技术,可以使细小颗粒团聚成便于去除的大颗粒,再利用现有的除尘设备加以脱除,进而提高了传统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化学团聚技术的机理方面的研究概况、实验研究的进展和发展趋势,以及团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建立了饮用水中苯并(a)芘(Bap)和双酚A(BPA)同时测定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水样中苯并(a)芘和双酚A经ENVI-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后,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苯并(a)芘和双酚A在0.1~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2 ng/L和2.0 n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1%~101%,相对标准偏差为2.9%~4.6%。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方便快捷,适用于饮用水中苯并(a)芘和双酚A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