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160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10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纳米钛酸钙粉体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铅和镉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东  侯平 《化学学报》2009,67(12):1336-1342
采用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钛酸钙粉体. 以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该纳米粉体对水中重金属铅和镉的吸附性能, 并以镉离子为例, 系统地研究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 结果表明, 该法合成的钛酸钙为钙钛矿结构的纳米粉体, 粒径大小受灼烧温度的影响, 灼烧温度越高, 粉体平均粒径越大, 600 ℃灼烧2 h条件下, 粉体的平均粒径最小, 约为20 nm. 当介质的pH值为4~8时, 钛酸钙对水中的铅和镉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其对镉离子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 吸附等温模型和HO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式, 吸附过程焓变(ΔH)为39.312 kJ•mol-1, 各温度下的自由能变(ΔG)均小于零, 熵变(ΔS)均为正值, 吸附过程的活化能(Ea)为20.359 kJ•mol-1. 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物理过程. 被吸附的铅和镉均可用1 mol•L-1的硝酸完全洗脱回收. 对铅和镉的富集因子均超过200. 将其应用于水中痕量铅和镉的吸附富集和测定, 回收率分别为96.3%~107.2%和93.5%~104.0%, 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2.
双硫腙包覆钛酸锶钡粉体对水中铅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东  苏会东  高虹  刘家存 《化学学报》2007,65(22):2549-2554
用草酸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钛酸锶钡(BST)粉体, 以双硫腙为表面修饰剂, 采用静态浸渍法对钛酸锶钡粉体进行表面包覆修饰, 制备出新型固态粉体吸附剂. 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中铅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 双硫腙通过与钛酸锶钡表面羟基形成氢键作用包覆于该粉体上; 当吸附介质pH值大于4时, 该吸附剂对水中的铅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室温下, 5 min内吸附达到平衡. 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HO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式, 吸附焓变(ΔH)为19.42 kJ•mol-1, 活化能(Ea)为22.187 kJ•mol-1, 该吸附过程是吸热的物理过程. 吸附在双硫腙包覆钛酸锶钡粉体上的铅, 可用1 mol•L-1的硝酸溶液进行洗脱. 建立了吸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铅的新方法, 应用于地表水和自来水中铅的测定,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3.
无液接裸露式Ag/AgCl参比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无液接裸露式Ag/AgC l参比电极制备方法,测试了该参比电极的稳定性、重现性、可逆性、响应时间、温度影响等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电位稳定在49 mV,响应时间在30 s以内时,具有重现性、可逆性好,使用寿命长,温度影响小等特点,可替代饱和甘汞和Ag/AgC l参比电极。  相似文献   
64.
极低放射性废物填埋场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安全、经济、妥善地处理和处置核废物,成为核工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1~4]。目前,退役过程中产生的极低放废物的常用处置方法是就近选址进行填埋处置。那么填埋场场址地段的地球化学特征直接决定填埋场的安全性、可靠性[5]。以铀为例,在酸性条件下以UO22 形式存在,而pH值大于7时,会形成U2O52 ,UO2(OH)2,UO2(OH) 等水解聚合产物,使得铀既有吸附和交换作用,又有沉淀作用,会加速U的吸附[6,7]。同样,核素的化学形态同样也会受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因此,查明极低放废物填埋场场址地段土壤理化性质,可为了解核素在土壤介…  相似文献   
65.
蜂窝芯层等效弹性参数因受表板影响与其高度紧密相关,而传统蜂窝夹芯板稳定性模型未对其加以考虑。本文基于精化锯齿层合板理论,建立了蜂窝夹芯板稳定性模型。模型借助于解析均匀化方法获取蜂窝芯层等效模量,并因引入该方法而能够反映由蜂窝高度改变引起的蜂窝芯子等效模量变化对屈曲载荷产生的影响,即捕捉到了蜂窝芯子的高度效应。以四边简支蜂窝夹芯方板受单向面内压缩载荷作用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算例结果表明,蜂窝芯子高度效应在蜂窝高度较低时明显,随着蜂窝高度增加,高度效应逐渐减弱。此外,高度效应在蜂窝芯层厚度比例较大时明显,随着蜂窝芯层厚度比例的持续下降,高度效应减弱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66.
在线离子交换分离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流动注射在线离子交换分离光度法测定痕量铅的方法。在一定酸度条件下,试样流经D401螯合树脂分离除去某些共存离子,利用H3PO4洗脱交换在树脂上的Pb2+,然后在聚乙烯醇、阿拉伯胶存在下与KI生成PbI42-,并与乙基罗丹明B反应,生成紫红色缔合物,于5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铅含量0~2.5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RSD为1.4%。采样频率为40次·h-1,对废水样中痕量铅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7.
报道了聚乙烯醇磷酸酯缩丁醛(P-PVB)的制备方法, 考察了它对稀土离子Y3+, La3+, Eu3+的吸附性能.探讨了体系pH值, 温度, 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P-PVB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强, 25 ℃时Y3+, La3+, Eu3+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88.52, 134.88, 165.30 mg*g-1, 另外它还具有重复使用性,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文章给出了SSD和TSD决策准则和左侧方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证明了TSD准则和M-LPV准则决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9.
70.
在2004年的“神光”-Ⅱ内爆实验中,设计了球壳内界面涂S、且氘燃料区中掺Ar的辐射驱动内爆靶球(图1),实验排布如图2所示:针孔阵列一晶体谱仪(PA--CS)置于正西水平方向;正东水平方向放置时间分辨的晶体谱仪(扫描晶体谱仪S—CS),测量靶球内爆中心和S线谱发射的时间过程;正南水平方向放置一台针孔阵列—X射线分幅相机(XFC),监测靶丸内爆压缩发光图像;闪烁体探测器在靶室外东南方向监测内爆中子产额:软X光能谱仪在水平东偏北方向监测腔内辐射温度。由数千个针孔组成的针孔阵列和平面晶体组成的二维单色成像系统的测量原理如图3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