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15篇
晶体学   4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为依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分类算法的烟叶分级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所有训练样本通过稀疏编码建立稀疏表示数据字典,并对所有测试样本在该字典下通过稀疏编码进行稀疏表示,然后计算每个测试样本在数据字典上的投影,将具有最小残差的等级作为测试样本的级别。本文算法与线性判别方法与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稀疏表示分类算法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分类正确率,同时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对烟叶的不同等级进行准确识别,为烟叶收购中的质量等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22.
数值模拟分析了在周期域反转结构的铌酸锂光波导中的脉冲抽运波长转换过程,通过对转换过程中光脉冲波形的演化分析,讨论了抽运光和信号光同向和逆向两种注入方式对转换光脉冲波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向注入方式下由于倍频与差频效应是同时进行的,群速度失配导致的走离效应使倍频光脉冲在波导内不断展宽,遗传给差频转换时,使转换光脉冲发生了波形畸变;为防止转换脉冲发生畸变,提出了采用单片光波导用抽运光和信号光逆向注入的方式,将倍频与差频效应分开来,二次非线性效应不再同时进行,从而改善了转换光脉冲的波形畸变,同时提高了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23.
焦粉基碳吸附材料对铜(Ⅱ)离子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硝酸预氧化焦粉、氯化锌化学活化法制备了焦粉基碳吸附材料。 考察了焦粉基碳吸附材料对水中铜(Ⅱ)离子的吸附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焦粉基碳吸附材料吸附平衡时间90 min,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型吸附模型;不同温度下的ΔHθ>0、ΔGθ<0,证实其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过程;ΔSθ>0,表明铜离子在固液界面有序性减小、混乱度增大。 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模型拟合,二级相关系数R2=0.999 1,显示吸附过程动力学与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24.
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低聚物CBT作为目前唯一工业化的芳香基环状低聚物,以其超低熔体黏度、边聚合边结晶特性、开环聚合无反应热、无小分子副产物释放等优点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尤其是在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CBT的制备方法与聚合机理入手,系统梳理了CBT聚合过程的流变行为、聚合与结晶的关系、结晶形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基体树脂的脆性机理、纯树脂及复合材料体系增韧方法、边聚合边结晶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对CBT及其它芳香基环状低聚酯研究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王瑛  张建强  姜涛  程媛  严莲荷 《有机化学》2003,23(7):690-693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Fe(S_2CNC_4H_8O)_3,得到黑色柱状晶体。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9300(2)nm,b=1.0490(2)nm,c=1.3710(3)nm, a=100.60(3),γ=106.60(3),V=1.2445(4) nm~3,M_r=542.58,Z=2。中心Fe原 子分别来自三个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的六个硫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构型,由于四元 螯合环的环张力,导致该八面体严重变形,六个Fe-S键的键长范围在0.2423(5)~ 0.2458(2)nm。热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在791.80 ℃完成分解。  相似文献   
26.
边延江  夏金萍  张建强 《有机化学》2006,26(12):1696-1699
超声波作用下, Sn/H2O体系中, 芳香醛酮在室温下进行烯丙基化反应, 45 min内得到60%~98%的烯丙基化产物.  相似文献   
27.
采用改进垂直布里奇曼法生长出的磷锗锌(ZnGeP2,ZGP)晶体中存在各种缺陷,导致其红外透过率较低,刚生长的晶体不能直接用于制备红外非线性光学器件.分别采用真空、同成分粉末包裹和真空-同成分粉末包裹的复合退火工艺对生长的ZGP晶体进行了退火热处理研究.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高阻仪(HRM)、X射线能谱仪(EDS)等对退火前后的晶体性能和成分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退火后晶体的红外透过率和电阻率都得到改善,其中复合退火工艺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晶体红外透过率由41;提高到60;,电阻率由2.5×108 Ω·cm提高到7.2 ×108 Ω·cm,晶体成分接近ZGP理想化学配比,退火后晶体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可用于ZGP-OPO器件制作.  相似文献   
28.
雒和明  杨鹏  赵霞  张建强 《应用化学》2013,30(1):99-106
以焦粉为原料,用HNO3预处理除灰,采用KOH浸渍-煅烧活化法制备焦粉活性炭(CPAC),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表征其形貌,采用BET测试其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孔径分布。初步考察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对焦粉活性炭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PAC/Al-Ni(OH)2复合电极材料,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及循环伏安测试表征CPAC/Al-Ni(OH)2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3 h制得的焦粉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佳,比电容达到211 F/g。CPAC-800℃-3 h/Al-Ni(OH)2复合电极材料随Al掺杂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固定Al质量掺杂量为4%,炭镍质量比为1∶1时所得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最大:1173.6 F/g。恒电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测试表明Al掺杂量为4%、炭镍比为1∶1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29.
运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垂直布里奇曼法生长的ZnGeP2晶体的轴向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晶体的成分不均匀。采用Rietveld全谱拟合精修定量分析各物相的相对含量,发现晶体轴向组成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晶体肩部和尾部含有Ge和Zn3P2杂相,而主体部分为单相ZnGeP2、质量相对较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测试结果表明,晶体轴向成分的差异对其红外透过率有较大影响。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晶体的均匀性,改善其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30.
氮气气氛下,以TN型液晶为实验材料,利用TGA-FTIR联用仪研究热解失重特征及过程产物;同时利用GC-MS对管式炉实验系统热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N型液晶热解失重起始温度为120℃,剧烈失重温度为220℃~430℃;热解产物除了含CO2外,还含有1~5个碳原子官能团的苯、苯酚、苯呋喃等组成的芳香族化合物、多环芳烃以及丙烷为主的烃类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绝大多数是有毒有害物质,可进一步通过焚烧热解产物来实现TN型废液晶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