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化学   271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32篇
物理学   2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61.
新型铽配合物掺杂SiO2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荧光物质铽的配合物为核,二氧化硅为外壳,制备了大小均匀的新型稀土配合物荧光纳米粒子。实验采用油包水的反相微乳液法,在四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OS)的共水解下进行。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所得的纳米粒子呈球形,大小均匀,直径在30nm左右。纳米粒子呈现很强的铽配合物发光,且发光性质十分稳定。可通过表面的氨基方便地与生物分子偶联,可作为一种优秀的时间分辨荧光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2.
Tb^3+配合物的电子振动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系统测量了几种稀土Tb3+配合物的^7F6-^5D4电子跃迁的激发光谱,同时测量了与该跃迁及配合物中配位基团的相关的电子振动光谱。结合电子振动跃迁的理论分析,研究了这些电子振动光谱的强度和位置的特征。及其与Tb^3+周围配位情况的关系,表明电子振动光谱有可能用作稀土在其梧合物或在生物分子中结合位置的微结构光谱探针。  相似文献   
163.
用葡萄糖内酯与烯丙基胺反应制备了葡萄糖烯丙基酰胺单体(AAG),然后与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共聚得到含糖结构的水凝胶,研究了交联剂浓度和单体配比对共聚合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计算了干凝胶的热分解活化能,研究了温度、盐的浓度,溶液的PH值及蛋白质对水凝胶的膨胀比的影响,结果发现水凝胶的膨胀比随着温度的提高或盐浓度的增大而略有增加,在高或低的PH时膨胀比由于糖组分的水解也有一定的增加,水凝胶在蛋白质丰在时发生收缩,表明二者发生了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4.
用离子静电势、弱酸中毒法及红外光谱法表征了交换型和浸渍型碱金属离子沸石的酸碱性,并将其与对二甲苯-甲醇的侧链烷基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相关联。结果表明,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与催化剂酸碱性之间有较好的关系。Rb~+,Cs~+浸渍的LiX,NaX,KX沸石,通过Rb~+,Cs~+离子与体系的相互作用,被“诱发”成为有明显碱性功能的沸石催化剂。从红外光谱观察到碱金属离子沸石有一定强度的碱中心吸收带。还观察到LiX,NaX沸石上的呲啶吸附中心。  相似文献   
165.
在L-fuzzy拓扑空间中,利用Dα-闭集定义了Dα-层连通性,讨论了这种连通性的基本性质,并将其与其它连通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6.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铜铁矿结构的CuAl1-xMgxO2 (x=0、0.005、0.01、0.02、0.03、0.04)多晶,研究了Mg掺杂对CuAlO2多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Mg掺杂量x从0增加到0.02,样品均为菱方R3m单相,密度依次提高;所有样品呈半导体的热激活电输运行为,x=0.02样品在室温下的电阻率是未掺杂样品的1/19,热激活能显著下降(x=0时,ρ300 K~5.54 Ω·m,Ea~0.328 eV;x=0.02时,ρ300 K~0.29 Ω·m,Ea~0.218 eV),载流子浓度增加1个量级,主要因为Mg2+取代Al3+,引入新的受主能级。x>0.02时,MgAl2O4尖晶石杂相出现,使其电导率和热导率降低。CuAl1-xMgxO2多晶的晶格热导率在总热导率中占绝对优势,且随温度升高(300~500 K)而下降,晶格热导Callaway模型模拟表明,所有样品的热阻主要源于点缺陷-声子散射。与x=0相比,x=0.02样品的室温热导率增大1倍(κ~13.065 0 W/(m·K)),声速增大,点缺陷-声子散射减弱,分析认为掺Mg形成强的Mg—O键,提高了晶体的弹性模量和声子频率,减弱了本征点缺陷、Mg掺杂引起的质量波动和应变场波动对声子的散射,同时Mg掺杂样品的密度提高也有利于增加热导率。  相似文献   
167.
郭智勇  吴攀  徐伟  孟晓平 《应用光学》2019,40(4):563-569
为了测试分析上转换纳米材料(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UCNPs)的荧光寿命,设计了一种针对UCNPs进行荧光寿命信号数据高速采集并测量输出的系统。该系统通过MATLAB编写虚拟原始荧光信号并完成滤波和数据拟合,将数据程序脚本嵌入LabVIEW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在上位机显示荧光信号波形、拟合数据波形、荧光个数、荧光寿命以及寿命极值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仿真和数值计算模拟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果,在背景噪声一定的情况下,两者误差在3%以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工作对UCNPs荧光寿命测量系统的研发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8.
海冰弯曲强度是确定锥体海洋平台、船舶和港口码头等斜面工程结构冰载荷的重要参数,是海冰力学性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对2009—2010年的渤海海冰三点弯曲试验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了温度、盐度、密度及孔隙率对海冰弯曲强度的影响。基于现场试验数据建立了海冰弯曲强度的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预测模型,并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和Adam优化算法对RNN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本预测模型将海冰温度、盐度、加载速率和密度等参数作为输入,将海冰弯曲强度作为输出。在建模过程中,数据被随机排序和归一化处理,并采用评价指标评估其模型的准确性,对RNN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将RNN模型对海冰弯曲强度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经验公式结果进行了对比。预测结果表明,RNN模型对海冰弯曲强度的预测精度显著优于试验经验公式分析结果。该预测模型能有效解决海冰弯曲强度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可为海洋工程结构的抗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9.
孟庆华  鲍春雨 《应用力学学报》2013,(1):120-124,152,153
为了定量研究青少年坐姿时腰部受力情况,根据静力学原理,结合人体测量学对青少年坐姿时腰椎各节段所承受的重力矩进行分析,探讨腰椎各节段竖脊肌的肌力大小以及腰椎各椎体所承受的剪切力和挤压力.对腰椎部位进行CT扫描,应用Mimics和Ansys软件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腰椎各节段承载的负荷与躯干前倾角度密切相关,在脊柱前曲逐渐增大时,上位体重对腰椎的压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减小而在水平方向的分量增大,从而引起周围软组织水平方向负荷的增加.躯干前倾角度为30°时,各椎体最大应力自上而下依次分别为:4.01MPa、7.26 MPa、7.29 MPa、11.07 MPa、15.64 MPa,各椎间盘的最大应力自上而下依次分别为:1.3 MPa、1.81 MPa、1.83 MPa、2.19 MPa.有限元法分析结果表明:椎体是承载应力的主要结构,椎间盘起到传递载荷的作用,坐姿时椎体的前下方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在坐姿时应尽量减少脊柱的前倾角度,将脊柱的前倾角度控制在30°范围之内,以降低椎体及椎间盘所承受的负荷,从而减少腰椎及其椎间盘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0.
采用具有高稳定度汞灯漂移校准系统的原子荧光光度计作为检测器,在对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仪器和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后,建立了以硫酸-过硫酸钾消解海水样品,冷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水中超痕量汞的方法。在载气、辅助气、屏蔽气流量分别为200、100、500 mL/min,还原剂硼氢化钾浓度为0.05%(质量分数),载流为含有0.05%重铬酸钾(质量分数)的2%硫酸溶液(体积分数)的最佳分析条件下,汞的线性范围为0~0.25μg/L,相关系数为0.999 7,检出限为0.000 7μg/L。对汞质量浓度为(1.00±0.06)μg/L的海水标准物质进行6次平行测定,汞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5%,相对误差为-0.10%。对两种低汞含量海水样品进行6次平行测定,汞的质量浓度测定值分别为0.012、0.016μ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80%、4.70%,加标海水样品汞的回收率为86.67%~100%。该方法检测海水中的超痕量汞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