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34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XPS研究Nd表面氧化物的生长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新鲜Nd表面在不同氧气和空气进气量的情况下,表面氧化物的生长过程.发现氧化层由氧化物、氢氧化物及表面化学吸附水三种成分,这三种成分的增加与进气量都存在正比对数关系,氧化物和吸附水在一定进气量后趋于饱和,而氢氧化物持续不断增加,最终氢氧化物占据主要地位.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Nd 氧化  相似文献   
102.
自1963年参研“121”项目合成国内第一颗金刚石至今,从两面顶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金刚石工具到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晶体院)走过了六十年艰难而辉煌的金刚石研究历程。在一代又一代研究人员的努力下,通过技术研发有力推动了我国金刚石制备及工具应用技术的进步,为我国金刚石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回看晶体院金刚石六十年研发历程,本文由点带面,期望在科技研发攻关、技术成果转化、发展思维等方面为新时代金刚石领域工作者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一种新的Monte-Carlo曲线拟合算法,由于新算法具有比其他迭代算法拟合更加稳定的优势,解决了电子动量谱学实验数据处理中遇到的电离能谱能峰叠加引起的拟合效果不佳的问题.利用VB语言编写的基于以上方法的拟合程序处理CF2Br2分子的动量谱学实验数据,与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PeakFit软件处理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明显优于后者,并由此明确的重新指认了之前动量谱学方法无法指认的CF2Br2分子的价壳层最外四个轨道4b2,2a2,4b1和6a1的排序,肯定了Hartree-Fock和外价壳层格林函数方法(OVGF)的理论计算结果,而修正了光电子谱学实验的指认.  相似文献   
104.
冷藏汽车制冷方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藏汽车在易腐食品产、贮、运、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分析了我国食品冷藏链的现状,介绍了冷藏车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冷藏汽车在食品链中的作用和地位,系统论述了冷藏汽车的各种制冷方式及其特点,介绍了冷藏汽车的技术状况。提出了发展我国冷藏车的建议,对我国冷藏车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5.
为提高Mo/Si多层膜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通过分析多层膜驻波电场的分布,对表面保护层及多层膜最上层材料的厚度进行优化设计,使优化后的反射率最高.计算表明,一定厚度的表面保护层总对应一个最优的最上层材料厚度.在13.36 nm波长,膜对数为50的Mo/Si多层膜10度入射的理论反射率为74.47%;当添加厚度为2.3 nm的Ru作为表面保护层,对应多层膜最上层Si的优化厚度为3.93 nm,其理论反射率为75.20%.设计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表面保护层,可以提高多层膜稳定性,改善多层膜性能.  相似文献   
106.
Infuence of interface roughness on the reflectivity of Tungsten/boron-carbide (W/B4C) multilayers varying with bi-layer number, N, is investigated. For W/B4C multilayers with the same design period thickness of 2.5 nm, a real-structure model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variation of reflectivities with N = 50, 100, 150, and 200, respectively. Then, these multilayers are fabricated by a direct current (DC) magnetron sputtering system. Their reflectivity and scattering intensity are measured by an X-ray diffractometer (XRD) working at Cu Kα line. The X-ray reflectivity measurement indicates that the reflectivity is a function of its bi-layer number. The X-ray scattering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ace roughness of W/B4C multilayers increases slightly from layer to layer during multilayer grow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reflectivity and interface roughness with bi-layer number is accurately explained by the presented realstructure model.  相似文献   
107.
30.4 nm波长处Mg基多层膜反射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光谱中重要的He-Ⅱ谱线(波长30.4 nm)的观测对于研究太阳活动和日地空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实现空间极紫外太阳观测需要采用多层膜作为反射元件.研究了工作在30.4 nm的Mg基多层膜.以反射率最高为评价函数设计了多层膜,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SiC/Mg,B4C/Mg和C/Mg多层膜,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了多层膜的结构.研究表明虽然B4C/Mg多层膜理论反射率最高,但实际制备结果显示,SiC/Mg多层膜的成膜质量最好,反射率最高.同步辐射反射率测量表明:在入射角10°时实测的SiC/Mg多层膜反射率为44.6%.  相似文献   
108.
To develop high quality dispersion optics in the X-ray region, the sliced multilayer transmission grating is examined. Dynamical diffraction theory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iffraction property of this volume grating. A WSi 2 /Si multilayer with a d-spacing of 14.3 nm and bi-layer number of 300 is deposited on a superpolished silicon substrate by direct current magnetron sputtering technology. To make the transmission grating, the multilayer is sliced and thinned in the cross-section direction to a depth of 23-25 μm. The diffraction efficiency of the grating is measured at E = 8.05 keV, and the 1st-order efficiency is 19%. The sliced multilayer grating with large aspect ratio and nanometer period can be used for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dispersion optics in the X-ray region.  相似文献   
109.
以硫磺素T为母体,合成和表征了一种解聚金属-Aβ聚集体的荧光螯合剂5-氨基-2-(苯并[d]噻唑-2-基)苯酚(FC-9),研究了它与金属-Aβ聚集体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导致的Aβ聚集体的构象、形貌和毒性变化。结果表明,FC-9不仅能识别各种Aβ40/Aβ42聚集体,而且还能使金属-Aβ40/42聚集体解聚。FC-9与金属-Aβ聚集体相互作用后,聚集体的形貌由纤维状转化为无定形状,其β-折叠构象也减少了。FC-9还能够跨过细胞膜,符合严格的Lipinski类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由Cu-Aβ40聚集体产生的毒性,这使得FC-9在螯合治疗老年痴呆症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以硫磺素T为母体,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解聚金属-Aβ聚集体的荧光螯合剂5-氨基-2-(苯并[d]噻唑-2-基)苯酚(FC-9), 研究了它与金属-Aβ聚集体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导致的Aβ聚集体的构象、形貌和毒性变化。结果表明, FC-9不仅能识别各种Aβ40/Aβ42聚集体, 而且还能使金属-Aβ40/42聚集体解聚。FC-9与金属-Aβ聚集体相互作用后, 聚集体的形貌由纤维状转化为无定形状, 其β-折叠构象也减少了。FC-9还能够跨过细胞膜, 符合严格的Lipinski类药标准, 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由Cu-Aβ40聚集体产生的毒性, 这使得FC-9在螯合治疗老年痴呆症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