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236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28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51.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semi-hydrogenated, fully hydrogenated monolayer and bilayer MoN_2. We find that the AB stacking bilayer MoN_2 exhibits ferromagnetic coupling of intralayer and antiferromagnetic coupling of interlayer, however, the ground states of the semi-hydrogenated, fully hydrogenated monolayer and AA stcaking bilayer MoN_2 are nonmagnetic. The fully hydrogenated system has a quasidirect band-gap of 2.5 eV, which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photovoltaics. The AB stacking bilayer MoN_2 shows the Dirac cone at K point in BZ around Fermi energy. Furthermore, the interlayer of the AB stacking bilayer MoN_2 is subjected to a weak van der Waals force, while the interlayer of the AA stacking forms N-N covalent bond.  相似文献   
552.
席丰  张云 《爆炸与冲击》2012,32(1):34-42
为了讨论率敏感材料软钢钢梁受矩形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通过直接离散有限变形弹 塑性连续体最小加速度原理中的Lee泛函得到基本控制方程,并将包含应变率的Cowper-Symonds方程嵌入 应力-应变关系方程,使该计算模型计及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因而能够准确描述钢梁受爆炸和冲击载荷作用下 的动力响应问题。该计算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与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比较而得到了验证,并进一步与已 有的刚塑性解做了对比。利用该计算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均布和集中脉冲载荷作用下钢梁动力响应的 应变率效应,结果发现对于钢梁存在新的异常行为响应模式,应变率导致异常区域偏移和扩大,已有的刚塑性 解在一定载荷强度范围内不能准确预报钢梁的实际位移。  相似文献   
553.
全球区域求解流函数和速度势的解是唯一的,但有限区域内,由于受区域边界条件限制,流函数和速度势的计算以及风场的分解不是唯一的,减小或消除边界不确定对结果的影响是有限区域求解流函数和速度势以及分解风场最重要的问题.该文在Endlich迭代调整思想上,提出了能准确求解有限区域流函数和速度势且对边界条件要求较低的迭代调整方法.该方法也能准确地分解和重建风场,且风场重建的误差非常小.对该迭代方法的收敛性进行分析,发现其收敛性与不同方向网格的格距和调整系数有关.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Arakawa A-D网格和不规则区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54.
基于仿生聚多巴胺膜和纳米金的酶固定化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玮  张云  王桦  沈国励  俞汝勤 《化学学报》2009,67(20):2375-2380
首次以仿生聚多巴胺膜为功能基底膜并结合使用纳米金, 构建了一种高导电性、稳健的酶生物分子固定化平台. 以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例, 发展了一种新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用于H2O2的测定. 结果表明, 酶传感器借助聚多巴胺膜对基底电极的高结合力及其高生物亲和性与电活性, 并协同纳米金的“电子通道”作用, 不仅可以实现酶分子在电极表面的大量而高活性的固定化, 而且能促进电子在酶活性中心和电极表面间的快速传递. 与采用其它常见聚合物材料(例如壳聚糖)的酶传感器比较, 以聚多巴胺/纳米金固定化平台发展的酶传感器具有更优良的检测H2O2的性能. 其对H2O2的检测线性范围为4.0×10-7~4.5×10-4 mol•L-1, 检测限为3.7×10-7 mol•L-1, 灵敏度为100.2 μA•L•mmol-1. 此外, 该酶传感器还具有优良的检测重现性和存贮稳定性, 以及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55.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modulation frequency of the input lightwave itself, we present a new model to calculate the quantum efficiency of RCE p-i-n photodetectors (PD) by superimposition of multiple reflected lightwav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optical delay,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limiting the electrical bandwidth of RCE p-i-n PD excluding the transit time of the carriers and RCd response of the photodetector,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optical delay dominates the bandwidth of RCE p-i-n PD when its active layer is thinner than several 10~nm. These three limiting factors must be considered exactly for design of ultra-high-speed RCE p-i-n PD.  相似文献   
556.
低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转变温度和基态占据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体系中粒子的第一激发态能量对低维玻色凝聚温度的影响,以及不同维度的空间中凝聚温度随总粒子数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粒子敷密度的增加,低维的凝聚温度比高维情形上升得快,体系的凝聚温度与第一激发态能量密切相关.同时计算表明,对于囚禁在GaAs量子阱中的激子气体,即使在无谐振势或幂指数等特殊外势的条件下,也可以在几个K0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相似文献   
557.
徐涛  于靖  邓玉强  孙青  张云鹏 《应用光学》2012,33(4):793-798
采用高热导率碳化硅陶瓷作为吸收体材料,基于厚膜技术制作电热单元,研制了10 mW~1 W电校准准分子激光功率标准器,基于电替代法实现激光功率量值复现,量值复现不确定度达到0.26%(k=1)。在脉冲激光条件下对SiC陶瓷和几种常用的面吸收体材料进行了激光损伤测试,结果显示高热导率SiC陶瓷具有较高的抗损伤性能,设计的锥形结构吸收体在248 nm准分子激光条件下能量损伤阈值为2.2 J/cm2。在多波长下基于积分球系统测量了腔体吸收率,介绍了248 nm准分子激光条件下吸收率测量方法,设计的腔体在几种波长下吸收率大于0.99。基于电校准法实验测量了标准器的光电等效性,灵敏度光电不等效修正因子为1.002 6。  相似文献   
558.
以四氨基铜(锌)酞菁为四胺单体, 与4,4'-二苯醚二胺(4,4'-ODA)和二苯醚四酸酐(ODPA)进行共聚, 合成了聚(金属酞菁)酰亚胺. 由于金属酞菁的引入, 聚(铜酞菁)酰亚胺和聚(锌酞菁)酰亚胺的介电常数均高于传统聚酰亚胺(PI). 以聚(铜酞菁)酰亚胺为基体,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 制备了一系列碳纳米管/聚(铜酞菁)酰亚胺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较为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 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 掺杂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20%的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达到200, 介电损耗为2.25.  相似文献   
559.
提出了新的基于M-picture的动态光线空间编码方法.新的编码结构满足时间轴和视点间低延时的随机访问的要求,同时通过更准确的时空域联合预测减少残差和帧内块数,提高了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560.
采用电化学腐蚀法制备了不同多孔度的多孔硅(PS),再通过磁控溅射法在该PS衬底上沉积了一定厚度的Fe膜;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的结构分析、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的表面形貌观察和磁光克尔效应的测量.发现在同一Fe膜厚度下,相对于参考样品硅上的Fe膜,多孔硅上Fe膜的矫顽力更大;同时观察到多孔硅基Fe膜随着PS多孔度的增加,矫顽力相应变大;而对于多孔度相同的多孔硅基样品,随着Fe膜厚度的增加矫顽力却逐步减小.得出了多孔硅特有的海绵状疏松结构能有效调节Fe膜矫顽力大小的结论. 关键词: 多孔硅 海绵状结构 Fe薄膜 矫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