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运用数学方法论的观点指导数学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数学教育方式,即应用数学的发展规律、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数学中的发现、发明与创新的观点设计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22.
对于一类SISO输入时滞已知,状态时滞不确定但有上界的能采用后推设计方法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后推设计、自适应模糊控制和滑模控制的控制方案.通过状态变换,把输入时滞系统转化为无输入时滞的系统.用模糊系统来估计系统的未知连续函数,对转化后的新系统设计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使得新系统的状态有界,通过递推证得原系统的状态半全局一致有界.  相似文献   
23.
首先采用一个分形整合模型——误差逗留模型 (Error-Duration Model)仔细推导了分形时间序列过程的性质 ,特别是序列自相关系数的性质 ,表明分形整合过程与常规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有很大的不同 ;然后以一个实际的时间序列为例 ,说明了分形整合过程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比传统的分析工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4.
自适应模糊变结构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一类具有未知常数控制增益的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利用专家的语言信息和数字信息的自适应模糊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案。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模糊变结构控制系统是全局稳定的,跟踪误差可收敛到零的一个邻域内  相似文献   
25.
20cm离子推力器放电室流场计算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优化20cm离子推力器放电室内部推进剂供气方式,研究了在不发生气体放电时,推力器阳极和主阴极供气接口处的流体速度和压强,并以此开展推力器放电室内部的流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单阳极供气管方式,阳极出口处压强为4~158Pa,气流出口速度为0.1~47m/s;阴极小孔出口处的压强约为33.1Pa,出口速度约为12m/s;考虑真空系统的返流作用时,单阳极供气管方式下放电室内部压强为0.001~0.4Pa,大部分区域Xe原子数密度为(0.2~3)×1018/m3,在靠近栅极的部分区域数密度达到9×1019/m3左右;在增加阳极组件的供气管数量后,阳极的气体出口速度为18~40m/s,放电室压强为0.03~0.1Pa,大部分区域Xe原子数密度为(0.72~2.4)×1019/m3,靠近阳极与主阴极进气端的小部分区域原子数密度约2×1017/m3,且放电室内部原子密度整体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26.
针对一类具有摄动的严格反馈非线性时滞系统,基于后推设计方法,利用第一类模糊系统的逼近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直接自适应控制方案。该方案避免了虚拟控制增益符号已知的假设。设计中引入连续鲁棒项对系统的摄动部分进行抑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是半全局一致终结有界的,跟踪误差收敛到一个小的残差集内。  相似文献   
27.
本文利用Gauss和与原特征的性质以及DirichletL-函数的均值定理研究了超级Cochrane和与超级Kloosterman和的混合型均值,并给出了一个有趣的渐近公式.  相似文献   
28.
龙建飞  张天平  李娟  贾艳辉 《物理学报》2017,66(16):162901-162901
栅极系统是离子推力器的主要组件,其透过率特性对推力器的效率和推力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优化栅极性能和有效评估离子推力器效率,对离子推力器栅极透过率径向分布进行研究.采用particle-In-CellMonte Carlo Collision数值仿真方法对束流引出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屏栅、加速栅以及栅极系统的透过率随栅孔引出束流离子数量的变化关系,结合放电室出口离子密度分布,进而分别得到屏栅透过率、加速栅透过率和栅极系统透过率的径向分布特性,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屏栅透过率径向分布具有中心对称性,在推力器中心有最小值,从中心沿着径向逐渐增大;加速栅透过率径向分布与屏栅透过率变化趋势相反;栅极系统透过率受加速栅透过率的影响很小,其径向分布与屏栅透过率径向分布相近;离子推力器栅极总透过率随着束流增大而缓慢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离子推力器栅极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讨论一类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混合H2/H∞模糊输出反馈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利用T-S模糊模型对系统进行建模,然后设计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器,使跟踪误差尽可能的小,并且对于任何有界参考输入,满足给定的H∞跟踪性能,以及在满足给定的H∞跟踪性能下,达到H2次优控制性能,最后将观测器与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EVP(特征值问题)。  相似文献   
30.
陈晶  张天平  闾立新 《物理学报》2007,56(2):686-692
研究了一类具有死区非线性输入的不确定混沌系统的控制问题. 通过引入死区非线性控制项,有效的消除了实际中由于死区非线性输入的存在而引起的不良控制效果, 设计控制器过程中对系统死区模型无需任何限制条件, 同时引入扩张观测器, 从而只需要知道系统的一个状态, 就可以观测出系统待确定的未知信息. 对Duffing系统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是有效的. 关键词: 混沌系统 扩张观测器 死区 非线性输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