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187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79篇
物理学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81.
季晓亮  王锦化 《化学教育》2009,30(11):65-66,68
为了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手段探讨新课程中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到底生成什么产物的问题,通过微波实验方法和正交实验设计,将影响该反应的各种因素和水平进行了科学、全面、均衡地安排,根据定量实验数据,得出了:7Zn+6FeCl3+6H2O=2Fe(OH)3+2Fe+7ZnCl2+2FeCl2+3H2↑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382.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La3Ga5SiO14薄膜,并研究了不同的退火温度对薄膜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衬底温度为室温时生长的薄膜经过800 ℃以上的高温退火后,由最初的无定形态转变为无规则取向的多晶结构.衬底温度为400 ℃时生长的薄膜经过800 ℃退火处理后呈现无序的多晶形态.当退火温度进一步升高至1000 ℃时,XRD图谱显示薄膜由最初的(220)和(300)两个结晶方向转变为以(200)和(400)为主要取向的多晶结构.表面形貌分析表明:衬底温度为400 ℃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颗粒尺寸逐渐增大,表面无裂纹,而衬底温度为室温时生长的薄膜退火后则出现大量的裂缝、孔洞等缺陷.  相似文献   
383.
含埋藏椭圆形裂纹的金属构件脉冲放电瞬间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带有椭圆埋藏裂纹金属构件在脉冲放电瞬间的温度场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带有裂纹问题温度场的理论求解中,根据相似性原理,将电流通过带有椭圆面裂纹导体类比于流体流过障碍物的情形,从而引入了裂纹的边界条件,得到域内电流密度的分布,进而得到了放电瞬间埋藏椭圆裂纹尖端的温度场表达式,为空间裂纹电磁热止裂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84.
利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纯金属锌作为靶材,Ar-N2-O2混合气体作为溅射气体)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N掺杂p型ZnO薄膜.通过XRD、Hall和紫外可见透射谱分别研究了衬底温度对ZnO薄膜结构性能、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XRD结果显示所有制备的薄膜都具有垂直于衬底的c轴择优取向,并且随着衬底温度的增加,薄膜的晶体质量得到了提高.Hall测试表明衬底温度对p型ZnO薄膜的电阻率具有较大影响,400℃下生长的p型ZnO薄膜由于具有较高的迁移率(1.32 cm2/Vs)和载流子浓度(5.58×1017cm-3),因此表现出了最小的电阻率(8.44Ω·cm).  相似文献   
385.
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高氯酸溶液中电位环扫过程中邻(间、对)苯二酚/醌电荷转移配合物(CTC)的生成和电沉积。结果发现,邻(对)苯二酚可产生CTC并在电极上沉积,而间苯二酚仅发生电聚合反应。以邻苯二酚为例考察了高氯酸和邻苯二酚浓度及电位扫描速度的影响。红外光谱证实了邻苯二酚/醌CTC的生成。结果发现,添加肝素钠对邻苯二酚/醌CTC的沉积有显著影响,肝素钠质量浓度分别低/高于0.05 g/L时,能增强/减弱沉积现象。EQCM技术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工具可望用于CTC制备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筛选。  相似文献   
386.
为求解金属模具脉冲放电止裂瞬间裂纹尖端附近的热应力场,选择具有半埋藏环形裂纹的金属凹模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变函数方法求解了凹模内外环面均匀通入强脉冲电流放电止裂时的热应力场.理论分析结果证实:由于放电瞬间脉冲电流的绕流集中效应,使金属凹模内部环形裂纹尖端附近金属迅速升温,金属熔化形成堆焊,并由于瞬间温升产生热压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电磁热效应止裂技术可以减小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形成的热压应力场有效地阻止金属模具中干线裂纹源的开裂趋势,达到了裂纹止裂目的.  相似文献   
387.
高师本科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高师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内容与设计、成绩的评定、实施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8.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了钠掺杂改性的Li0.98Na0.02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分散谱(EDS)、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材料的颗粒形貌、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钠后的材料具有更完善的α-NaFeO2结构(空间群为+/Ni2+阳离子混排和更大的Li层间距,易于Li+在晶格中的快速脱嵌迁移.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证实掺钠样品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在2.7~4.3 V,1C下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为146 mA·h/g(容量保持率为95.4%),在0.1C,0.2C,0.5C,1C,3C,5C,10C和20C时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81,168,162,155,143,136,126和113 mA·h/g.  相似文献   
389.
将NaAuCl4、葡萄糖氧化酶(GOx)和葡萄糖混合,借一步酶促反应制得吸附GOx的金纳米颗粒(AuNPs),再通过滴干修饰法研制了Nafion/GOx-AuNPs修饰的玻碳(GC)电极,并考察了该酶电极上GOx的直接电化学和生物传感性能. 这种酶法合成的GOx-AuNPs复合物有良好的酶直接电化学活性,也保持了GOx的生物活性,似可归因于酶法合成的纳米金更接近酶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的缘故. 该酶电极在-0.4 V(vs. SCE)电位下,其稳态电流下降与葡萄糖浓度(0.5 4 mmol·L-1)成正比,检测下限0.2 mol·L-1.  相似文献   
390.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以氮化铝(AlN)和玻璃碳(GC)为原料、Y2O3作烧结助剂,在氩气氛下烧结制备GC/AIN复相材料.研究了玻璃碳的添加量对复相材料的烧结性能、相组成、显微结构、介电性能以及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碳添加量的增加,试样的显气孔率逐渐增大,玻璃碳的添加对试样的烧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GC的添加量为7;时,试样的相对介电常数达到最大值,当GC的添加量为3;时,试样的介电损耗最高.玻璃碳的添加量在0~11;范围内时,随着玻璃碳的添加,当添加的玻璃碳含量为11;时,复相材料的热导率最低为48.9W/m·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